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71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包括储气罐、安装单元、排水单元、压缩空气主管道、助燃风机主管道和端部密封单元;所述储气罐的一端中心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储气罐的一端通过出气快速接头连接出气软管的一端,所述出气软管的另一端连通助燃风机主管道的侧面,所述助燃风机主管道的一端连通外部的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的供气口,且助燃风机主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端部密封单元密封;排除了点火枪助燃风机故障率高的问题,点火枪保护及助燃气体更改为压缩空气降低了能耗问题,改为压缩空气做点火枪助燃气体比原有助燃风机更稳定,点火效率更高,压缩空气气体温度低,对点火枪降温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加工熔铸
,具体为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
技术介绍
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保护气体是用了一台变频助燃风机来进行供气体,由于倾动炉炉顶现场工况较差,致使助燃风机运行不稳定,故障率较高,维修较复杂,影响点火效率,能耗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排除了点火枪助燃风机故障率高的问题,点火枪保护及助燃气体更改为压缩空气降低了能耗问题,改为压缩空气做点火枪助燃气体比原有助燃风机更稳定,点火效率更高,压缩空气气体温度低,对点火枪降温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包括储气罐、安装单元、排水单元、压缩空气主管道、助燃风机主管道和端部密封单元;所述储气罐的一端中心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储气罐的一端通过出气快速接头连接出气软管的一端,所述出气软管的另一端连通助燃风机主管道的侧面,所述助燃风机主管道的一端连通外部的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的供气口,且助燃风机主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端部密封单元密封;所述储气罐的另一端中心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储气罐的一端通过进气快速接头连通进气软管的一端,所述进气软管的另一端连通压缩空气主管道;所述储气罐的侧面通过安装单元安装固定,且储气罐的底部安装有排水单元。把现有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气体使用风机改造成使用压缩空气,降低了能耗,排除了点火风机故障率高的问题,气体压力稳定点火效率高且平稳,保护气体温度降低对点火枪降温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其中压缩空气主管道为工厂中必备的部件,使用成本低并且方便,助燃风机主管道的端部平时是使用风机吹风,现在将风机去掉,并且在这个端部通过端部密封单元密闭,保证管道的气密性。安装单元可以方便储气罐的固定,进气快速接头和出气快速接头方便软管的快速连接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软管包含有保护套、编织层、橡胶内层和连接硬质管,所述橡胶内层的外侧套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外侧包裹有保护套,且橡胶内层的两端内侧分别套接有连接硬质管,其中一个连接硬质管与进气快速接头连接,且另一个连接硬质管与压缩空气主管道的侧面连接。由于压缩空气主管道的气体为压缩气体,使用带有编织层的进气软管可以增加结构强度,避免管路爆管。进一步的,所述出气软管与进气软管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单元包含有固定环、连接板、固定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环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套接在储气罐的两端,两个固定环的后侧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环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角圆孔内安装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方便固定固定板,从而通过连接板固定固定环,固定环承托储气罐。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单元包含有排水管和排水螺丝,所述排水管固定在储气罐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排水管的底部螺纹口螺纹连接排水螺丝。排水管可以方便排出储气罐内留存的水,排水螺丝可以在不需要排水时堵住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密封单元包含有盲板、密封垫和密封螺栓,所述助燃风机主管道的端口通过密封螺栓连接有盲板,所述盲板与助燃风机主管道的端口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通过密封螺栓固定盲板,通过密封垫密封空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把现有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气体使用风机改造成使用压缩空气,排除了点火风机故障率高的问题,气体压力稳定点火效率高且平稳,保护气体温度降低,对点火枪降温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2、其中压缩空气主管道为工厂中必备的部件,使用成本低并且方便,助燃风机主管道的端部平时是使用风机吹风,现在将风机去掉,并且在这个端部通过端部密封单元密闭,保证管道的气密性。安装单元可以方便储气罐的固定,进气快速接头和出气快速接头方便软管的快速连接安装。