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32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临时医院内部布局不合理,不利于争分夺秒抢救病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该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包括第一建筑单元、第二建筑单元以及第三建筑单元;第一建筑单元包括第一建筑主体、设置于第一建筑主体上的入口通道和隔离通道以及设置于第一建筑主体内侧上的医疗模块;医疗模块围绕第一建筑主体周向重复设置,医疗模块在背离第一建筑主体的一侧和靠近第一建筑主体的一侧均设有自动门,自动门上设有用于标识医疗模块是否空闲的指示灯。通过设置自动门以及指示灯,便于第一时间将病患送至医疗模块进行治疗,减少浪费的时间。减少浪费的时间。减少浪费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全球各地自然灾害频发,以及最近的疫情爆发,都给医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自然灾害以及疫情的出现,突发情况频频出现,给医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思考。
[0003]突发状况发生的地点不定,而往往突发状况一发生便需要医院对因突发状况产生的伤员进行紧急救治,时间便是生命,所以大多会选择在灾害附近进行设置救治点或者修建医院,设置救治点往往过于简陋,不能很好地救治伤员,而修建医院,时间太长,成本也过高,在突发状况过去之后,医院大概率也会被搁置,浪费资源,针对这一情况,也有装配式集装箱式快速成型的医院诞生,但这种医院内部布局往往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内部过于复杂,不利于争分夺秒抢救病患,且往往是针对当时的突发情况类型设置的布局,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临时医院内部布局不合理,不利于争分夺秒抢救病患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包括第一建筑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建筑单元上方的第二建筑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建筑单元上方的第三建筑单元;
[0007]所述第一建筑单元包括:第一建筑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上的入口通道和隔离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中轴线上的服务台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内侧上的多个医疗模块;
[0008]多个所述医疗模块呈环形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建筑主体内,所述医疗模块的一侧设有供人员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外部进入所述医疗模块的自动门,所述医疗模块的另一侧设有供人员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内部进入所述医疗模块的自动门。
[0009]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医疗模块包括:急诊室、手术室以及血库,所述急诊室的一侧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手术室连通,所述手术室背离所述急诊室的一侧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血库连通,所述急诊室始终设置在靠近所述入口通道的方向上。
[0010]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建筑单元包括:第二建筑主体、病房、康复室、心理室、餐厅、药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建筑主体中轴线上的值班室,所述第二建筑主体上设有将所述第二建筑主体划分为外部和内部的墙体,所述病房围绕所述墙体设置在所述外部,所述康复室、所述心理室、所述餐厅以及所述药房环绕所
述值班室依次设置。
[0011]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建筑单元包括:第三建筑主体、环绕所述第三建筑主体中轴线设置的洁净通道和污染通道,所述洁净通道与所述污染通道之间通过换区通道连通。
[0012]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服务台的外围设有隔离电梯和标准电梯,所述标准电梯供医护人员和非传染性病人使用,所述隔离电梯供传染性病人使用,所述隔离电梯与所述隔离通道连通。
[0013]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急诊室和所述手术室均设有挑高层,所述急诊室的挑高层连通有输送主通道,所述输送主通道背离所述急诊室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标准电梯的入口处,所述手术室的挑高层连通有输送副通道,所述输送副通道背离所述手术室的一端与所述输送主通道连通。
[0014]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急诊室和所述手术室内均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用于将病患升高至挑高层。
[0015]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洁净通道与所述污染通道之间沿所述污染通道的周向方向分别设有诊断室、隔离病房、重症病房以及隔离手术室,所述污染通道分别与所述诊断室、隔离病房、重症病房以及隔离手术室之间设置有门。
[0016]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换区通道内设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处理。
[0017]作为上述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洁净通道与所述标准电梯之间通过所述专属通道连通。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建筑单元、第二建筑单元以及第三建筑单元,且将第一建筑单元设置在底层,便于第一时间将病患送至医疗模块进行治疗,且对于医疗模块也进行了双门和指示灯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知道哪个医疗模块是空闲的,可以使用,且双门的设置也使得伤患者既可以根据情况从第一建筑主体内部进入,也可以从第一建筑主体的外部直接进入,节约时间,避免建筑内部人太多而拥挤,同时设置隔离通道和服务台,将传染病患者与其他患者隔离,避免传染,服务台设置在中轴线上,便于需要了解情况的患者家属或者是患者自身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和到达服务台进行咨询,也利于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对第一建筑主体内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维持秩序,第三建筑单元设置在顶层,用于治疗和隔离传染病患者,使得该建筑整体具备适应各种灾害的通用性,既可以用于因地震、海啸等灾害造成的伤害类型进行治疗,也可以用于疫情造成的伤害类型进行治疗,在灾害发生时,该建筑均能适用,进行装配的图纸以及材料均不变,利于施工人员更快速的装配,无需针对不同灾害而设计多种图纸以及多种不同材料。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建筑单元的内部布局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第二建筑单元的内部布局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第三建筑单元的内部布局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第二建筑单元的内部与外部位置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输送主通道与急诊室连接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第一建筑单元的内部布局示意图。
[0028]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0029]10、第一建筑单元;101、第一建筑主体;102、医疗模块;1021、急诊室;10211、标准层;10212、挑高层;1022、手术室;1023、血库;1024、第一通道;1025、自动门;103、服务台;104、入口通道;105、隔离通道;106、隔离电梯;107、标准电梯;
[0030]20、第二建筑单元;201、第二建筑主体;2011、内部;2012、外部;2013、病房;2014、值班室;2015、药房;2016、餐厅;2017、心理室;2018、康复室;2019、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建筑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建筑单元上方的第二建筑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建筑单元上方的第三建筑单元;所述第一建筑单元包括:第一建筑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上的入口通道和隔离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中轴线上的服务台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内侧上的多个医疗模块;多个所述医疗模块呈环形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建筑主体内,所述医疗模块的一侧设有供人员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外部进入所述医疗模块的自动门,所述医疗模块的另一侧设有供人员从所述第一建筑主体内部进入所述医疗模块的自动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模块包括:急诊室、手术室以及血库,所述急诊室的一侧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手术室连通,所述手术室背离所述急诊室的一侧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血库连通,所述急诊室始终设置在靠近所述入口通道的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建筑单元包括:第二建筑主体、病房、康复室、心理室、餐厅、药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建筑主体中轴线上的值班室,所述第二建筑主体上设有将所述第二建筑主体划分为外部和内部的墙体,所述病房围绕所述墙体设置在所述外部,所述康复室、所述心理室、所述餐厅以及所述药房环绕所述值班室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太空舱医疗建筑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建筑单元包括:第三建筑主体、环绕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生胡川蒋田蒋荃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