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19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属于车辆监控技术领域。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固设有监控车顶面,所述驱动箱顶面中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杆上方固设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顶端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方设有监控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驱动箱内部设置了电机,将电机通过电源线A与电机控制模块连接,当电机输出轴做顺时针转动时,电机输出轴会带动齿轮A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杆转动,此时位于上方的单向轮A与单向轮C啮合转动,通过单向轮C的转动实现位于右侧的从动杆转动,进一步带动转动座及监控探头转动,实现更好的调节监控探头的角度,方便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监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检测器,更标准的称谓应该是:交通信息检测器。国内外在交通检测系统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大量应用了电磁传感技术、超声传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相应地,交通信息检测器主要有:电感环检测器(环型感应线圈)、超声波检测器、红外检测器、雷达检测器、视频检测器等,针对于一些新修路段及事故多发点,经常需要检测人员过去检测监控,传统都是检测人员将监控装置搭设在底面,再进行角度调节,效率低下,且操作费事。因此如何更够提供一种更为方便调节使用的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固设有监控车顶面,所述驱动箱顶面中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杆上方固设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顶端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方设有监控探头,所述驱动箱内部靠右侧的位置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套接有齿轮A,所述电机输出轴后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相对于齿轮A的位置套接有齿轮B,所述驱动箱中部竖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依次穿过驱动箱顶面、支撑杆及调节盒底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动杆外壁位于驱动箱内部的位置套接有锥齿轮A,所述转轴外壁相对于锥齿轮A套接有锥齿轮B,所述转动杆外壁位于调节盒内部的位置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两个单向轮A,两个所述单向轮A呈中心对称结构设置,所述调节盒内部相对于转动杆呈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从动杆,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相对于位于上方单向轮A的位置套接有单向轮B,所述单向轮B与其中一个单向轮A呈左右中心对称设置,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相对于位于下方单向轮A的位置套接有单向轮C,所述单向轮C与另一个单向轮A呈左右中心对称设置,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相对于位于下方单向轮A的位置套接有单向轮C,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顶端穿过调节盒顶面延伸至转动座内部,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顶端外壁套接有锥齿轮C,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上方纵向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外壁相对于锥齿轮C的位置套接有锥齿轮D,所述驱动杆外壁相对于锥齿轮D前方的位置设有凸轮,所述调节盒左端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设有杠杆,所述监控探头底端相对于调节盒外侧的位置呈环形结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滑块。优选地,所述转动座底面与调节盒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顶面与监控探头底面转动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外壁与调节盒顶面内壁转动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顶端外壁与转动座内壁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转轴左端延伸至驱动箱左壁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齿轮A与齿轮B啮合连接,所述齿轮B的直径大小大于齿轮A的直径大小,所述锥齿轮A与锥齿轮B垂直啮合。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底面与驱动箱内部相连通,所述转动杆底端延伸至驱动箱底面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外壁分别与驱动箱顶面内壁调节盒底面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外壁与支撑杆内壁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单向轮A由多个固定块、弹簧、固定板组成,所述单向轮A沿顺时针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壁与单向轮A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后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端与单向轮A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前侧与单向轮A后侧接触配合,所述固定块前端固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与单向轮A外壁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单向轮A与单向轮B及单向轮C结构及尺寸大小一致,位于上方的所述单向轮A与单向轮B逆时针啮合,位于下方的所述单向轮A与单向轮C顺时针啮合,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调节盒上下两端面内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C与锥齿轮D垂直啮合。优选地,所述杠杆左端延伸至调节盒外部,所述杠杆右端延伸至调节盒内部,所述杠杆底端与支撑座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杠杆右端与凸轮接触配合,所述杠杆左端竖直向上设有活动杆,所述杠杆左端与活动杆低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顶端与其中一个滑块底端连接固定,所述支撑环外壁与滑槽内壁间隙配合,多个所述滑块外壁均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驱动箱内部设置了电机,将电机通过电源线A与电机控制模块连接,当电机输出轴做顺时针转动时,电机输出轴会带动齿轮A转动,齿轮A与齿轮B啮合连接,实现了转轴及齿轮B的转动,另外锥齿轮B也同时套接在转轴上,而且锥齿轮A与锥齿控制轮B垂直啮合,所以转轴的转动将带动锥齿轮A及转动杆一起转动,转动杆带动两个单向轮A转动,另外两个单向轮A呈中心对称结构设置,所以此时位于上下方的单向轮与单向轮C啮合连接时,位于上方的单向轮与单向轮C在彼此的固定杆会相互压缩做圆周摆动时,彼此的弹簧会被压缩,此过程会产生摩擦力,但是通过阻尼器的作用保证在左侧从动杆转动的同时右侧的从动杆固定不动,通过单向轮C的转动实现位于右侧的从动杆转动,进一步带动转动座及监控探头转动,另外齿轮B的直径大小大于齿轮A的直径大小,通过调节两个齿轮的大小差距来降低监控探头的转动速度,实现更好的调节监控探头的角度,方便监控。