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车体及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28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车车体及平衡车,所述平衡车车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安装座;第二壳体;第二安装座;转轴,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防翘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并对所述转轴压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将防翘件安装在转轴上设有轴承的同侧,在转轴因受力不均而形变时,防翘件能够抵住转轴,避免转轴端部上翘,延长了转轴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转轴的稳定运作,同时该防翘件安装简单,能够节约安装结构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车车体及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平衡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衡车车体及平衡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日益短缺,汽车排放污染以及城市拥堵等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呈现。电动平衡车作为新一代的代步工具,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电动平衡侧基于“动态稳定”的原理,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通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适当的指令,驱动电机进行姿态调整,保持系统的平衡。平衡车通常在左右两个盖体上分别设置轴承,并通过转轴连接轴承,从而实现左右两盖体的相对转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转轴端部设置轴承,以达到使得转轴稳定转动连接左右盖体的功能,然而仅仅在转轴端部设置一个轴承,当转轴受力不均时,会有转轴端部上翘的风险,若设置多个轴承,由于轴承的安装精度比较高,轴承安装处需要精加工与其相对应的轴承安装位,因此在转轴端部设置多个轴承会增加平衡车的生产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车体,该平衡车车体能够有效防止转轴端部上翘,并且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衡车车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转轴,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防翘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并对所述转轴压止。优选地,所述防翘件设置于所述轴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优选地,所述防翘件设于所述转轴的端部上。优选地,所述防翘件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优选地,所述平衡车车体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上的限位槽,以及一端插入所述限位槽内并固定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限位块。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安装座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上的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两块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形成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套环的第一安装位。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座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上的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二挡板,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上的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三挡板,两块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形成安装所述轴承的第二安装位,两块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形成安装所述限位块的第三安装位。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本体上的固定柱,所述转轴贯穿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柱插入所述安装孔,将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本体上。优选地,所述平衡车车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两侧的两个卡簧,所述转轴上形成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簧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卡槽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所述平衡车车体。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平衡车车体,通过将防翘件安装在转轴上设有轴承的同侧,当转轴受力不均发生形变时,防翘件能够抵住转轴,有效防止转轴形变进一步扩大,从而避免造成转轴端部上翘,延长了转轴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转轴的稳定运作,同时该防翘件安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平衡车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一壳体;11、第一安装座;111、第一安装座本体;112、固定柱;20、第二壳体;21、第二安装座;211、第二安装座本体;212、第一挡板;213、第一安装位;214、第二挡板;215、第三挡板;216、第二安装位;217、第三安装位;30、转轴;31、安装孔;32、卡槽;40、轴承;41、卡簧;50、防翘件;51、套环;52、压件;60、限位组件;61、限位槽;6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平衡车车体,属于图1所示平衡车的组成部件,该平衡车车体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安装座11、第二壳体20、第二安装座21、转轴30、轴承40以及防翘件50。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均包含上、下两部分壳体,并且,可以是所述第一壳体10为左壳体、所述第二壳体20为右壳体,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壳体20为左壳体、所述第一壳体10为右壳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为左壳体,所述第二壳体20为右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座11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上,所述第二安装座21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20上,所述第一安装座11内、第二安装座21内均设有多个与所述转轴30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条;所述转轴30放置在所述弧形条上,并且其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1上,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相对转动。其中,所述轴承40套设于所述转轴30上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具体地,所述第二安装座21包括第二安装座本体211,以及两块第二挡板214,两块所述第二挡板214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211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211形成第二安装位216,用于固定安装所述轴承40。为了使得所述轴承40能够更稳固地限位在所述转轴30上,可以在所述轴承40两侧设置两个卡簧41,并在所述转轴30上开设两个卡槽32,两个所述卡簧41对应安装在两个所述卡槽32上,避免所述轴承40沿所述转轴30轴向发生位置偏移。其中,所述防翘件5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并对所述转轴30压止。当转轴30受力不均发生形变时,防翘件50能够抵住转轴30,有效防止转轴30形变进一步扩大,从而避免造成转轴30端部上翘,延长了转轴30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转轴30的稳定运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所述防翘件50设置于所述轴承40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1的一侧,进一步地,可以将所述防翘件50设置在所述转轴30的端部上,从而最大程度地防止转轴30端部上翘。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座21还包括两块第一挡板212,两块所述第一挡板212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211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本体211形成第一安装位213,用于固定安装所述防翘件50,该第一安装位213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翘件50设为套环51,所述套环51套设于所述转轴30上,并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213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翘件50也可以设为压件52,优选地,所述压件52呈扇环状,所述压件52设置于所述转轴30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10)和第一安装座(11),所述第一安装座(11)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上;/n第二壳体(20)和第二安装座(21),所述第二安装座(21)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20)上;/n转轴(30),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1)上,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n轴承(40),套设于所述转轴(30)上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n防翘件(5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并对所述转轴(30)压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10)和第一安装座(11),所述第一安装座(11)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上;
第二壳体(20)和第二安装座(21),所述第二安装座(21)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20)上;
转轴(30),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1)上,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
轴承(40),套设于所述转轴(30)上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
防翘件(5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并对所述转轴(30)压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翘件(50)设置于所述轴承(40)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1)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翘件(50)设于所述转轴(30)的端部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翘件(50)包括套环(51),所述套环(51)套设于所述转轴(30)上,并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车体还包括限位组件(60),所述限位组件(60)包括设于所述转轴(30)上的限位槽(61),以及一端插入所述限位槽(61)内并固定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1)上的限位块(6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包括第二安装座本体(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