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脚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023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镜脚模具,其包括用于镜脚成型的模体,所述模体上开设有T形槽和镜脚槽,所述镜脚槽设置有两条,两条镜脚槽分别与T形槽相连,所述T形槽中设置有用于抵触塑胶条的抵触组件,所述抵触组件包括出气槽、抵触盖、通气管、高压气泵,所述出气槽开设在T形槽的槽底上,所述抵触盖盖合设置在出气槽的槽口上,所述模体中开设有喷气腔,所述喷气腔与出气槽相通,所述喷气管固定连接在喷气腔上,所述喷气管一端固定连接在高压气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镜脚模具具有方便取出镜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脚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镜脚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眼镜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生活用品,眼镜通常包括镜框、镜脚,眼镜的镜框和镜脚在加工生产时,通过是模具进行成型。目前,眼镜框上的镜脚一般采用注塑模具或冲压模具的方式进行成型。一种镜脚模具包括模体、T形槽、注胶孔、镜脚槽,模体包括上模和下模,T形槽分别固定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上,镜脚槽分别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上,T形槽两横槽分别与镜脚槽相连,注胶孔开设在下模上且与T形槽相通。工作时,往注胶孔中填入镜脚塑胶,让塑胶填充慢T形槽和镜脚,让镜脚成型,成型后,通过拉动T形槽中的塑胶将整个镜脚取出,减少镜脚损伤。但是,由于塑胶充分填充在T形槽中,需要取出时,需要人手扣动塑胶才能取出塑胶,过程麻烦,不方便取出塑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镜脚模具,具有方便取出镜脚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镜脚模具,包括用于镜脚成型的模体,所述模体上开设有T形槽和镜脚槽,所述镜脚槽设置有两条,两条镜脚槽分别与T形槽相连,所述T形槽中设置有用于抵触塑胶条的抵触组件,所述抵触组件包括出气槽、抵触盖、通气管、高压气泵,所述出气槽开设在T形槽的槽底上,所述抵触盖盖合设置在出气槽的槽口上,所述模体中开设有喷气腔,所述喷气腔与出气槽相通,所述喷气管固定连接在喷气腔上,所述喷气管一端固定连接在高压气泵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胶填充在T形槽和镜脚槽中,在镜脚成型后,通过拉动T形槽中的塑胶条,能够方便将镜脚取出,防止损坏镜脚,驱动气泵,将高压气流通入喷气腔中,气流将抵触盖顶起,从而将T形槽中的塑胶条顶起,方便的抓住塑胶条取出镜脚,达到方便取出镜脚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触盖下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侧固定连接在出气槽的槽底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盖在气体的作用下上升,关闭高压气泵,抵触盖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重新盖合到出气槽中,达到方便盖合抵触盖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气槽的槽口上周向开设有安放槽,所述抵触盖放置在安放槽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盖放置在安放槽上,能够让抵触盖更加紧密的盖合在出气槽上,达到提高抵触盖盖合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气槽的槽壁上竖直固定设置有限位条,所述抵触盖的侧壁上竖直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位于限位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触盖进行移动时,限位条移动在限位槽中,能够减少抵触盖移动时的晃动,达到让抵触盖稳定的放置在出气槽中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条在抵触盖上对应设置有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在抵触盖上设置有两个,能够进一步减少抵触盖的晃动,达到进一步稳定抵触盖移动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气孔在T形槽中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高压气泵,能够同时让多个抵触盖上升,从而进一步方便人手抓住T形槽中的塑胶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触盖下侧固定设置有防漏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防漏层,能够达到进一步增加抵触盖的密封性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气管上固定设置有排气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排气时,可打开排气阀将气体排出,达到方