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族养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为便于研究人员对水体生物进行研究,需要将其在实验室中进行水族养殖,以便了解生物的特性。水族养殖过程中,为保证精准地进行实验室受控实验,实验室水族系统对受试水生动物的养殖环境和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如水温、pH值、电导率、TDS值、溶解氧量等水质指标,光照强度及周期,喂养时间和喂养量等参数,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重复性,最大程度避免实验结果误差乃至实验失败。目前市面上尚没有同类型适用于水生动物实验的智能水族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实验室水族养殖过程中,实验的精准性和重复性难以保证,导致实验结果受到影响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包括实验室养殖鱼缸、照明机构、自动喂食机构、水位传感器、增氧机构、溶解氧检测模块、多位检测模块、光照传感器、过滤循环机构和控制器,照明机构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的上端,自动喂食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族养殖系统包括实验室养殖鱼缸(1)、照明机构(111)、自动喂食机构(112)、水位传感器(113)、增氧机构(114)、溶解氧检测模块(115)、多位检测模块(116)、光照传感器(117)、过滤循环机构和控制器,照明机构(111)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的上端,自动喂食机构(112)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上端的一侧,水位传感器(113)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内的侧壁上,增氧机构(114)、溶解氧检测模块(115)、多位检测模块(116)和光照传感器(117)均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的缸底,实验室养殖鱼缸(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族养殖系统包括实验室养殖鱼缸(1)、照明机构(111)、自动喂食机构(112)、水位传感器(113)、增氧机构(114)、溶解氧检测模块(115)、多位检测模块(116)、光照传感器(117)、过滤循环机构和控制器,照明机构(111)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的上端,自动喂食机构(112)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上端的一侧,水位传感器(113)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内的侧壁上,增氧机构(114)、溶解氧检测模块(115)、多位检测模块(116)和光照传感器(117)均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的缸底,实验室养殖鱼缸(1)与过滤循环机构连接,照明机构(111)、自动喂食机构(112)、水位传感器(113)、增氧机构(114)、溶解氧检测模块(115)、多位检测模块(116)、光照传感器(117)和过滤循环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位检测模块(116)为温度、酸碱度、总溶解固体量和电导率四合一检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循环机构包括溢流区(12)、沉淀仓(2)、干湿分离区(3)、过滤仓区和净水仓(8),溢流区(12)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内,溢流区(12)的底端出水端与沉淀仓(2)的进水端连接,沉淀仓(2)出水端的水由先至后依次经过干湿分离区(3)和过滤仓区后进入净水仓(8),净水仓(8)的出水端与实验室养殖鱼缸(1)的进水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区(12)设置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内的一角,溢流区(12)包括挡流板(121)和溢流板(122),挡流板(121)和溢流板(122)均竖直并列固接在实验室养殖鱼缸(1)的内壁上,挡流板(121)设置在溢流板(122)的外侧,挡流板(121)的下端与实验室养殖鱼缸(1)的缸底之间设有溢流入口(125),溢流板(122)的上端低于挡流板(12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实验室智能水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仓(2)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映旭,黄朝晖,刘瑞娜,葛英亮,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