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155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投影仪、两个车窗覆膜。摄像头分别固定在汽车左右两侧后视镜下方,投影仪分别固定在驾驶位和副驾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左右两侧摄像头分别通过数据线与左右两侧的投影仪连接,车窗覆膜贴在两边的车窗覆区域,用于投影仪和投影仪的投射。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驾驶人只需小幅度转动眼球,视线即可完全察看清楚车体侧后方的盲区内影响,避免了因大幅度转动上肢或头部去扫视车体侧后方时带来的安全隐患。能够在物理后视镜收到干扰时,不影响驾驶员视线,在完全覆盖侧后方盲区视野的同时清晰反映出车外区域,在驾驶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车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简言之,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驾驶的时候,观察不到的地方就叫汽车盲区。后视镜是车辆行驶的必要汽车配件,传统汽车后视镜容易在行驶过程中受到车窗玻璃起雾、雨雪天气成像效果差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传统后视镜的视野受到眼睛和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有效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驾驶员无法观察到的视野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包括:摄像头A1、摄像头B2、投影仪A3、投影仪B4、车窗覆膜5、数据线、投影仪固定支架。摄像头A1固定在汽车左侧后视镜下方,摄像头B2固定在右侧后视镜下方,投影仪A3固定在驾驶位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具体位置根具不同车型微调,投影仪B4固定在副驾驶位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具体位置根具不同车型微调;摄像头A1通过数据线与投影仪A3连接,摄像头B2通过数据线的方式与投影仪B4连接;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车窗覆膜5贴在两边的车窗覆区域,用于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的投射。作为优选,所述摄像头A1和摄像头B2均为拍摄角度大于100°的广角摄像头,摄像头A1和摄像头B2的视野边界与车辆左右侧车身范围恰好相切;作为优选,摄像头A1和摄像头B2具备红外夜视功能。作为优选,摄像头A1和摄像头B2的镜头表面设有疏水镀膜。作为优选,投影仪固定支架具有二轴可调节功能,可以调节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的投射角度,满足不同的车型;作为优选,车窗镀膜5为增反膜或增反镀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驾驶人只需小幅度转动眼球,视线即可完全察看清楚车体侧后方的盲区内影响,避免了因大幅度转动上肢或头部去扫视车体侧后方时带来的安全隐患。2、能够在车窗起雾、物理后视镜因雨雪灰尘、或后车灯光炫目等原因,干扰驾驶人视野清晰度时,在完全覆盖侧后方盲区视野的同时清晰反映出车外区域,使得在上述行车工况下的驾驶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视野范围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摄像头B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投影仪A和投影仪B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窗镀膜安装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根据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一种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包括:摄像头A1、摄像头B2、投影仪A3、投影仪B4、车窗覆膜5、数据线、投影仪固定支架。摄像头A1固定在汽车左侧后视镜下方,摄像头B2固定在右侧后视镜下方,投影仪A3固定在驾驶位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具体位置根具不同车型微调,投影仪B4固定在副驾驶位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具体位置根具不同车型微调;摄像头A1通过数据线与投影仪A3连接,摄像头B2通过数据线的方式与投影仪B4连接;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车窗覆膜5贴在两边的车窗覆区域,用于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的投射。摄像头A1和摄像头B2均为拍摄角度大于100°的广角摄像头,摄像头A1和摄像头B2的视野边界与车辆左右侧车身范围恰好相切,从而得到比现有其他车辆更广的画面视野,司机不仅能看到左右侧后方来车,也能看到正左侧与正右侧的视野盲区,同时对于贴近地面的视野也更清晰;摄像头A1和摄像头B2具备红外夜视功能,能在夜间行驶提供清晰的画面,在黑暗行车环境不易使画面受到后方车辆灯光炫目的影响;摄像头A1和摄像头B2表面有疏水镀膜,防止在雨雪天气受到遮挡,同时摄像头安装在后视镜下部分,可以有效减少雨雪的干扰,提供最清晰的画面。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安装在驾驶位上方,由二轴可调节固定支架固定,可以调节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的投射角度,满足不同的车型;车窗镀膜5为增反膜(或增反镀层),使得投影区域显示更加清晰,同时也能看到原本车窗外的行车情况;投影仪能够自动对焦和进行颜色校正,减少画面的畸变和失真,同时投影区域临近左右后视镜原有视野区域,使得司机能根据驾驶习惯更快适应系统;投影仪和摄像头通过数据线连接,保证了延时在50ms以内,以达到和光学后视镜近乎相同的延时视觉效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包括:摄像头A(1)、摄像头B(2)、投影仪A(3)、投影仪B(4)、车窗覆膜(5)、数据线和投影仪固定支架;/n摄像头A(1)固定在汽车左侧后视镜下方,摄像头B(2)固定在右侧后视镜下方,投影仪A(3)固定在驾驶位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具体位置根具不同车型微调,投影仪B(4)固定在副驾驶位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具体位置根具不同车型微调;摄像头A(1)通过数据线与投影仪A(3)连接,摄像头B(2)通过数据线的方式与投影仪B(4)连接;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车窗覆膜(5)贴在两边的车窗覆区域,用于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的投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包括:摄像头A(1)、摄像头B(2)、投影仪A(3)、投影仪B(4)、车窗覆膜(5)、数据线和投影仪固定支架;
摄像头A(1)固定在汽车左侧后视镜下方,摄像头B(2)固定在右侧后视镜下方,投影仪A(3)固定在驾驶位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具体位置根具不同车型微调,投影仪B(4)固定在副驾驶位上方遮光板后方位置,具体位置根具不同车型微调;摄像头A(1)通过数据线与投影仪A(3)连接,摄像头B(2)通过数据线的方式与投影仪B(4)连接;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车窗覆膜(5)贴在两边的车窗覆区域,用于投影仪A(3)和投影仪B(4)的投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无盲区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飞张玉霞刘沣锐刘晓东董岚涛王俊博杨超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