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99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其涉及座椅调节检测设备领域,旨在解决已检测完成的座椅通过人工逐一拆装的方式,拆卸效率低的问题。包括有工作底座,所述工作底座由相应的型材焊接而成,所述工作底座上安装有模拟机构,所述工作底座上且位于模拟机构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通过卸料装置的设置,将已经通过检测的座椅平稳的转移出检具中,保证已经加工的好的座椅的结构免受破坏,提高了整个检具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座椅调节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连接驾驶员与车身的纽带,是最典型、与人接触最频繁的人机界面点,必须满足消费者购车时的意向要求。汽车座椅在车辆中负责支撑坐姿、固定驾驶员、减振等,影响其舒适性的最主要的因素不外是消费者个体、座椅自身设计、坐姿三种。不合理的座椅系统设计不仅让驾驶员感到不舒适,而且很容易产生疲劳,并引起身体的病变。研究表明人机界面的压力分布是影响舒适性的关键因素。由于人体各部位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同,压力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乘员感到不舒适。汽车座椅设计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机界面设计的优化是否成功。现有的用于的主副驾驶座椅调节的检具在检测完成后,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对主副驾驶座椅进行拆卸,拆卸效率低且不利于正常的座椅调节检具的工作。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已经加工好的座椅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导致损坏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已检测完成的座椅通过人工逐一拆装的方式,拆卸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包括有工作底座,所述工作底座由相应的型材焊接而成,所述工作底座上安装有模拟机构,所述工作底座上且位于模拟机构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工作底座右侧设置有卸料装置,所述模拟机构包括有中控定位块,所述中控定位块的左侧设置有副驾驶座位限位块,所述中控定位块的右侧设置有主驾驶座位限位块,所述副驾驶座位限位块以及主驾驶座位限位块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副驾驶座位限位块以及主驾驶座位限位块呈对称分布在工作底座上,所述中控定位块的中间呈凹型设计,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有卸料台,所述卸料台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间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报警灯,所述卸料台上位于限位块以及中间隔板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呈对称设置在卸料台上,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端部可拆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呈船锚型设计,所述驱动气缸的末端上设置有驱动传感器,所述卸料台的底部设置有移动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呈多组设置在模拟机构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工作底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定位块。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呈多组设置在定位机构的上方,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有压紧块夹,所述压紧块夹的压紧块可转动连接在工作底座上,所述压紧块与座位的接触面呈矩形面设计。优选的,所述工作底座的底部设置若干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工作底座上对称设置有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有卸料台,所述卸料台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间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报警灯,所述卸料台上位于限位块以及中间隔板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呈对称设置在卸料台上,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端部可拆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呈船锚型设计,所述驱动气缸的末端上设置有驱动传感器,所述卸料台的底部设置有移动万向轮。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卸料装置的设置,将已经通过检测的座椅平稳的转移出检具中,保证已经加工的好的座椅的结构免受破坏,提高了整个检具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加工;(2)本技术结构紧凑,检具的造价成本低,方便安装座椅,检测过程简单直观,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解放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装有座椅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装有座椅的示意图;其中,1-工作底座、101-万向轮、102-支撑柱、103-控制装置、2-模拟机构、201-中控定位块、202-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3-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4-固定框架、3-定位机构、301-固定板、302-定位块、4-压紧机构、401-压紧块夹、402-压紧块、5-卸料装置、501-卸料台、502-限位块、503-中间隔板、504-导向板、505-报警灯、506-动力装置、507-气缸固定板、508-驱动气缸、509-伸缩杆、510-驱动传感器、511-移动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包括有工作底座1,所述工作底座1由相应的型材焊接而成,所述工作底座1上安装有模拟机构2,所述工作底座1上且位于模拟机构2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4,所述工作底座1右侧设置有卸料装置5,所述模拟机构2包括有中控定位块201,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左侧设置有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右侧设置有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所述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以及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框架204,所述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以及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呈对称分布在工作底座1上,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中间呈凹型设计,所述卸料装置5包括有卸料台501,所述卸料台501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02,所述限位块502的中间设置有中间隔板503,所述限位块502上设置有导向板504,所述限位块502的上方设置有报警灯505,所述卸料台501上位于限位块502以及中间隔板503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506,所述动力装置506呈对称设置在卸料台501上,所述动力装置506包括有固定板507,所述固定板507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508,所述驱动气缸508端部可拆连接有伸缩杆509,所述伸缩杆509的端部呈船锚型设计,所述驱动气缸508的末端上设置有驱动传感器510,所述卸料台50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万向轮511。进一步来说,所述定位机构3呈多组设置在模拟机构2中,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有固定板301,所述固定板30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工作底座1上,所述固定板30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定位块302。进一步来说,所述压紧机构4呈多组设置在定位机构3的上方,所述压紧机构4包括有压紧块夹401,所述压紧块夹401的压紧块402可转动连接在工作底座1上,所述压紧块402与座位的接触面呈矩形面设计。进一步来说,所述工作底座1的底部设置若干万向轮101,所述万向轮101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柱102,所述工作底座1上对称设置有控制装置103。所述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主驾驶座位以及副驾驶座位在定位机构3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包括有工作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底座(1)上安装有模拟机构(2),所述工作底座(1)上且位于模拟机构(2)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4),所述工作底座(1)右侧设置有卸料装置(5),所述模拟机构(2)包括有中控定位块(201),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左侧设置有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右侧设置有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所述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以及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框架(204),所述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以及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呈对称分布在工作底座(1)上,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中间呈凹型设计,所述卸料装置(5)包括有卸料台(501),所述卸料台(501)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02),所述限位块(502)的中间设置有中间隔板(503),所述限位块(502)上设置有导向板(504),所述限位块(502)的上方设置有报警灯(505),所述卸料台(501)上位于限位块(502)以及中间隔板(503)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506),所述动力装置(506)呈对称设置在卸料台(501)上,所述动力装置(506)包括有气缸固定板(507),所述气缸固定板(507)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508),所述驱动气缸(508)端部可拆连接有伸缩杆(509),所述伸缩杆(509)的端部呈船锚型设计,所述驱动气缸(508)的末端上设置有驱动传感器(510),所述卸料台(50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万向轮(5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主副驾驶座椅调节检具的卸料装置,包括有工作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底座(1)上安装有模拟机构(2),所述工作底座(1)上且位于模拟机构(2)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4),所述工作底座(1)右侧设置有卸料装置(5),所述模拟机构(2)包括有中控定位块(201),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左侧设置有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右侧设置有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所述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以及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框架(204),所述副驾驶座位限位块(202)以及主驾驶座位限位块(203)呈对称分布在工作底座(1)上,所述中控定位块(201)的中间呈凹型设计,所述卸料装置(5)包括有卸料台(501),所述卸料台(501)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02),所述限位块(502)的中间设置有中间隔板(503),所述限位块(502)上设置有导向板(504),所述限位块(502)的上方设置有报警灯(505),所述卸料台(501)上位于限位块(502)以及中间隔板(503)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506),所述动力装置(506)呈对称设置在卸料台(501)上,所述动力装置(506)包括有气缸固定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君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