一种多工位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57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工位压力机,所述压力机左支点和右支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工作台板左右尺寸的70%,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的公称力大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所述压力机右侧部件的公称力小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中的零件与压力机右侧部件中的零件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位移、应力以及间隙一致,所述压力机的连杆与滑块之间设有用于滑块导向的导柱导套导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机易产生偏心负荷,抗偏载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压力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机
,具体领域为一种多工位压力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平民化,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始进入市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汽车的性价比,这就要求汽车行业一直不停地降低成本。而降低整体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降低冲压成本。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是进行高效、大规模冲压生产的先进设备,目前的多工位压力机,大多是采用普通的压力机代替,没有一款真正比较全面的多工位压力机,都存在一些不足:1.多工位压力机大多应用在汽车钣金及其零部件的冲压,在滑块一次冲压行程中,同时完成多道工序,比如:拉伸、整形、冲孔、切边、翻边、切断等,是一种高效率高集成自动化的压力机生产线,但是由于第一道做拉伸工序比较多,其冲压吨位较大,所以容易使压力机产生偏心负荷,而偏心负荷会对压力机的传动、滑块、导轨等部件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期使用会严重影响机床的运行精度,同时也会造成压力机传动、滑块部件故障,对客户的模具寿命也有很大影响。2.多工位压力机立柱左右侧正常都会安装自动化传送机构,需要制作安装支架,并且要能承受自动化机构所需要承载的刚性,普通的压力机往往都没有这部分的设计,后期再进行增加,可能会造成刚性不足、精度不够等隐患。3.多工位压力机由于存在多种工序同时冲压,冲孔、切边等工序会有废料的产生,需要进行处理,普通的压力机往往也没这部分的设计,都要通过人工进行收集和搬运,对生产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压力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机易产生偏心负荷,抗偏载能力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压力机,所述压力机左支点和右支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工作台板左右尺寸的70%,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的公称力大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所述压力机右侧部件的公称力小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中的零件与压力机右侧部件中的零件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位移、应力以及间隙一致,所述压力机的连杆与滑块之间设有用于滑块导向的导柱导套导向装置。优选的,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的公称力为压力机公称力的60%,所述压力机右侧部件的公称力为压力机公称力的40%。优选的,所述压力机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立柱,每一对立柱之间设有升降安全门,四根立柱组成的矩形框的外侧上部包裹有安全封板,所述安全封板位于滑块的上方,每一根立柱的外侧安装有自动化安装板,所述压力机工作台的下方设有废料斗。优选的,所述升降安全门设有玻璃观察孔。优选的,所述压力机工作台的一侧连接移动工作台。优选的,所述移动工作台可通过路轨移动。优选的,所述压力机底座支脚处设有减震垫。优选的,所述压力机左侧油缸面积为右侧油缸面积的1.5倍,所述左侧油缸与右侧油缸的卸荷油压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将压力机左侧部件的按照机床公称力的60%(可根据要求调整)进行核算,右侧部件的按照机床公称力的40%(可根据要求调整)进行核算,包括横梁、立柱、底座、拉紧螺丝、滑块、传动件等,同时保证左右两侧零件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位移、应力、间隙也一致,提高了机床的抗偏载能力;另外,将压力机左右两个支点的距离加大,一般大于台面左右尺寸的70%,同时在连杆下部设计导向装置,与滑块导轨形成双重导向,进一步提高了机床的抗偏载能力;同时考虑了自动化装置的安装、废料收集、换摸时间、安全生产等一系列的问题,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降低机床的故障,以及投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升降安全门、3玻璃观察孔、4减震垫、5移动工作台、6安全封板、7废料斗、8废料传输机、9自动化安装板、10底座、11导柱、12导套、13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压力机,所述压力机左支点和右支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工作台板左右尺寸的70%,压力机左侧部件的公称力大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压力机右侧部件的公称力小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在本实施例中,将压力机左侧部件的按照机床公称力的60%可根据要求调整进行核算,右侧部件的按照机床公称力的40%可根据要求调整进行核算,压力机左侧部件中的零件与压力机右侧部件中的零件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位移、应力以及间隙一致,在实际工作中,机床的抗偏载能力强,可以保证滑块13在冲压过程中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提高了工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在压力机的连杆与滑块13之间设有用于滑块13导向的导柱11导套12导向装置,与滑块13导轨形成双重导向,提高机床的抗偏载能力。优选的,压力机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立柱1,每一对立柱1之间设有升降安全门2,便于进行模具、自动化的调整,同时在升降安全门2设有玻璃观察孔3,方便在员工在工作中对冲压过程进行观察,四根立柱1组成的矩形框的外侧上部包裹有安全封板6,安全封板6位于滑块13的上方,每一根立柱1的外侧安装有自动化安装板9,保证压力机足够的刚性,另外压力机工作台的下方前后和中间位置设计有废料斗7,收集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同时在压力机底部设计废料传输机8,将废料送到车间指定位置,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优选的,压力机工作台的一侧连接移动工作台5,移动工作台5可通过路轨移动,附图中为T型移双工作台也可设计为前移或者侧移,方便用户进行换摸,节省换模时间。优选的,压力机底座10支脚处设有减震垫4,减少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共振,降低机床和自动化故障和噪音。优选的,压力机左侧油缸面积为右侧油缸面积的1.5倍,左侧油缸与右侧油缸的卸荷油压一致,当左右两侧的受力超过设计要求时,机床会进行过载保护并报警。本申请中,将压力机左侧部件的按照机床公称力的60%可根据要求调整进行核算,右侧部件的按照机床公称力的40%可根据要求调整进行核算,包括横梁、立柱1、底座10、拉紧螺丝、滑块13、传动件等,同时保证左右两侧零件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位移、应力、间隙也一致,提高了机床的抗偏载能力;另外,将压力机左右两个支点的距离加大,一般大于台面左右尺寸的70%,同时在连杆下部设计导向装置,与滑块13导轨形成双重导向,进一步提高了机床的抗偏载能力;同时考虑了自动化装置的安装、废料收集、换摸时间、安全生产等一系列的问题,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降低机床的故障,以及投入成本。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左支点和右支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工作台板左右尺寸的70%,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的公称力大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所述压力机右侧部件的公称力小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中的零件与压力机右侧部件中的零件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位移、应力以及间隙一致,所述压力机的连杆与滑块(13)之间设有用于滑块(13)导向的导柱(11)导套(12)导向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左支点和右支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工作台板左右尺寸的70%,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的公称力大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所述压力机右侧部件的公称力小于等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中的零件与压力机右侧部件中的零件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位移、应力以及间隙一致,所述压力机的连杆与滑块(13)之间设有用于滑块(13)导向的导柱(11)导套(12)导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左侧部件的公称力为压力机公称力的60%,所述压力机右侧部件的公称力为压力机公称力的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立柱(1),每一对立柱(1)之间设有升降安全门(2),四根立柱(1)组成的矩形框的外侧上部包裹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
申请(专利权)人: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