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26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药器,包括基座和吸引组件,所述基座内设置有进液腔和输液腔,所述吸引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一端,所述吸引组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动方向的一组单向阀,所述基座相对所述吸引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换组件对应所述基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进液腔、输液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转换组件包括刺针和输出管,所述刺针和输出管分别与通孔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简单,方便组装,生产成本低,方便配药操作,实用性更强,同时设置转换组件,该设置,无需插拔针头,使得针头避免曝露于空气中被污染,更加安全、卫生,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药器。
技术介绍
医疗中所指的配药是指将药液或药粉转移至液体袋内用于静脉输入,以往的配药方法通常是使用注射器完成的。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先用注射器从多个针剂瓶内抽取药液,再注入输液瓶中,供输液用。如果是粉针剂,还必须用输液溶解。上述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对护士的劳动强度高,且在用注射器反复抽吸药液过程中,药液容易被污染。为此,授权公告号CN201821954431.1公开了一种用于配药过滤的针头装置,其解决了现有针头配药注射过程中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穿刺针、连接底座,连接底座的上部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凹槽,弹性密封膜将连接凹槽隔离成上下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一凹槽室和第二凹槽室;第一穿刺端部和第二穿刺端部的内部均为双通道,B通道与D通道相连通,A通道和C通道均贯穿针座底端,且互不连通;位于第一凹槽室内过滤部与穿刺针之间还设有单向密封膜片,单向密封膜片的中间为向上凸出的单向密封膜片凸起部,单向密封膜片凸起部的中间设有密闭的缝隙。但是,该用于配药过滤的针头装置还存在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吸引组件,所述基座内设置有进液腔和输液腔,所述吸引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一端,所述吸引组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动方向的一组单向阀,所述基座相对所述吸引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换组件对应所述基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进液腔、输液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转换组件包括刺针和输出管,所述刺针和输出管分别与通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吸引组件,所述基座内设置有进液腔和输液腔,所述吸引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一端,所述吸引组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动方向的一组单向阀,所述基座相对所述吸引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换组件对应所述基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进液腔、输液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转换组件包括刺针和输出管,所述刺针和输出管分别与通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组件包括气室,所述基座对应所述吸引组件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和与所述输液腔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单向阀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单向阀一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一的流向是从所述进液腔流向气室,所述单向阀二的流向是从所述气室流向所述输液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部,所述转换组件还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对应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部相配合的卡扣部,所述转动架通过所述卡扣部卡设于所述基座上并沿所述环形凸部环绕所述基座转动,所述刺针和输出管设置于所述转动架相对所述基座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崇林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