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打捞的小龙虾苗种培育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28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打捞的小龙虾苗种培育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一侧边安装有打捞框一,所述池体的内部远离所述打捞框一的一侧边安装有打捞框二,所述打捞框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打捞框二的顶部安装有活动卡块,且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活动卡块相适配的活动卡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收放轮,所述收放轮的一侧边安装有传动轮一,所述传动轮一的一侧安装有传动轮二,且所述传动轮一与所述传动轮二的外侧边套设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轮二上安装有电机一,所述收放轮上套设有拉绳,且所述拉绳远离所述收放轮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卡块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打捞的小龙虾苗种培育池
本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打捞的小龙虾苗种培育池。
技术介绍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小龙虾在进行养殖时,会在培育池中进行苗种的培育;现有在进行小龙虾的苗种培育时,不便于更好的对小龙虾苗种进行打捞,从而导致人们无法更好的进行操作,进而无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综上所述,如何能够更好的对小龙虾苗种进行打捞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打捞的小龙虾苗种培育池,来解决如何能够更好的对小龙虾苗种进行打捞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打捞的小龙虾苗种培育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一侧边安装有打捞框一,所述池体的内部远离所述打捞框一的一侧边安装有打捞框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打捞的小龙虾苗种培育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内部一侧边安装有打捞框一(2),所述池体(1)的内部远离所述打捞框一(2)的一侧边安装有打捞框二(3),所述打捞框一(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打捞框二(3)的顶部安装有活动卡块(5),且所述支撑板(4)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活动卡块(5)相适配的活动卡槽(6),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内部安装有收放轮(8),所述收放轮(8)的一侧边安装有传动轮一(9),所述传动轮一(9)的一侧安装有传动轮二(10),且所述传动轮一(9)与所述传动轮二(10)的外侧边套设连接有传动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打捞的小龙虾苗种培育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内部一侧边安装有打捞框一(2),所述池体(1)的内部远离所述打捞框一(2)的一侧边安装有打捞框二(3),所述打捞框一(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打捞框二(3)的顶部安装有活动卡块(5),且所述支撑板(4)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活动卡块(5)相适配的活动卡槽(6),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内部安装有收放轮(8),所述收放轮(8)的一侧边安装有传动轮一(9),所述传动轮一(9)的一侧安装有传动轮二(10),且所述传动轮一(9)与所述传动轮二(10)的外侧边套设连接有传动带(11),所述传动轮二(10)上安装有电机一(12),所述收放轮(8)上套设有拉绳(13),且所述拉绳(13)远离所述收放轮(8)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卡块(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电机二(14),所述电机二(14)的两侧边均安装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远离所述电机二(14)的一端均安装有齿轮一(16),所述齿轮一(16)远离所述转动杆(15)的一侧边均安装有与所述齿轮一(16)相适配的齿轮二(17),所述齿轮二(17)的中部均贯穿安装有螺纹套(18),所述螺纹套(18)的底部均安装有固定轴座(19),且所述固定轴座(19)的底部均与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18)的中部均贯穿安装有与所述螺纹套(18)相适配的螺纹杆(20),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充县西河小龙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