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24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及其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的加工工艺,提取时首先选取干燥、无病虫害、无霉变的新鲜牡丹籽,置于50‑70℃下进行烘焙干燥,直至牡丹籽的含水量为5‑7%,此目的是为了对牡丹籽油进行脱水,避免其含水率过高导致牡丹籽壳太软,影响脱壳效果。接着本申请通过将卡拉胶和柠檬酸混合搅拌,加热煮沸后制得去皮胶,以去除连接牡丹籽仁和种皮的果胶质,实现去皮效果;本申请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制备得到的牡丹籽油呈现浅黄色透明,具有牡丹籽油清香且无异味,油品质量优于,同时无需进行破乳操作,简化工艺,整体游离油的收率也大大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
,具体为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日常食用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该情况,各种各样的植物油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这其中,牡丹籽油是最为受欢迎的油种之一。牡丹籽油,又称牡丹油,是由牡丹籽提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脱色、脱臭等工艺制成,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26%,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42%以上,同时牡丹籽油还含有牡丹酚、牡丹皂甙、牡丹多糖等众多生物活性成分,营养丰富而独特。现如今,提取牡丹籽油常用的方法有压榨法、溶剂浸出法和水酶法。压榨法制油是利用机械外力的挤压作用,将油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的方法,其出油率低,饼中残油率高,损耗大;而溶剂浸出法则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油品质量较差,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水酶法进行牡丹籽油的提取,但现有的水酶法处理时依旧存在工艺繁杂、得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公开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干燥、无病虫害、无霉变的新鲜牡丹籽,在50-70℃下进行烘焙干燥,机械脱壳,得到带有种皮的牡丹籽仁;2)取卡拉胶和柠檬酸,去离子水溶解搅拌,加热升温至90-100℃,静置,除去气泡、表面浮沫和杂质,再置于50-60℃恒温水浴下,保温处理10-15min,得到去皮胶;3)取去皮胶,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牡丹籽仁,超声波辅助条件下浸泡5-10min,过滤,收集牡丹籽仁,去离子水揉搓冲洗,去除表面种皮,得到去皮牡丹籽仁;4)取去皮牡丹籽仁,95%的乙醇溶液、去离子水交替清洗2-3次,清洗后粉碎过40目筛,得到牡丹籽粉;将牡丹籽粉置于80%乙醇溶液中,30-40℃下浸泡处理7-8h,过滤除去反应生成的沉淀,离心分离,得到乙醇预处理后的牡丹籽粉;5)取步骤4)处理后的牡丹籽粉、牡丹籽粉5-6倍质量的水,150-180W功率下超声处理25-35min,超声处理后置于磁场中,再加入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0-60℃,酶解pH为8-9,酶解时间为3-5h,灭酶,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得到游离油取上层清液,得到游离油,真空旋蒸干燥,除去油相中残留的乙醇和水,得到牡丹籽油。