2、本技术在转动杆外壁位于调节盒内部的位置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两个单向轮A,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左逆时针转动,此时,位于下方的单向轮A因为固定板的作用只会与单向轮B啮合转动,单向轮B的转动会带动位于左侧的从动杆转动,另外在从动杆顶端还设置了锥齿轮C,而锥齿轮C与锥齿轮D垂直啮合,所以锥齿轮D会带动驱动杆转动进而带动凸轮转动,通过凸轮转动实现杠杆右端的上下摆动,进而实现杠杆左端的上下摆动,杠杆左端与其中一个滑块底端连接固定,实现滑块的上下移动,带动监控探头的上下调节,另外支撑环及多个滑块的设置可以保证监控探头转动的过程水平方向的稳定,方便于高架桥的出入口以及陡坡路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箱及相关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监控探头及相关组件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机及相关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驱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单向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驱动箱;101、电机;102、齿轮A;103、转轴;104、齿轮B;105、转动杆;106、锥齿轮A;107、锥齿轮B;2、支撑杆;3、调节盒;301、单向轮A;3011、固定块;3012、弹簧;3013、固定板;302、从动杆;303、单向轮B;304、单向轮C;305、锥齿轮C;306、驱动杆;307、锥齿轮D;308、凸轮;4、转动座;5、监控探头;501、滑槽;5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箱(1),所述驱动箱(1)固设有监控车顶面,所述驱动箱(1)顶面中部设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杆(2)上方固设有调节盒(3),所述调节盒(3)顶端设有转动座(4),所述转动座(4)上方设有监控探头(5),所述驱动箱(1)内部靠右侧的位置固设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输出轴端部套接有齿轮A(102),所述电机(101)输出轴后侧设有转轴(103),所述转轴(103)外壁相对于齿轮A(102)的位置套接有齿轮B(104),所述驱动箱(1)中部竖直设有转动杆(105),所述转动杆(105)依次穿过驱动箱(1)顶面、支撑杆(2)及调节盒(3)底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动杆(105)外壁位于驱动箱(1)内部的位置套接有锥齿轮A(106),所述转轴(103)外壁相对于锥齿轮A(106)套接有锥齿轮B(107),所述转动杆(105)外壁位于调节盒(3)内部的位置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两个单向轮A(301),两个所述单向轮A(301)呈中心对称结构设置,所述调节盒(3)内部相对于转动杆(105)呈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从动杆(302),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302)相对于位于上方单向轮A(301)的位置套接有单向轮B(303),所述单向轮B(303)与其中一个单向轮A(301)呈左右中心对称设置,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302)相对于位于下方单向轮A(301)的位置套接有单向轮C(304),所述单向轮C(304)与另一个单向轮A(301)呈左右中心对称设置,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302)顶端穿过调节盒(3)顶面延伸至转动座(4)内部,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302)顶端外壁套接有锥齿轮C(305),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302)上方纵向设有驱动杆(306),所述驱动杆(306)外壁相对于锥齿轮C(305)的位置套接有锥齿轮D(307),所述驱动杆(306)外壁相对于锥齿轮D(307)前方的位置设有凸轮(308),所述调节盒(3)左端开设有连接口(6),所述连接口(6)设有支撑座(601),所述支撑座(601)顶端设有杠杆(602),所述监控探头(5)底端相对于调节盒(3)外侧的位置呈环形结构开设有滑槽(501),所述滑槽(501)内部设有支撑环(502),所述支撑环(502)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滑块(5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箱(1),所述驱动箱(1)固设有监控车顶面,所述驱动箱(1)顶面中部设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杆(2)上方固设有调节盒(3),所述调节盒(3)顶端设有转动座(4),所述转动座(4)上方设有监控探头(5),所述驱动箱(1)内部靠右侧的位置固设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输出轴端部套接有齿轮A(102),所述电机(101)输出轴后侧设有转轴(103),所述转轴(103)外壁相对于齿轮A(102)的位置套接有齿轮B(104),所述驱动箱(1)中部竖直设有转动杆(105),所述转动杆(105)依次穿过驱动箱(1)顶面、支撑杆(2)及调节盒(3)底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动杆(105)外壁位于驱动箱(1)内部的位置套接有锥齿轮A(106),所述转轴(103)外壁相对于锥齿轮A(106)套接有锥齿轮B(107),所述转动杆(105)外壁位于调节盒(3)内部的位置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两个单向轮A(301),两个所述单向轮A(301)呈中心对称结构设置,所述调节盒(3)内部相对于转动杆(105)呈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从动杆(302),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302)相对于位于上方单向轮A(301)的位置套接有单向轮B(303),所述单向轮B(303)与其中一个单向轮A(301)呈左右中心对称设置,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302)相对于位于下方单向轮A(301)的位置套接有单向轮C(304),所述单向轮C(304)与另一个单向轮A(301)呈左右中心对称设置,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302)顶端穿过调节盒(3)顶面延伸至转动座(4)内部,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302)顶端外壁套接有锥齿轮C(305),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杆(302)上方纵向设有驱动杆(306),所述驱动杆(306)外壁相对于锥齿轮C(305)的位置套接有锥齿轮D(307),所述驱动杆(306)外壁相对于锥齿轮D(307)前方的位置设有凸轮(308),所述调节盒(3)左端开设有连接口(6),所述连接口(6)设有支撑座(601),所述支撑座(601)顶端设有杠杆(602),所述监控探头(5)底端相对于调节盒(3)外侧的位置呈环形结构开设有滑槽(501),所述滑槽(501)内部设有支撑环(502),所述支撑环(502)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滑块(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场景车辆监测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4)底面与调节盒(3)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4)顶面与监控探头(5)底面转动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302)外壁与调节盒(3)顶面内壁转动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从动杆(302)顶端外壁与转动座(4)内壁连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利彬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格洋浩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