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思秀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48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延伸出缸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和缸体之间设置有弹簧;缸体内下部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储油腔和出油槽,缸体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油槽连通的出油孔,储油腔和出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活塞杆下降速度的出油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弹簧和液压油路控制机构,利用液压油路背压控制以及速度控制,对地震、卡车重载以及超载产生的震动超出弹簧减震范围的进行减震和隔震,解决了地质振动、车辆载荷和温度效应对桥梁的冲击,提高支座抗震抗压能力,避免支座剪切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专用于架设或装配桥梁的方法或设备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桥梁结构中,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首先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保证安全可靠的将支座反力(垂直力和水平力)传递给下部结构;其次支座对桥梁变形(位移和转角)的约束应尽可能的小以适应梁体的自由伸缩和转动的需要,否则对于超静定结构其内部将会产生次内力,对结构造成损伤,大大缩短结构使用寿命;当遇到地震尤其是地震等级较大时,桥梁的上部结构相对于桥墩有一定的位移和速度,由此导致梁体与桥墩间有力的作用,如果支座没有良好的减震、隔震作用,将会对梁体造成较大的损害并极有可能造成墩底的断裂和落梁事故的发生。现有的桥梁为了避免桥梁侧翻或者压塌均对超载和重载均有一定要求,特别是今年来小地震不断,对一些山区以及流量较大的桥梁,其隔座支座维护以及保养不能及时到位,其桥梁侧翻时有反生,虽然现有的减隔震装置采用了限位螺杆、限位块以及限位条等结构进行预测,但是限位螺杆9、限位块以及限位条在支座内,在出现断裂以及限位功能失效的情况下,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更换处理支座,极易导致支座对桥梁的支撑抗压以及剪切破坏失效,横桥向约束失效后,梁体在汽车荷载和循环温度作用下,梁体横向变形继续向曲线外侧横移,极易造成桥梁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有弹簧和液压油路控制机构,利用弹簧压缩对桥梁在汽车荷载和热胀冷缩作用下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利用液压油路背压控制以及速度控制,对地震、卡车重载以及超载产生的震动超出弹簧减震范围的进行减震和隔震,解决了地质振动、车辆载荷和温度效应对桥梁的冲击,提高支座抗震抗压能力,避免支座剪切变形。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包括缸体和套装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杆径与缸体孔径相同,所述活塞杆延伸出缸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和缸体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弹簧;所述缸体内下部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缸体内设置有与活塞杆连接且用于在环形槽内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缸体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储油腔,所述活塞上表面、环形槽以及活塞杆之间围成有出油槽,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油槽连通的出油孔,所述储油腔和出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活塞杆下降速度的出油机构。进一步,所述出油机构设置为位于活塞和环形槽内壁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宽度设置为0.2-0.5mm。进一步,所述出油机构设置为设置在活塞上且两端与储油腔和出油槽连通压的过油孔,所述过油孔的直径设置为0.5-2mm。进一步,所述出油孔设置在环形槽顶部,所述出油孔处设置有用于排气的冲裂片。进一步,所述弹簧最大额定压缩行程小于活塞移动位移,所述出油孔压裂冲裂片出油时,活塞移动位移与弹簧最大额定压缩行程相同。进一步,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缸底座,所述缸底座靠近储油腔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槽壁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限位齿,所述活塞杆穿过活塞套装有与限位齿适配的防退齿。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的使用方法,将上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安装在减隔震支座上,桥梁使用过程中减震器的工况包括:(1)桥梁使用过程中没有车辆通过,弹簧处于初始压缩状态,活塞杆对桥梁起到支撑作用,此时活塞位于环形槽内初始位置,出油槽与气缸体外部连通内充有空气;(2)桥梁使用过程中有车辆通过,桥梁出现震动,弹簧处于震动状态,活塞杆和弹簧组合对桥梁起到减震隔震作用,活塞位于环形槽内初始位置上下移动,活塞在弹簧作用下上移时,出油槽内的空气进入储油腔内,储油腔内不对活塞以及活塞杆产生背压,液压油路对桥梁不产生减震隔震效果,活塞下移,储油腔内的气体或少量油液进入出油槽内,此时储油腔内也不对活塞以及活塞杆产生背压,液压油路对桥梁不产生减震隔震效果;(3)桥梁使用过程中有超载车辆或重载车辆通过时,桥梁出现较大震动,弹簧处于进一步压缩状态,活塞杆和弹簧组合对桥梁起到减震隔震作用,活塞下移,储油腔内的大量油液进入出油槽内,此时储油腔对活塞以及活塞杆产生背压,液压油路对桥梁产生减震隔震效果;(4)桥梁使用过程中遇有小型地震灾害时,桥梁出现很大震动,在桥梁上行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活塞杆和弹簧组合对桥梁依旧起到减震隔震作用,活塞上移,出油槽内的空气大量进入储油腔内,此时储油腔内形成真空对活塞以及活塞杆产生负压,对弹簧和活塞杆起到向下拉力以及减震隔震作用,液压油路对桥梁产生减震隔震效果,在桥梁下行时,弹簧处于压缩未至满负荷状态时,弹簧处于进一步压缩状态,活塞杆和弹簧组合对桥梁起到减震隔震作用,活塞下移,储油腔内的大量油液进入出油槽内,此时储油腔对活塞以及活塞杆产生背压,液压油路对桥梁产生减震隔震效果;(5)桥梁使用过程中遇有中大型地震灾害时,桥梁出现极大震动,在桥梁下行超限时,弹簧处于压缩至满负荷失效状态时,弹簧处于失效状态,活塞杆和弹簧组合对桥梁不起到减震隔震作用,活塞进一步下移,储油腔内的大量油液进入出油槽内,此时储油腔对活塞以及活塞杆产生背压,液压油路对桥梁产生减震隔震效果。