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74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包括称重装置、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称重装置用于DPF载体称重,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包括风机、第一压力控制器、空气加热器、集气包和缓冲罐,风机与空气加热器相连,DPF载体的进气口与第一压力控制器相连,第一压力控制器与空气加热器、集气包分别相连,DPF载体的出气口与缓冲罐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对DPF再生后进行干燥并检测再生前后重量差和排气压力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柴油车排放新法规的不断出台,对柴油车尾气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国内柴油车装载颗粒捕集器(DPF)已成必然趋势。DPF能够捕集柴油发动机产生的90%以上的烟灰,有效地减少微粒物的排放,所以DPF运行一段时间,捕集的颗粒物堵塞孔道使得排气背压增加,当排气背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此时需要对DPF进行再生处理,才能使发动机恢复正常工作。国内外DPF的再生,目前主要分为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主动再生主要通过喷油点燃加热或者其他加热方式引燃DPF表面的积碳,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DPF堵塞。由于DPF堵塞物中还有不可燃烧的组分,多次主动再生后效率明显降低,造成系统频繁再生,此时只能通过其他方法对DPF进行再生或者直接报废处理;同时主动再生过程中可能出现再生不均匀,由于目前主要通过燃油加热再生,操作不当会造成燃油燃烧不彻底或者局部过热,加剧DPF堵塞甚至烧毁。被动再生主要通过添加燃油添加剂或者DPF载体表面涂覆催化剂降低积碳燃点,通过与尾气中其他氧化态废气将积碳氧化去除。由于DPF堵塞物中还有不可燃烧的组分,一定时间后DPF系统仍会堵塞;被动再生效率主要通过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当大量积碳堆积在催化剂表面,使活性位点降低,再生效率降低,出现堵塞后无法立即再生,堵塞现象会迅速恶化,同时催化剂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目前的再生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DPF的堵塞,但是不能完全解决DPF堵塞的难点,DPF再生后的效果不能准确检测,用于DPF再生的检测设备是迫切需要的,对柴油车尾气治理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直观地检测DPF不同风量下的压力、快速干燥DPF载体、有效地去除载体中含有的水分的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为提供该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包括称重装置、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称重装置用于DPF载体称重,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包括风机、第一压力控制器、空气加热器、集气包和缓冲罐,风机与空气加热器相连,DPF载体的进气口与第一压力控制器相连,第一压力控制器与空气加热器、集气包分别相连,DPF载体的出气口与缓冲罐相连。进一步地,缓冲罐包括布袋和不锈钢罐,布袋置于不锈钢罐内,布袋口与DPF载体的出气口连接。优选的,不锈钢罐侧边底部带有球阀,无上盖面,内容积为40-200L。进一步地,布袋为棉布滤袋。风机为高压风机。优选的,棉布滤袋完全撑开体积为40-200L,布袋口与出气口连接。集气包与外界压缩空气连接,集气包上设置第二压力控制器。优选的,集气包体积范围为10-40L,出口与密封盖进气管连接。压力控制器范围为0-1.0mpa。进一步地,DPF载体进气口设置密封盖,密封盖与第一压力控制器、升降电机分别相连。升降电机用于控制密封盖的上升和下降。密封盖下有密封垫,上接进气管道。干燥平台包括密封垫和出气口,用于放置DPF。密封垫用于DPF管道的密封。出气口用于气体排出,直径为10-15cm,与缓冲罐连接。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重量显示器和称重平台,称重平台置于DPF载体下,称重平台与重量传感器、重量显示器分别连接。优选的,重量传感器称重范围为0-50kg,精度为0.1g,用于DPF重量的检测。重量显示器用于显示所测量DPF实际重量。称重平台为不锈钢圆形台面,直径范围为30-50cm,与重量传感器连接,用于放置DPF。气体流量计检测范围为0-700m3/h,用于风机管道气体流量检测。压力控制器检测范围为0-100kpa,精度为1pa,用于管道内部压力检测。压力控制器检测范围为0-200℃,精度为0.1℃,用于管道内部温度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方法,利用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1)在DPF再生前对DPF载体进行第一次称重;(2)在DPF再生后,将DPF载体的进气口与第一压力控制器相连,DPF载体的出气口与缓冲罐相连,释放集气包内气体,将DPF载体内水分排空,水分由DPF载体的出气口进入缓冲罐;(3)开启风机和空气加热器对DPF载体进行吹扫烘干,当第一压力控制器显示数值保持恒定,恒定的显示数值为当前风量下DPF前后端压差;(4)对烘干后的DPF载体进行第二次称重,两次称重重量相减得DPF再生前后的重量差。风机气体流量为0-600m3/h,风机的最大风压不低于30kPa。风机出口与空气加热器连接。当风机流量为30-80m3/h时维持空气加热器出口温度不低于100℃。空气加热器与高压风机连接,用于气体加热,出口与密封盖进气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包含清洗步骤的DPF再生,可利用风机、空气加热器、集气包和缓冲罐等装置对清洗后的DPF内残留的水分进行排出和干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采用高压风机模拟发动机风量,能够直观的检测DPF不同风量下的压力;通过管道气体加热的方式,能够快速将大流量气体加热后干燥DPF载体;集气后瞬间产生高压大流量气体冲刷DPF载体,能够有效的去除载体中含有的水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干燥平台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包括称重装置、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称重装置用于DPF载体称重,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包括风机12、第一压力控制器16、空气加热器13、集气包8和缓冲罐,风机12与空气加热器13相连,DPF载体的进气口与第一压力控制器16相连,第一压力控制器16与空气加热器13、集气包8分别相连,DPF载体的出气口9与缓冲罐相连。缓冲罐包括布袋10和不锈钢罐11,布袋10置于不锈钢罐11内,布袋10与DPF载体的出气口9连接。布袋10为棉布滤袋。风机12为高压风机12。集气包8与外界压缩空气连接,集气包8装有第二压力控制器7。DPF载体进气口设置密封盖6,密封盖6与第一压力控制器16、升降电机5分别相连。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2、重量显示器3和称重平台1,称重平台1置于DPF载体下,称重平台1与重量传感器2、重量显示器3分别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方法,利用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a)在DPF再生前对DPF载体进行第一次称重;(b)在DPF再生后,将DPF载体的进气口与第一压力控制器16相连,DPF载体的出气口9与缓冲罐相连,释放集气包8内气体,将DPF载体内水分排空,水分由DPF载体的出气口9进入缓冲罐;(c)开启风机12和空气加热器13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装置、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用于DPF载体称重,所述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包括风机(12)、第一压力控制器(16)、空气加热器(13)、集气包(8)和缓冲罐,所述风机(12)与空气加热器(13)相连,所述DPF载体的进气口与第一压力控制器(16)相连,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16)与空气加热器(13)、集气包(8)分别相连,所述DPF载体的出气口(9)与缓冲罐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装置、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用于DPF载体称重,所述干燥和排气压力检测装置包括风机(12)、第一压力控制器(16)、空气加热器(13)、集气包(8)和缓冲罐,所述风机(12)与空气加热器(13)相连,所述DPF载体的进气口与第一压力控制器(16)相连,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16)与空气加热器(13)、集气包(8)分别相连,所述DPF载体的出气口(9)与缓冲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布袋(10)和不锈钢罐(11),所述布袋(10)置于不锈钢罐内,所述布袋(10)口与DPF载体的出气口(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10)为棉布滤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为高压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包(8)与外界压缩空气连接,所述集气包(8)上设置第二压力控制器(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PF载体进气口设置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与第一压力控制器(16)、升降电机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毛毛孙丽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