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和数据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74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7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供电装置,涉及数据中心领域,具体涉及供电技术领域,数据中心可用于云计算、云服务等应用场景下的数据的传输。供电装置包括:直流转换模块和输出模块。直流转换模块配置为基于预设策略,根据外部负载的功率调整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功率;其中,直流转换模块包括多个转换子模块,每个转换子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每个转换子模块配置为将在输入端处接收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从输出端输出。输出模块,与直流转换模块电连接,输出模块配置为接收多个转换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信号,以向外部负载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装置和数据处理设备
本公开涉及数据中心领域,具体地,涉及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和一种数据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数据处理设备通常用于云计算、云服务、云存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应用场景下的数据的传输、计算、存储等。数据处理设备例如包括数据中心。数据处理设备中通常包括负载,在为负载进行供电时,通常通过交流电信号来进行供电,导致能源耗费、安全性较低、负载部署方式冗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包括:直流转换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直流转换模块配置为基于预设策略,根据外部负载的功率调整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直流转换模块包括多个转换子模块,每个转换子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每个转换子模块配置为将在所述输入端处接收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从所述输出端输出。输出模块,与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转换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信号,以向所述外部负载供电。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负载和如上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负载电连接。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应用场景;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调整输出功率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调整输出功率的示意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示意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示意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示意图;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示意图;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架构;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机房的示意图;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源柜的示意图;以及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区域分布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10通常用于云计算、云服务、云存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应用场景下的数据的传输、计算、存储等,数据处理设备例如包括数据中心。数据处理设备10包括供电装置100和负载200。供电装置100例如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至少一个电信号,至少一个供电信号例如包括电信号310和电信号320。在供电装置100接收到至少一个电信号之后,可以对电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输出至负载200,以向负载200进行供电。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来自外部的电信号可以包括来自市电的电信号,或者是来自柴油发电机的电信号。每个来自外部的电信号可以是交流电信号,交流电信号的电压值例如为10.5kV。电压值为10.5kV的交流电信号输入至供电装置100后,由供电装置100对电压值为10.5kV的交流电信号进行降压操作,降压后得到的交流电信号的电压值例如为220V。接下来,供电装置100将电压值为220V的交流电信号输出至负载200,以向负载200进行供电。然而,由于来自外部的不同电信号具有相位差异,例如电信号310和电信号320具有相位差异,导致对多个电信号分别进行降压操作后得到的多个交流电信号(电压值为220V)无法连接在一个母线上,因此,需要通过多个母线分别将多个交流电信号输至负载200,导致母线较多而冗杂。母线例如为线缆,用于传输交流电信号的母线半径较粗,发热量较大,从而导致能源耗费。另外,对电压值为10.5kV的交流电信号进行降压操作得到电压值为220V的交流电信号,降压操作过程效率较低、电能耗费量较大。供电装置100将电压值为220V的交流电信号输至负载200进行供电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容易产生对地回路,从而对操作人员的人身造成危险。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和数据处理设备。供电装置包括直流转换模块和输出模块。直流转换模块,直流转换模块配置为基于预设策略,根据外部负载的功率调整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功率;其中,直流转换模块包括多个转换子模块,每个转换子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每个转换子模块配置为将在输入端处接收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从输出端输出。输出模块,与直流转换模块电连接,输出模块配置为接收多个转换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信号,以向外部负载供电。另外,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负载和供电装置。以下将结合图2至图12来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供电装置和数据处理设备。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供电装置100例如包括直流转换模块110和输出模块120。图2中所示的AC表示交流电信号,DC表示直流电信号。示例性地,直流转换模块110配置为基于预设策略,根据外部负载的功率调整直流转换模块110的输出功率。例如,直流转换模块110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交流电信号。当直流转换模块110接收到来自外部的交流电信号之后,直流转换模块110可以基于预设策略并根据外部负载的功率来调整直流转换模块110的输出功率,使得直流转换模块110的输出功率与外部负载的功率相匹配。示例性地,外部负载的功率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额定功率。直流转换模块110可以包括多个转换子模块,例如直流转换模块110包括转换子模块111和转换子模块112。每个转换子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每个转换子模块配置为将在该转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处接收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从该转换子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示例性地,多个转换子模块的数量与来自外部的交流电信号的数量匹配。以来自外部的交流电信号包括交流电信号310和交流电信号320为例,转换子模块111将在输入端处接收的交流电信号310转换为直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装置,包括:/n直流转换模块,所述直流转换模块配置为基于预设策略,根据外部负载的功率调整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直流转换模块包括多个转换子模块,每个转换子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每个转换子模块配置为将在所述输入端处接收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从所述输出端输出;以及/n输出模块,与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转换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信号,以向所述外部负载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装置,包括:
直流转换模块,所述直流转换模块配置为基于预设策略,根据外部负载的功率调整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直流转换模块包括多个转换子模块,每个转换子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每个转换子模块配置为将在所述输入端处接收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从所述输出端输出;以及
输出模块,与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转换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信号,以向所述外部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直流转换模块包括N个转换子模块,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预设策略包括:
当所述N个转换子模块的输入功率均大于或等于P/N时,使得所述N个转换子模块的N个输出功率彼此相等且所述N个输出功率之和等于P,其中P为所述外部负载的功率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直流转换模块包括N个转换子模块,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预设策略包括:
当所述N个转换子模块中的n个转换子模块的输入功率小于P/N时,调整所述N个转换子模块的输出功率,使得所述n个转换子模块各自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同,使得所述N个输出功率之和等于P,其中,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P为所述外部负载的功率的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每个转换子模块包括串联的多个功率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交流电信号的电压值为10.2kV,所述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值为750V。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输出模块包括直流母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哲苑梦雄王鹏冲韩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