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纱线及其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41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纱线及其加工设备,复合纱线包括芯丝,平行地外覆于芯丝外周表面的第一复丝,分布于第一复丝表面及内部的水溶性粘合剂,平行外覆于水性粘合剂层外周表面的第二复丝,包覆于第二复丝的外侧的单包覆或双包覆结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并列设置于机架上的多组加工装置;每组加工装置分别包括设置于机架的第一引导复合机构、设置于第一引导复合机构输出端的浸渍机构、设置于机架中部的烘干冷却机构、设置于烘干冷却机构输出端的第二引导复合机构以及设置于第二引导复合机构输出端的包覆机构。实现了复合纱线的芯丝上料和第一复丝上料、第一次平行外覆、浸渍、烘干冷却、第二复丝上料、第二次平行外覆以及外包覆,得到复合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纱线及其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纱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纱线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复合纱线基本是采用混纺、包芯、合股及包覆结构来实现,这些结构都是借助加捻形成的螺旋抱合,无法实现从芯层到外层纤维呈平行且均匀的层状分布,当复合纱线受到来自径向或轴向的作用力时,各层纤维的响应和受力不一致,致使复合纱在一些产品应用上存在不足或应用受限。另外,现有的切割伤害防护用品,例如防割类手套、护袖、围脖、服装或鞋子等,多数采用无机或有机耐切割长丝或单纱或者复合纱线作为纺织原料,对于耐切割等级要求高的防护用品多采用复合耐切割纱线/丝作为纺织原料,现有的复合耐切割纱线/丝一般采用例如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为代表的无机非金属纤维长丝作为芯丝,外包覆一层或多层其它丝线,或者采用以不锈钢纤维、钨丝等为代表的金属丝作为芯丝,外包覆一层或多层其它丝线。例如现有专利申请(CN110172777A)公开了一种防割袜及其制作方法,该防割袜由纱线针织而成,该纱线包括耐切割纱线,其耐切割纱线主要由玻璃纤维、石英纤维或陶瓷纤维等的无机纤维或不锈钢丝、镍合金丝、钛合金丝、锰合金丝等的金属丝作为芯材,外包覆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PBO纤维等有机纤维制得;现有专利申请(US20070062173A1)公开了一种安全服装用复合纱线,该纱线的芯丝材料可以是任何耐切割材料的抗切割芯,例如但不限于聚乙烯,玻璃纤维和金属丝,围绕该芯的包括至少一种聚酯纤维的第一包覆层,包裹在第一包覆层的周围与包覆层捻向相反的至少一种包括低摩擦系数材料的纤维的第二包覆层。虽然上述现有技术的防切割纱线具有一定的耐切割性能,相同条件下,复合耐切割纱线的耐切割性能优于耐切割长丝或单纱,但以金属丝或无机非金属纤维作为芯纱的复合耐切割纱线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无机非金属纤维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力(如:弯曲、拉伸、扭结)后单丝容易断裂从包覆外层露出形成毛刺,刺扎皮肤,引起皮肤瘙痒和过敏;金属丝作为芯丝被包覆后,在复合纱弯曲时金属丝容易外露、折弯形成尖锐的尖角或断裂形成尖锐的断口,划伤皮肤,并且现有的耐切割复合纱在弯折后,因金属丝复形(恢复性能)差,容易形成折痕,导致织物层与橡胶涂层间剥离,另外切割时刀口向下压住纱线,刀刃容易直接撞击金属丝,使金属丝表面形成切口受损,使其耐切割性能严重下降。除此之外,上述现有技术的防切割纱线的耐切割性能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复合纱及其加工设备,该复合纱加工设备可以用来加工高性能的耐切割复合纱线,同时解决现有耐切割纱线所存在的上述缺陷。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割复合纱线,包括:芯丝,位于所述复合纱线的芯部;第一复丝,平行地外覆于所述芯丝的外周表面;水性粘合剂,分布于所述第一复丝表面及内部,所述第一复丝表面的所述水性粘合剂形成水性粘合剂层;第二复丝,平行地外覆于所述水性粘合剂层的外周表面;单包覆结构层或双包覆结构层,包覆于所述第二复丝的外侧;所述第一复丝和所述第二复丝均可以采用有机复丝或无机复丝。优选地,所述芯丝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纤维单丝、有机纤维长丝或无机纤维长丝;优选地,所述水性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性聚氨酯乳液或聚丙烯酸酯乳液,所述水性粘合剂的浓度为20-50wt%。优选地,所述单包覆结构层包括短纤维纱线包覆结构层或长丝包覆结构层;双包覆结构层为短纤维纱线与短纤维纱线的包覆结构、长丝与长丝的包覆结构或短纤维纱线与长丝的包覆结构,所述双包覆结构层的两层包覆纱线捻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纱线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并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多组加工装置;每组所述加工装置分别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一端的第一引导复合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复合机构输出端下方的浸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中部并位于浸渍机构下游的烘干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烘干冷却机构输出端的第二引导复合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复合机构输出端的包覆机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引导复合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第一进料辊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辊单元内侧的第一主导丝轮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丝轮单元入料口端的第一辅导丝轮单元。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料辊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退绕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退绕轴两端的阻尼轴承。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导丝轮单元包括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第一竖直螺杆、与所述第一竖直螺杆顶部相连的第一L型支架、与所述第一L型支架相连的第一水平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螺杆上的第一V型导丝轮。