较优化地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干燥、无病虫害、无霉变的新鲜牡丹籽,在50-70℃下进行烘焙干燥,干燥至牡丹籽的含水量为5-7%,机械脱壳,得到带有种皮的牡丹籽仁;2)取卡拉胶和柠檬酸,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搅拌20-30min,加热升温至90-100℃,静置3-5min,除去气泡、表面浮沫和杂质,再置于50-60℃恒温水浴下,保温处理10-15min,得到去皮胶;3)取去皮胶,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牡丹籽仁,超声波辅助条件下浸泡5-10min,过滤,收集牡丹籽仁,去离子水揉搓冲洗,去除表面种皮,得到去皮牡丹籽仁;4)取去皮牡丹籽仁,95%的乙醇溶液、去离子水交替清洗2-3次,清洗后粉碎过40目筛,得到牡丹籽粉;将牡丹籽粉置于80%乙醇溶液中,30-40℃下浸泡处理7-8h,浸泡时以3000-4000r/min的转速持续搅拌,过滤除去反应生成的沉淀,离心分离,得到乙醇预处理后的牡丹籽粉;5)取步骤4)处理后的牡丹籽粉、牡丹籽粉5-6倍质量的水,150-180W功率下超声处理25-35min,超声处理后置于磁场中,再加入负载碱性蛋白酶、普通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0-60℃,酶解pH为8-9,酶解时间为2-3h,接着进行磁性分离,除去负载碱性蛋白酶,加入木瓜蛋白酶和海藻胶裂解酶,继续酶解1-2h,灭酶,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得到游离油真空旋蒸干燥,除去油相中残留的乙醇和水,得到牡丹籽油。较优化地方案,步骤5)中,所述负载碱性蛋白酶和普通碱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3:1。较优化地方案,所述负载碱性蛋白酶的制备步骤为:取海藻酸钠与碱性蛋白酶,混合均匀后加入磁性壳聚糖微球和氯化钙溶液,反应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负载碱性蛋白酶;所述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方法为:取硅烷化的磁性四氧化三铁、壳聚糖,混合搅拌,再滴加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磁性壳聚糖微球,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抽滤后干燥,备用。较优化地方案,步骤5)中,所述磁场为交变磁场,磁场强度为300-600mT。较优化地方案,步骤3)具体步骤可以为:先将带有种皮的牡丹籽仁置于1-5℃下低温保存10-15min,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加热温度80-90℃,加热时间2-4min,完全冷却后再浸泡至去皮胶中,进行去皮。较优化地方案,步骤3)中,超声处理功率为120-150W。较优化地方案,步骤5)中,加入木瓜蛋白酶和海藻胶裂解酶后,酶解温度为50℃,酶解pH为7,酶解时间为1h。较优化地方案,一种根据上述加工工艺制备获得的高收率的牡丹籽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的加工工艺,提取时首先选取干燥、无病虫害、无霉变的新鲜牡丹籽,置于50-70℃下进行烘焙干燥,直至牡丹籽的含水量为5-7%,此目的是为了对牡丹籽油进行脱水,避免其含水率过高导致牡丹籽壳太软,影响脱壳效果。接着本申请通过将卡拉胶和柠檬酸混合搅拌,加热煮沸后制得去皮胶,以去除连接牡丹籽仁和种皮的果胶质,实现去皮效果;在常规加工工艺中,一般采用碱液辅助去皮处理(如专利CN201810367743.0公开的一种牡丹籽仁的脱皮方法),也有采用柠檬酸作为酸液辅助进行去皮的方案,但上述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均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在去皮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牡丹籽仁在酸液或碱液中的浸泡时间,避免因去皮时间太长对牡丹籽仁造成影响,使其发生褐变,失去原先的鲜亮色泽,从而影响后续的油品。虽然上述方案中也有提到规避碱液对对牡丹籽仁造成影响的对应操作,如低温,控制浸泡时间等,但在实际去皮过程中操作比较繁杂、困难,且牡丹籽仁的去皮进度不一,很难整体把控牡丹籽仁的质量,因此在本方案中,本申请在柠檬酸中加入卡拉胶,混合后制得胶状结构,相比较原有的柠檬酸来说,去皮胶的去皮速率降低,但整体浸泡时间更加易于把控,不易对牡丹籽仁造成损伤,从而保证了油品的质量,同时将牡丹籽仁置于去皮胶中浸泡时,由于去皮胶为具有粘性的胶状体,可在去皮过程中对种皮起到黏结作用,进一步提高去皮效果。