进一步,在步骤(5)中,出现弹簧失效状态时,出油槽内液压油将从出油孔内喷出。进一步,在步骤(5)中,出现弹簧永久失效状态时,限位齿将对防退齿进行锁死,使弹簧和活塞杆脱离桥梁,方便及时更换减震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弹簧和液压油路控制机构,利用弹簧压缩对桥梁在汽车荷载和热胀冷缩作用下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利用液压油路背压控制以及速度控制,对地震、卡车重载以及超载产生的震动超出弹簧减震范围的进行减震和隔震,解决了地质振动、车辆载荷和温度效应对桥梁的冲击,提高支座抗震抗压能力,避免支座剪切变形;2、本专利技术利用防退齿和限位齿,在弹簧减震和隔震失效后,弹簧回复力不足以拉开防退齿和限位齿时,此时减震器弹簧处于失效状态,减震隔震失效差,方便观察检修更换减震器,避免支座剪切破坏失效。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现有减隔震装置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安装状态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梁体;2-墩体;3-隔震支座芯体;4-上预埋钢板;5-下预埋钢板;6-上支座板;7-下支座板;8-预埋螺栓;9-限位螺杆;10-减震器;11-缸体;12-活塞杆;13-弹簧;14-活塞;15-储油腔;16-出油槽;17-出油孔;18-缝隙;19-防退齿;20-限位齿;21-缸底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和套装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杆径与缸体孔径相同,所述活塞杆延伸出缸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和缸体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弹簧;/n所述缸体内下部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缸体内设置有与活塞杆连接且用于在环形槽内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缸体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储油腔,所述活塞上表面、环形槽以及活塞杆之间围成有出油槽,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油槽连通的出油孔,所述储油腔和出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活塞杆下降速度的出油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和套装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杆径与缸体孔径相同,所述活塞杆延伸出缸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和缸体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弹簧;
所述缸体内下部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缸体内设置有与活塞杆连接且用于在环形槽内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缸体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储油腔,所述活塞上表面、环形槽以及活塞杆之间围成有出油槽,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油槽连通的出油孔,所述储油腔和出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活塞杆下降速度的出油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机构设置为位于活塞和环形槽内壁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宽度设置为0.2-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机构设置为设置在活塞上且两端与储油腔和出油槽连通压的过油孔,所述过油孔的直径设置为0.5-2m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设置在环形槽顶部,所述出油孔处设置有用于排气的冲裂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最大额定压缩行程小于活塞移动位移,所述出油孔压裂冲裂片出油时,活塞移动位移与弹簧最大额定压缩行程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缸底座,所述缸底座靠近储油腔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槽壁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限位齿,所述活塞杆穿过活塞套装有与限位齿适配的防退齿。


7.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隔震装置安装在减隔震支座上,桥梁使用过程中减震器的工况包括:
(1)桥梁使用过程中没有车辆通过,弹簧处于初始压缩状态,活塞杆对桥梁起到支撑作用,此时活塞位于环形槽内初始位置,出油槽与气缸体外部连通内充有空气;
(2)桥梁使用过程中有车辆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杨思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