便控制气体排出喷气腔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打开高压气泵,让喷气腔中通入高压气流,抵触盖上移,将位于抵触盖上侧的塑胶条顶起,方便抓住塑胶条,从而快速的将整个镜脚抓起,达到方便取出镜脚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模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抵触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抵触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体;2、高压气泵;3、喷气管;4、排气阀;5、注胶口5;6、注胶槽;7、镜脚槽;8、抵触盖;9、连接槽;10、喷气腔;11、限位条;12、限位槽;13、安放槽;14、防漏层;15、出气槽;16、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镜脚模具,包括模体1,本实施例中的模体1为下模的模体1,模体1上开设有T形槽和镜脚槽7,镜脚槽7设置有两条,两条镜脚槽7分别与T形槽相连。模体1上开设有注胶口5,注胶口5位于T形槽中,T形槽包括注胶槽6和连接槽9,两条镜脚槽7分别连接在连接槽9上。制作镜脚时,上模和下模闭合,往注胶口5中通入塑胶,塑胶流动到注胶槽6中,再通过连接槽9通入镜脚槽7中,让镜脚成型,镜脚取出时,通过拉出塑胶条,将两个镜脚取出,塑胶条能够减少镜脚的损伤,方便取出镜脚。参照图2和图3,T形槽中设置有用于抵触塑胶条的抵触组件,本实施中的抵触组件设置在注胶槽6中,抵触组件包括出气槽15、抵触盖8、喷气管3、(结合图1)高压气泵2,出气槽15开设在注胶槽6的槽底上。抵触盖8盖合设置在出气槽15的槽口上,本实例中的抵触盖8为短杆状,模体1中开设有喷气腔10,喷气腔10与出气槽15相通,喷气管3固定连接在喷气腔10上,喷气管3一端固定连接在高压气泵2上。在镜脚成型后,可打开高压气泵2,往喷气腔10中通入气流,气流进入出气槽15中,将抵触盖8顶起,从而将位于抵触盖8上方的塑胶条顶起,抓住塑胶条,将整个镜脚取下,达到方便取出镜脚的效果。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出气槽15的槽口上周向开设有安放槽13,抵触盖8放置在安放槽13上,安放槽13能够让抵触盖8更加紧密的盖合在出气槽15上,防止塑胶流入出气槽15中。抵触盖8下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一侧固定连接在出气槽15的槽底上,塑胶条取出后,关闭高压气泵2,在复位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将抵触盖8拉回盖合在安放槽13上,达到方便抵触盖8盖合在出气槽15中饭的效果。参照图1和图3,具体的,抵触盖8下侧固定设置有防漏层14,位于出气槽15中,在气体进入出气槽15中时,防漏层14能够让气体充分的接触,让抵触盖8上升,防止气体漏出。喷气管3上固定设置有排气阀4,塑胶条取出后,需要让抵触盖8下降时,可打开排4气阀,将喷气腔10中的气体排出,抵触盖8在复位弹簧16的弹力下,下拉盖合在安放槽13上。出气槽15的槽壁上竖直固定设置有限位条11,抵触盖8的侧壁上竖直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条11位于限位槽12中,限位条11在抵触盖8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抵触盖8上设置有两根限位条11,能够减少抵触盖8移动时的晃动,让抵触盖8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脚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镜脚成型的模体(1),所述模体(1)上开设有T形槽和镜脚槽(7),所述镜脚槽(7)设置有两条,两条镜脚槽(7)分别与T形槽相连,所述T形槽中设置有用于抵触塑胶条的抵触组件,所述抵触组件包括出气槽(15)、抵触盖(8)、喷气管(3)、高压气泵(2),所述出气槽(15)开设在T形槽的槽底上,所述抵触盖(8)盖合设置在出气槽(15)的槽口上,所述模体(1)中开设有喷气腔(10),所述喷气腔(10)与出气槽(15)相通,所述喷气管(3)固定连接在喷气腔(10)上,所述喷气管(3)一端固定连接在高压气泵(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脚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镜脚成型的模体(1),所述模体(1)上开设有T形槽和镜脚槽(7),所述镜脚槽(7)设置有两条,两条镜脚槽(7)分别与T形槽相连,所述T形槽中设置有用于抵触塑胶条的抵触组件,所述抵触组件包括出气槽(15)、抵触盖(8)、喷气管(3)、高压气泵(2),所述出气槽(15)开设在T形槽的槽底上,所述抵触盖(8)盖合设置在出气槽(15)的槽口上,所述模体(1)中开设有喷气腔(10),所述喷气腔(10)与出气槽(15)相通,所述喷气管(3)固定连接在喷气腔(10)上,所述喷气管(3)一端固定连接在高压气泵(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盖(8)下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一侧固定连接在出气槽(15)的槽底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脚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昌斌柯贤明李杰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淳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