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528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在鱼池的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粗滤池、曝气池、微滤池以及硝化菌池,鱼池内的水通过抽水泵抽到位于粗滤池上方的布水器,粗滤池内设置有珍珠岩填料,粗滤池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曝气池内的中部安装有水车,水车上半部分伸到曝气池的液面上,粗滤池的出水管的水滴落到水车的叶片上使得水车转动实现向曝气池中曝气,曝气池的右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微滤池内设置有活性炭填料,微滤池的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伸到硝化菌池上方,硝化菌池内的水通过其右侧上部的出水管回到鱼池内,粗滤池、曝气池、微滤池、硝化菌池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均匀开设有种植杯。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属于养殖废水综合利用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在质量和数量上逐渐提高,中国的水产养殖业也随之呈加速发展的趋势,但传统的养殖业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水,需要用换水的方式来保证养殖用水的水质,不但浪费了水资源还造成了水体污染。“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且能自证“无害”的鱼菜共生系统不仅解决了养殖水污染问题、水资源学浪费问题,而且还生产很多有机食品如多种生态鱼和蔬菜,既丰富了人们的菜蓝子,又保证了人们的食品安全。为了保证鱼菜共生系统良性循环,其中的水处理装置非常重要。鱼通过鳃排放氨、通过消化系统排放鱼便以及剩余的鱼料等都会使水质变差,不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殖,特别是污染物氨和亚硝酸盐会对鱼类产生毒害作用,因此需要将养殖水中的氨和亚硝酸转化为易被植物吸收且对鱼类危害性小的硝酸盐,之后被植物吸收净化后的水再回鱼池,进而实现良性循环。为此急需开发一种装置简单、硝化充分、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运行管理简便的鱼菜共生系统。技术内容针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鱼池的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粗滤池、曝气池、微滤池以及硝化菌池,所述粗滤池、曝气池、微滤池、硝化菌池的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加,所述粗滤池、曝气池、微滤池、硝化菌池的左侧齐平,右侧形成台阶状,所述鱼池内的水通过抽水泵抽到位于粗滤池上方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用于向粗滤池中均匀布水,所述粗滤池内设置有珍珠岩填料,所述粗滤池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曝气池的中部上方,所述曝气池内的中部安装有水车,水车上半部分伸到曝气池的液面上,所述粗滤池的出水管的水滴落到水车的叶片上使得水车转动实现向曝气池中曝气,所述曝气池的右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鱼池的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粗滤池、曝气池、微滤池以及硝化菌池,所述粗滤池、曝气池、微滤池、硝化菌池的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加,所述粗滤池、曝气池、微滤池、硝化菌池的左侧齐平,右侧形成台阶状,所述鱼池内的水通过抽水泵抽到位于粗滤池上方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用于向粗滤池中均匀布水,所述粗滤池内设置有珍珠岩填料,所述粗滤池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曝气池的中部上方,所述曝气池内的中部安装有水车,水车上半部分伸到曝气池的液面上,所述粗滤池的出水管的水滴落到水车的叶片上使得水车转动实现向曝气池中曝气,所述曝气池的右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该出水管位于微滤池的上方,所述微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榆凡马朝阳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亿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