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72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9
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是对现有技术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中段安装的N个卷带单元机架进行改进。其特征是门形机架内置有中横梁和下横梁,往程左、右压辊依八字形排布安装在门形机架内上半部,往程左、右压辊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式输送机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如图1所示,输送带套装在前后滚筒3、3'上,输送机的前段安装有往程装料点1、返程卸料点4'及前翻转带装置5,输送机的后段安装有返程装料点1'、往程卸料点4及后翻转带装置5'。输送机的中间段安装有N个卷带单元机架装置A、B、C……,各个卷带单元机架之间通过上连接梁6和下连接梁6'连接在一起。上述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虽然比开式带式输送机输送散料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使散料在输送过程中避免日晒和雨淋,实现小倾角散料输送,但输送倾角大于30°时就不适用了,而且在输送过程中还容易发生输送带跑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现有技术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中段安装的N个卷带单元机架装置A、B、C……进行改进。各个卷带单元的机架装置结构相同,其特征是:如图2、3、4、5所示,门形机架7内制有中横梁8和下横梁9,如图4所示,往程左、右压辊111、112依八字形排布安装在门形机架7内上半部分,其上端通过H形连接件171相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件161、162与门形机架7的左、右立柱相连接,往程左、右压辊111、112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α=15°。返程左、右压辊101、102依八字形安装在门形机架7的下半部分,其上端通过连接件与中横梁8相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门形机架7的左、右立柱连接,返程左、右压辊101、102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γ,γ=45°。返程托辊181水平地安装在下横梁9上。如图2、3、5所示,往程左、右托辊131、132依倒八字形安装,左、右顶端分别通过挂钩141、142悬挂在上连接梁6上的马鞍形座151、152上,往程下托辊133左、右端分别通过U形连接件121、122与往程左、右托辊131、132下端连接,往程左、右托辊131、132与水平面夹角为β,β=135°,返程上压辊即是往程下托辊。如图4所示,门形机架7的横梁与中横梁8、中横梁8与下横梁9之间的间距为H,H=2Lsinβ,其中L为返程左、右压辊101、102的轴向长度。如图3所示,往程左、右托辊131、132与往程下托辊133所在平面与往程左、右压辊111、112所在平面的间距为δ,δ=(1.5~2)D,其中D为往程左、右托辊131、132的直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可实现更大倾角的散料输送。如图2、3所示,本输送机中的输送带不但将散料包裹在管内,而且压辊施加在输送带上的力使得散料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更大,输送倾角进一步提高,可达45°,适用于特别复杂环境下的输送线路建设。2.不会产生通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跑偏问题,也不会存在圆管输送机输送带的扭转问题。3.输送能力更大。如图2所示,本输送机的输送散料的横截面积相比通用的槽形带式输送机的大,意味着输送能力更大。4、如图2所示,当往程输送带内散料填充量比较小时,弹簧连接件161、162同时拉动往程左、右压辊111、112挤压输送带2来减小截面积,避免散料滑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图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中卷带单元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中卷带单元结构三维图。图4为门形机架正视图。图5为往程托辊结构示意图。图中:1—往程装料点,1'—返程装料点,2—输送带,3、3'—前、后滚筒,4—往程卸料点,4'—返程卸料点,5—前翻转带装置,5'—后翻转带装置,6—上连接梁,6'—下连接梁,7—门形机架,8—中横梁,9—下横梁,101、102—返程左、右压辊,111、112—往程左、右压辊,121、122—U形连接件,131、132—往程左、右托辊,133—往程下托辊也是返程上压辊,141、142—挂钩,151、152—马鞍形座,161、162—弹簧连接件,171—H形连接件,181—返程托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当输送散料时,启动输送机,前、后滚筒3、3'带动输送带2转动,往程装料点1的散料落到输送带2上,输送带2在输送过程中逐渐折叠成五边形管状,在往程左、右压辊111、112、往程左、右托辊131、132和往程下托辊133作用下使得输送带在输送散料过程中保持封闭的五边形管状,将散料包裹在输送带2中,将要到达往程卸料点4时,输送带逐渐展开成平行,散料落入往程卸料点4内,完成对散料此段距离的输送。随后,通过后翻转带装置5'将输送带2装料面朝上,返程装载点1'的散料落在输送带2上,输送带2在输送过程中逐渐折叠成梯形管状,在返程托辊181、返程左右压辊101、102和返程上压辊133作用下使得输送带保持梯形管状,将散料包裹在输送带2中,将要到达返程卸料点4'时,输送带逐步展开成平行,散料落入返程卸料点4',完成对散料此段距离的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对现有的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中段安装的N个卷带单元机架(A、B、C……)进行改进,各个卷带单元的机架结构相同,其特征是:门形机架(7)内制有中横梁(8)和下横梁(9),往程左、右压辊(111、112)依八字形排布安装在门形机架(7)内上半部分,其上端通过H形连接件(171)相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件(161、162)与门形机架(7)的左、右立柱相连接,往程左、右压辊(111、112)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α=15°;返程左、右压辊(101、102)依八字形安装在门形机架(7)的下半部分,其上端通过连接件与中横梁(8)相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门形机架(7)的左、右立柱连接,返程左、右压辊(101、102)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γ,γ=45°;返程托辊(181)水平地安装在下横梁(9)上;往程左、右托辊(131、132)依倒八字形安装,其左、右顶端分别通过挂钩(141、142)悬挂在上连接梁(6)上的马鞍形座(151、152)上,往程下托辊(133)左、右端分别通过U形连接件(121、122)与往程左、右托辊(131、132)下端连接,往程左、右托辊(131、132)与水平面夹角为β,β=135°,往程下托辊就是返程上压辊;门形机架(7)的横梁与中横梁(8)、中横梁(8)与下横梁(9)之间的间距为H,H=2Lsinβ,其中L为返程左、右压辊(101、102)的轴向长度;往程左、右托辊(131、132)和往程下托辊(133)所在平面与往程左、右压辊(111、112)所在平面的间距为δ,δ=(1.5~2)D,其中D为往程左、右托辊(131、132)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对现有的一种折叠管状带式输送机中段安装的N个卷带单元机架(A、B、C……)进行改进,各个卷带单元的机架结构相同,其特征是:门形机架(7)内制有中横梁(8)和下横梁(9),往程左、右压辊(111、112)依八字形排布安装在门形机架(7)内上半部分,其上端通过H形连接件(171)相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件(161、162)与门形机架(7)的左、右立柱相连接,往程左、右压辊(111、112)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α=15°;返程左、右压辊(101、102)依八字形安装在门形机架(7)的下半部分,其上端通过连接件与中横梁(8)相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门形机架(7)的左、右立柱连接,返程左、右压辊(101、102)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γ,γ=45°;返程托辊(1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文俊孙征宇张汉中王贝贝王荣鑫席超群李文军高晓慧康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