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10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秧机的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包括放料盘、魔术贴、旋转螺栓和卡槽,所述放料盘两侧均设置有电动升降套杆,且电动升降套杆一侧设置有划线杆,所述划线杆下方设置有防护栏,且防护栏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魔术贴设置在放料盘表面,且魔术贴一侧设置有防护垫,所述旋转螺栓设置在放料盘两侧,且旋转螺栓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卡槽设置在放料盘下方。该插秧机用送苗机构,通过设置有橡胶软垫、活动块与活动钩,可以对抓手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防止抓手与外界其他物体发生碰撞遭到损坏,影响后续工作,且可以对秧苗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将秧苗抓断,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相关
,具体为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
技术介绍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但目前使用的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该装置起到一个防护的效果,从而导致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与外界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对该装置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的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该装置起到一个防护的效果,从而导致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与外界其他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的问题。本使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包括放料盘、魔术贴、旋转螺栓和卡槽,所述放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包括放料盘(1)、魔术贴(6)、旋转螺栓(8)和卡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盘(1)两侧均设置有电动升降套杆(2),且电动升降套杆(2)一侧设置有划线杆(3),所述划线杆(3)下方设置有防护栏(4),且防护栏(4)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5),所述魔术贴(6)设置在放料盘(1)表面,且魔术贴(6)一侧设置有防护垫(7),所述旋转螺栓(8)设置在放料盘(1)两侧,且旋转螺栓(8)一侧设置有挡板(9),所述卡槽(10)设置在放料盘(1)下方,且卡槽(10)内侧设置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下方设置有抓手(12),且抓手(12)内壁均设置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包括放料盘(1)、魔术贴(6)、旋转螺栓(8)和卡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盘(1)两侧均设置有电动升降套杆(2),且电动升降套杆(2)一侧设置有划线杆(3),所述划线杆(3)下方设置有防护栏(4),且防护栏(4)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5),所述魔术贴(6)设置在放料盘(1)表面,且魔术贴(6)一侧设置有防护垫(7),所述旋转螺栓(8)设置在放料盘(1)两侧,且旋转螺栓(8)一侧设置有挡板(9),所述卡槽(10)设置在放料盘(1)下方,且卡槽(10)内侧设置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下方设置有抓手(12),且抓手(12)内壁均设置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一侧设置有活动钩(14),且活动钩(14)一侧设置有橡胶软垫(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秧机用送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杆(3)、电动升降套杆(2)与放料盘(1)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升降套杆(2)以放料盘(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刚张成楼
申请(专利权)人:井关农机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