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61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住宅垃圾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多次转运室内垃圾,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该装置包括本体和资源回收管,本体设有垃圾投放的投放区和垃圾分解的分解区,分解区一端与投放区连通,分解区另一端与资源回收管连通;资源回收管设置在建筑竖井内,用于输送垃圾分解后的循环再利用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与上述装置对应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垃圾人工搬运过程和运输过程,既方便、又高效,同时减少运输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减少垃圾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通过垃圾运输造成的疾病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住宅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住宅急剧增加,同时,住宅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已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现有技术中,室内垃圾已然是以家庭、小区、社区为单位,通过定点收集,然后统一运输至城市指定点,进行焚烧、掩埋或分解;该过程需要居民将垃圾投放至小区指定位置,然后由专业人员统一运输至处理位置;该方式需要从居民携带至小区垃圾回收点至专业人员输送至指定位置,存在垃圾多次转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转运过程会造成环境污染,运输过程会便于疾病传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多次转运室内垃圾,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垃圾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本体和资源分解回收传输管,所述本体设有垃圾分类投放的投放区和垃圾分解的分解区,所述分解区一端与所述投放区连通,所述分解区另一端与所述资源回收管连通;所述资源回收管设置在建筑竖井内,用于输送从分类多口投放的垃圾在被分解后得到的循环再利用资源,所述资源回收管的对应位置设有空气抽吸机构,在所述资源回收管在回收循环再利用资源时,所述空气抽吸机构抽吸资源回收管内的空气,加快循环再利用资源的回收。优选地,所述本体内设有一容纳腔,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容纳腔依次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投放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分解区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通过所述第三区域将垃圾分解后的待循环利用资源输送至所述资源回收管。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垃圾引出口,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一空心圆台,所述空心圆台的直径沿轴线方向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减小,所述空心圆台的前端开口为垃圾投放口,所述空心圆台的后端开口与所述垃圾引出口相适配。优选地,所述空心圆台将所述第一区域分为所述投放区和排气区,所述空心圆台的内部区域为所述投放区,所述空心圆台与所述容纳腔之间区域为排气区。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在属于所述排气区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在所述排气区对应的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至少连通一根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废气收纳腔连通,所述排气区的废气通过所述排气管进入所述废气收纳腔,所述废气收纳腔内放置有可更换的废气吸附件。优选地,在所述空心圆台的后端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所述第一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投放区与所述分解区连通,所述第一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投放区和所述分解区隔开,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所述第二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分解区与所述第三区域连通,所述第二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分解区和所述第三区域隔开,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投放区根据垃圾类别包括至少一个子投放区,所述分解区包括与各所述子投放区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子分解区,各所述子分解区分别与一独立的所述资源回收管连通,其中,各所述子投放区分别设置有麦克风和与垃圾类别相适配的传感器,所述麦克风和各所述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室内垃圾自动分类分解回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待处理垃圾的源头,对待处理垃圾进行分类投入相应投放区,并将投入的所述待处理垃圾传输至分解区;在分解区对所述待处理垃圾进行分解处理,得到垃圾分解后的待循环利用资源;利用设置在建筑竖井中的资源回收管对所述待循环利用资源进行输送回收。优选地,所述在待处理垃圾的源头,对待处理垃圾进行分类投入相应投放区,并将投入的所述待处理垃圾传输至分解区包括:利用传感器采集所述待处理垃圾分类的类别信息;根据所述类别信息,将所述待处理垃圾投入对应的子投放区;根据所述类别信息,对待处理垃圾按垃圾类别进行计量统计和积分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将待处理垃圾直接投入垃圾的投入区,然后由分解区的分解机构将待处理垃圾分解为对应的循环再利用资源,然后由设置过在建筑竖井中的资源回收管,在重力作用将分解后的循环再利用资源进行回收,减少垃圾人工搬运过程和运输过程,既方便、又高效,同时减少运输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减少垃圾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通过垃圾运输造成的疾病传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室内垃圾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室内垃圾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单个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装置的本体的容纳腔中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又一分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又一分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又一分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垃圾分类投放的流程示意图。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1、本体;11、投放区;111、空心圆台;1111、第一挡板;12、分解区;121、分解机构;13、排气区;131、排气管;1311、滤网;14、第三区域;15、第一隔板;151、垃圾引出口;152、排气孔;16、第二隔板;161、第二档板;17、导流管;18、废气收集腔;2、资源回收管;3、建筑竖井。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垃圾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本体和资源分解回收传输管,所述本体设有垃圾分类投放的投放区和垃圾分解的分解区,所述分解区一端与所述投放区连通,所述分解区另一端与所述资源回收管连通;/n所述资源回收管设置在建筑竖井内,用于输送从分类多口投放的垃圾在被分解后得到的循环再利用资源,所述资源回收管的对应位置设有空气抽吸机构,在所述资源回收管在回收循环再利用资源时,所述空气抽吸机构抽吸资源回收管内的空气,加快循环再利用资源的回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垃圾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本体和资源分解回收传输管,所述本体设有垃圾分类投放的投放区和垃圾分解的分解区,所述分解区一端与所述投放区连通,所述分解区另一端与所述资源回收管连通;
所述资源回收管设置在建筑竖井内,用于输送从分类多口投放的垃圾在被分解后得到的循环再利用资源,所述资源回收管的对应位置设有空气抽吸机构,在所述资源回收管在回收循环再利用资源时,所述空气抽吸机构抽吸资源回收管内的空气,加快循环再利用资源的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各投放区均设有一容纳腔,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容纳腔依次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投放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分解区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通过所述第三区域将垃圾分解后的循环再利用资源输送至所述资源回收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垃圾引出口,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一空心圆台,所述空心圆台的直径沿轴线方向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减小,所述空心圆台的前端开口为垃圾投放口,所述空心圆台的后端开口与所述垃圾引出口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台将所述第一区域分为所述投放区和排气区,所述空心圆台的内部区域为所述投放区,所述空心圆台与所述容纳腔之间区域为排气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在属于所述排气区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在所述排气区对应的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至少连通一根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废气收纳腔连通,所述排气区的废气通过所述排气管进入所述废气收纳腔,所述废气收纳腔内放置有可更换的废气吸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源头自动分类多口投放分解资源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生胡川蒋田蒋荃雯王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