可选地,所述第一V型导丝轮的中部呈圆弧槽。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导复合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主导丝轮单元的结构相同。可选地,所述浸渍机构包括浸渍池、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第三竖直螺杆、与所述第三竖直螺杆底部相连的第三L型支架、与所述第三L型支架相连的第三水平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水平螺杆上的第三导丝轮,所述第三导丝轮的底部位于所述浸渍池中。可选地,所述烘干冷却机构包括烘箱、设置于所述烘箱一端的进料口和另一端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烘箱中的若干烘干红外灯管、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外侧的第三进料导向轮、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外侧的第三出料导向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和所述第三出料导向轮之间的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导丝轮单元位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处。可选地,所述包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复合机构出口处的第四导丝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四导丝轮出口处的包覆机。可选地,所述包覆机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以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纱线表层采用包覆结构层,次外层为第二复丝层、再次外层为第一复丝层、芯层为芯丝,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纱线可以实现第一复丝层在芯丝外的平行且均匀外覆,经过浸胶处理成为复合单丝,该复合单丝外又可平行且均匀的外覆第二复丝,最后在第二复丝外采用包覆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芯丝、第一复丝及第二复丝,可以根据产品的性能需要选择,该复丝的结构均匀,能够实现各层(除外包覆)均匀地平行外覆于其内层纤维层表面,改善了复合纱线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受力过程中各层结构中纤维的响应速率和分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组所述加工装置可以同时或者分别进行复合纱线的加工,所述第一引导复合机构在第一复丝外覆芯丝,形成第一包覆丝束311,所述浸渍机构将第一包覆丝束311喂入盛有水性粘合剂的浸渍池进行浸渍处理,所述烘干冷却机构将浸渍后的第一包覆丝束进行烘干及冷却处理,所述第二引导复合机构在烘干冷却后的第一包覆丝束311外包覆第二复丝,得到第二包覆丝束321,第二包覆丝束321经所述包覆机构包覆,得到具有复合纱线,实现了复合纱线的芯丝上料和第一复丝上料、第一次平行外覆、浸渍、烘干冷却、第二复丝上料、第二次平行外覆以及外包覆,得到复合纱线成品,该加工装置用途广泛,且可以实现复合纱的大规模量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芯丝,位于所述复合纱线的芯部;/n第一复丝,平行地外覆于所述芯丝的外周表面;/n水性粘合剂,分布于所述第一复丝表面及内部,所述第一复丝表面的所述水性粘合剂形成水性粘合剂层;/n第二复丝,平行地外覆于所述水性粘合剂层的外周表面;/n单包覆结构层或双包覆结构层,包覆于所述第二复丝的外侧;/n所述第一复丝和所述第二复丝均可以采用有机复丝或无机复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丝,位于所述复合纱线的芯部;
第一复丝,平行地外覆于所述芯丝的外周表面;
水性粘合剂,分布于所述第一复丝表面及内部,所述第一复丝表面的所述水性粘合剂形成水性粘合剂层;
第二复丝,平行地外覆于所述水性粘合剂层的外周表面;
单包覆结构层或双包覆结构层,包覆于所述第二复丝的外侧;
所述第一复丝和所述第二复丝均可以采用有机复丝或无机复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纤维单丝、有机纤维长丝或无机纤维长丝;优选地,所述水性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性聚氨酯乳液或聚丙烯酸酯乳液,所述水性粘合剂的浓度为20-5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包覆结构层包括短纤维纱线包覆结构层或长丝包覆结构层;双包覆结构层为短纤维纱线与短纤维纱线的包覆结构、长丝与长丝的包覆结构或者短纤维纱线与长丝的包覆结构,所述双包覆结构层的两层包覆纱线捻向相反。


4.一种复合纱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并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多组加工装置;每组所述加工装置分别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一端的第一引导复合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复合机构输出端下方的浸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中部并位于浸渍机构下游的烘干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烘干冷却机构输出端的第二引导复合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复合机构输出端的包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纱线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复合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第一进料辊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辊单元内侧的第一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钰泽严雪峰赵卫陈克文马岩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赛立特南通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上海赛立特安全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