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447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聚合物光伏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所述有机光伏器件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衬底、透明导电阴极I TO、电子传输层、活性层、空穴传输层、金属阳极,所述活性层为将电子给体材料PBDB‑T‑2F与电子受体材料I T‑4F溶解到氯苯、氯仿和D I O的混合溶液中配置而成;通过在活性层中使用混合溶剂可以降低活性表面的粗糙度,并且可以改善活性层与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的接触,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该方法对对正反型结构的有机光伏器件都适用,本次发明专利技术中仅以反型结构为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聚合物光伏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光伏器件是利用具有光电效应的材料制成的能够实现光电能量转换的器件。目前商业应用广泛的光伏器件是基于硅晶材料制成,但由于其吸收系数较小,需沉积较厚的薄膜,导致硅基光伏器件的制备成本昂贵,工艺复杂,且不适于做大面积器件。近年来由于有机材料具有来源广泛,重量轻,灵活性好,制备成本低,光吸收系数较高以及可制成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势,有机光伏器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此外,有机光伏器件还可以实现柔性可穿戴设备和大面积卷对卷制备工艺。有机聚合物光伏器件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突破17%的光电转换效率,体现出非常良好的应用趋势。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提高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新型的、高效的给受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二是构筑合适的器件结构;三是调控活性层的形貌与结构;四是在器件中引入界面功能层材料。这几种方法中,调控活性层的形貌与结构有利于激子的分离,减少载流子的复合,提高载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光伏器件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衬底、透明导电阴极ITO、电子传输层、活性层、空穴传输层、金属阳极,所述活性层为将电子给体材料PBDB-T-2F与电子受体材料IT-4F溶解到氯苯、氯仿和DIO的混合溶液中配置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光伏器件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衬底、透明导电阴极ITO、电子传输层、活性层、空穴传输层、金属阳极,所述活性层为将电子给体材料PBDB-T-2F与电子受体材料IT-4F溶解到氯苯、氯仿和DIO的混合溶液中配置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层的厚度为130~26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电子给体材料PBDB-T-2F与电子受体材料IT-4F的质量百分比为1:1,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为2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氯苯、氯仿、DIO之间的体积比为0~1:0~1: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氯苯、氯仿、DIO之间的体积比为1:0:0.005或0.8:0.2:0.005或0.5:0.5:0.005或0.2:0.8:0.005或0:1:0.0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溶剂活性层的有机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为MoO3,厚度范围为10nm;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ZnO,厚度范围为20nm;所述金属阳极材料为Ag、Al或Au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军胜刘梓雄李嘉文胡荣李璐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