3、点火枪保护及助燃气体更改为压缩空气降低了能耗问题,改为压缩空气做点火枪助燃气体比原有助燃风机更稳定,点火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气软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气罐、2出气管、3进气管、4进气快速接头、5出气快速接头、6出气软管、7进气软管、71保护套、72编织层、73橡胶内层、74连接硬质管、8安装单元、81固定环、82连接板、83固定板、84固定螺栓、9排水单元、91排水管、92排水螺丝、10压缩空气主管道、11助燃风机主管道、12端部密封单元、121盲板、122密封垫、123密封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包括储气罐1、安装单元8、排水单元9、压缩空气主管道10、助燃风机主管道11和端部密封单元12;储气罐1的一端中心设有出气管2,出气管2远离储气罐1的一端通过出气快速接头5连接出气软管6的一端,出气软管6的另一端连通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侧面,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一端连通外部的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的供气口,且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另一端通过端部密封单元12密封;端部密封单元12包含有盲板121、密封垫122和密封螺栓123,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端口通过密封螺栓123连接有盲板121,盲板121与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端口之间通过密封垫122密封。通过密封螺栓123固定盲板121,通过密封垫122密封空隙。储气罐1的另一端中心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远离储气罐1的一端通过进气快速接头4连通进气软管7的一端,进气软管7的另一端连通压缩空气主管道10;进气软管7包含有保护套71、编织层72、橡胶内层73和连接硬质管74,橡胶内层73的外侧套接有编织层72,编织层72的外侧包裹有保护套71,且橡胶内层73的两端内侧分别套接有连接硬质管74,其中一个连接硬质管74与进气快速接头4连接,且另一个连接硬质管74与压缩空气主管道10的侧面连接。由于压缩空气主管道10的气体为压缩气体,使用带有编织层72的进气软管7可以增加结构强度,避免管路爆管。出气软管6与进气软管7的结构相同。储气罐1的侧面通过安装单元8安装固定,安装单元8包含有固定环81、连接板82、固定板83和固定螺栓84,固定环81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套接在储气罐1的两端,两个固定环81的后侧固定连接连接板82,连接板82远离固定环8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83,固定板83的四角圆孔内安装有固定螺栓84。通过固定螺栓84方便固定固定板83,从而通过连接板82固定固定环81,固定环81承托储气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1)、安装单元(8)、排水单元(9)、压缩空气主管道(10)、助燃风机主管道(11)和端部密封单元(12);/n所述储气罐(1)的一端中心设有出气管(2),所述出气管(2)远离储气罐(1)的一端通过出气快速接头(5)连接出气软管(6)的一端,所述出气软管(6)的另一端连通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侧面,所述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一端连通外部的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的供气口,且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另一端通过端部密封单元(12)密封;/n所述储气罐(1)的另一端中心设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远离储气罐(1)的一端通过进气快速接头(4)连通进气软管(7)的一端,所述进气软管(7)的另一端连通压缩空气主管道(10);/n所述储气罐(1)的侧面通过安装单元(8)安装固定,且储气罐(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单元(9)。/n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1)、安装单元(8)、排水单元(9)、压缩空气主管道(10)、助燃风机主管道(11)和端部密封单元(12);
所述储气罐(1)的一端中心设有出气管(2),所述出气管(2)远离储气罐(1)的一端通过出气快速接头(5)连接出气软管(6)的一端,所述出气软管(6)的另一端连通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侧面,所述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一端连通外部的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的供气口,且助燃风机主管道(11)的另一端通过端部密封单元(12)密封;
所述储气罐(1)的另一端中心设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远离储气罐(1)的一端通过进气快速接头(4)连通进气软管(7)的一端,所述进气软管(7)的另一端连通压缩空气主管道(10);
所述储气罐(1)的侧面通过安装单元(8)安装固定,且储气罐(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单元(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点火枪助燃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软管(7)包含有保护套(71)、编织层(72)、橡胶内层(73)和连接硬质管(74),所述橡胶内层(73)的外侧套接有编织层(72),所述编织层(72)的外侧包裹有保护套(71),且橡胶内层(73)的两端内侧分别套接有连接硬质管(74),其中一个连接硬质管(74)与进气快速接头(4)连接,且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邓嘉陈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大秦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