本申请还对带有种皮的牡丹籽仁进行预处理,处理时先将其置于低温下保存10-15min,通过冷冻使得牡丹籽仁和种皮之间的水分冷冻结冰,再进行微波加热,使得冰升华而进一步达到干燥效果,同时由于牡丹籽仁和种皮之间热胀冷缩的不同,得到牡丹籽仁和种皮分离的效果,进而提高去皮效果;同时微波加热相比于现有的高温烘烤,整体温度较低,不会对牡丹籽仁的品质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选取干燥、无病虫害、无霉变的新鲜牡丹籽,在50-70℃下进行烘焙干燥,机械脱壳,得到带有种皮的牡丹籽仁;/n2)取卡拉胶和柠檬酸,去离子水溶解搅拌,加热升温至90-100℃,静置,除去气泡、表面浮沫和杂质,再置于50-60℃恒温水浴下,保温处理10-15min,得到去皮胶;/n3)取去皮胶,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牡丹籽仁,超声波辅助条件下浸泡5-10min,过滤,收集牡丹籽仁,去离子水揉搓冲洗,去除表面种皮,得到去皮牡丹籽仁;/n4)取去皮牡丹籽仁,95%的乙醇溶液、去离子水交替清洗2-3次,清洗后粉碎过40目筛,得到牡丹籽粉;将牡丹籽粉置于80%乙醇溶液中,30-40℃下浸泡处理7-8h,过滤除去反应生成的沉淀,离心分离,得到乙醇预处理后的牡丹籽粉;/n5)取步骤4)处理后的牡丹籽粉、牡丹籽粉5-6倍质量的水,150-180W功率下超声处理25-35min,超声处理后置于磁场中,再加入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0-60℃,酶解pH为8-9,酶解时间为3-5h,灭酶,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得到游离油,真空旋蒸干燥,除去油相中残留的乙醇和水,得到牡丹籽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干燥、无病虫害、无霉变的新鲜牡丹籽,在50-70℃下进行烘焙干燥,机械脱壳,得到带有种皮的牡丹籽仁;
2)取卡拉胶和柠檬酸,去离子水溶解搅拌,加热升温至90-100℃,静置,除去气泡、表面浮沫和杂质,再置于50-60℃恒温水浴下,保温处理10-15min,得到去皮胶;
3)取去皮胶,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牡丹籽仁,超声波辅助条件下浸泡5-10min,过滤,收集牡丹籽仁,去离子水揉搓冲洗,去除表面种皮,得到去皮牡丹籽仁;
4)取去皮牡丹籽仁,95%的乙醇溶液、去离子水交替清洗2-3次,清洗后粉碎过40目筛,得到牡丹籽粉;将牡丹籽粉置于80%乙醇溶液中,30-40℃下浸泡处理7-8h,过滤除去反应生成的沉淀,离心分离,得到乙醇预处理后的牡丹籽粉;
5)取步骤4)处理后的牡丹籽粉、牡丹籽粉5-6倍质量的水,150-180W功率下超声处理25-35min,超声处理后置于磁场中,再加入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0-60℃,酶解pH为8-9,酶解时间为3-5h,灭酶,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得到游离油,真空旋蒸干燥,除去油相中残留的乙醇和水,得到牡丹籽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收率的牡丹籽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干燥、无病虫害、无霉变的新鲜牡丹籽,在50-70℃下进行烘焙干燥,干燥至牡丹籽的含水量为5-7%,机械脱壳,得到带有种皮的牡丹籽仁;
2)取卡拉胶和柠檬酸,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搅拌20-30min,加热升温至90-100℃,静置3-5min,除去气泡、表面浮沫和杂质,再置于50-60℃恒温水浴下,保温处理10-15min,得到去皮胶;
3)取去皮胶,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牡丹籽仁,超声波辅助条件下浸泡5-10min,过滤,收集牡丹籽仁,去离子水揉搓冲洗,去除表面种皮,得到去皮牡丹籽仁;
4)取去皮牡丹籽仁,95%的乙醇溶液、去离子水交替清洗2-3次,清洗后粉碎过40目筛,得到牡丹籽粉;将牡丹籽粉置于80%乙醇溶液中,30-40℃下浸泡处理7-8h,浸泡时以3000-4000r/min的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色天香油用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