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24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属于食用油精炼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对未脱臭处理的食用油进行除氧处理,然后对除氧后的食用油进行两次蒸馏处理,即得脱臭食用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温与高温蒸汽蒸馏相结合的脱臭工艺处理食用油,脱臭温度低、脱臭效率高,可有效去除食用油的臭味,能够更多的保留食用油里的微量营养成分,更多的去除食用油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还能减少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打造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精炼
,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油脂精炼过程包括油脂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重要工序,油脂脱臭是脱除油脂中臭味物质的过程。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以后,油中还存在一些不良臭味,植物油中如肥皂味、白土味、漂土味等,对食用油感官品质产生不好的影响。引起不良臭味的物质主要是低分子醛类、酮类、不饱和烃类以及一些游离脂肪酸的氧化物等,这些臭味物质的沸点较低,且影响着油脂的风味、气味、色泽以及稳定性。油脂脱臭是利用油脂中的臭味物质和甘油三酯挥发度之间的差异,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借助水蒸汽蒸馏除去其臭味物质的过程,在液-气传质过程中,通过汽-液间的接触,使蒸汽被挥发出的臭味物质所饱和,逸出油脂,达到脱除食用油中臭味物质的目的。脱臭不仅只是除去油中的臭味物质,在此过程中还提高了烟点,改善了食用油的风味,同时也除去了其中的不良物质,包括过氧化物和分解产物,蛋白质挥发性分解产物,小分子量的芳烃,还有残留的农药(如DDT)等,此外还可破坏油料中的一部分色素,从而提高油脂的品质。现有的脱臭处理工艺能够满足大多数常见食用油的脱臭处理需求,高温有助于除去油脂中的臭味物质,缩短除臭时间,但对于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的木本植物油,例如山茶油、山桐子油、橄榄油等,由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同时具有特殊的臭味,因此在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下脱臭处理时有可能导致油脂的氧化、分解和聚合等,造成微量营养成分过多损失,反式脂肪酸、缩水甘油酯等有害物质增加,从而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去除有害成分的前提下,更好地保留微量营养成分,减少有害物质生成,打造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食用油进行除氧处理;(2)对除氧后的食用油进行两次不同温度的蒸馏处理,即得脱臭食用油。进一步地,所述食用油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山茶油、橄榄油、椰子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红花籽油、山桐子油、核桃油、棕榈油、芝麻油和鱼油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除氧处理的温度为40~70℃。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两次蒸馏处理为低温蒸馏和高温蒸馏。进一步地,所述两次蒸馏处理的溶剂为低沸点易挥发溶剂。进一步地,所述低沸点易挥发溶剂为无水乙醇。进一步地,所述低温蒸馏的温度为100~160℃,时间为40~100min。进一步地,所述低温蒸馏的温度为100~120℃,时间为60~100min。进一步地,所述高温蒸馏的温度为160~220℃,时间为20~60min。进一步地,所述高温蒸馏的温度为200~220℃,时间为20~40min。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1、高温时间短、效率高:传统的脱臭处理方法处理温度高且时间长,而油脂在高温长时间作用下油脂易发生氧化、分解和聚合,从而产生反式脂肪酸、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3-氯丙三醇脂和缩水甘油脂等影响油脂质量品质的物质。本专利技术的脱臭方法由于采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乙醇作为蒸汽源,食用油中的臭味物质以及有害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大,在乙醇蒸汽的夹带以及高温蒸馏的双重作用下使得乙醇双温脱臭较水蒸气双温脱臭的脱臭时间更短,脱臭温度更低,有害物质脱除更彻底,有害成分在低温下产生的更少甚至不产生。2、更多的保留微量营养成分:与乙醇蒸汽脱臭相比,双温脱臭在脱臭的第一阶段采用较低温度脱除易挥发组分,第二阶段再升温脱除高沸点难脱除的组分,减少和避免油脂受持续高温作用的不良影响。高温时间短,节约资源,并且可以更多的保留微量营养成分。3、增加食用油抗氧化性,延长食用油储藏时间和货架期:乙醇双温脱臭与水蒸气双温脱臭和乙醇单温脱臭相比,更多保留了甾醇含量(甾醇损失率可降低至4.12~5.87%)、总酚(总酚损失率可降低至26~30%)和生育酚含量(生育酚损失率可降低至4.03~7.56%)。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植物甾醇具有降低LDL-C、抗炎、抗菌、抗真菌、抗溃疡和抗肿瘤的活性作用;植物油中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特性,并能通过减少醛的形成来抑制过氧化物的分解,进而抑制油脂的酸败,起到维持食品质量的关键作用。因此,通过微量营养成分的更多保留,减少醛类物质的形成来抑制过氧化物的分解,可以提高食用油的抗氧化性,延长食用油储藏时间和货架期。4、提升食用油安全及功能性品质,除臭更彻底:通过乙醇双温蒸汽脱臭,显著降低了高温处理温度和时间,可以显著减少有害物质产生(反式脂肪酸和缩水甘油酯);利用乙醇双温作用还可以显著降低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提高食用油的安全品质。另外,由于该方法脱臭温度较低,有利于保护食用油中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低温脱臭彻底且能有效保护EPA、DHA,有机溶剂也能有效除去水蒸汽脱臭难以除去的臭味物质,本专利技术的脱臭效果更好。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方法利用乙醇蒸汽的携带和夹带作用,以及利用高低温度针对不同沸点臭味物质进行脱臭,可以显著降低温度,能有效降低能耗。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实施例1取大豆油100g,在40℃条件下进行氮吹15min去除氧气,去除氧气后升温至100℃,打开阀门,在不引起油飞溅的情况下,使乙醇蒸汽通气量达到最大且流量恒定,进行脱臭60min,关闭阀门,继续升温至160℃,再打开阀门,在不引起油飞溅的情况下,使乙醇蒸汽通气量达到最大且流量恒定,脱臭40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对食用油进行除氧处理;/n(2)对除氧后的食用油进行两次不同温度的蒸馏处理,即得脱臭食用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食用油进行除氧处理;
(2)对除氧后的食用油进行两次不同温度的蒸馏处理,即得脱臭食用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山茶油、橄榄油、椰子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红花籽油、山桐子油、核桃油、棕榈油、芝麻油和鱼油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除氧处理的温度为4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两次蒸馏处理为低温蒸馏和高温蒸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的脱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明戴易祎刘石林彭露湫郑润敏谢其辉高洁芬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