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54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1
一种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机架上下部分别安装有过渡架和封闭架,前后端分别安装驱动滚筒和张紧滚筒,输送带安装在驱动滚筒和张紧滚筒之间,通过过渡架变成管状后通过封闭架形成封闭的环状;其封闭架为六边柱形框架,封闭架上有一组直线导轨,封闭架内有安装在封闭的环状绳索上、可沿封闭架的直线导轨运行的一组相互均匀间隔分布的移动托架;输送带由移动托架包裹,通过与移动托架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移动托架及绳索与输送带同步运行,移动托架通过位于封闭架外侧的翻转轨道实现换向运行。该带式输送机用移动托架取代现有带式输送机封闭架中的托辊,可消除输送带与托辊间的相对摩擦,减轻输送带的运行阻力和表面磨损,提高输送机的寿命,为降低输送机的电机功率和输送带的强度要求创造了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特别是一种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管状带式输送机具有可密闭输送物料、可空间弯曲布和大倾角提升等诸多优点。现有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其托举输送带的所有托辊都是固定的,输送带的运行阻力比较大,导致输送机存在电机驱动功率大、输送带强度要求高和输送带表面磨损快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管状带式输送机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驱动滚筒和张紧滚筒;机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过渡架和封闭架(两端为过渡架,中间为封闭架);输送带安装在驱动滚筒和张紧滚筒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架变成管状后通过所述封闭架形成封闭的环状;其特点是:所述封闭架为由一组横梁将前后两个六边形框架连接成一体的六边柱形框架,封闭架上有与横梁平行的一组直线导轨;封闭架内有安装在封闭的环状绳索上、可沿所述封闭架的直线导轨运行的一组相互均匀间隔分布的移动托架,移动托架通过位于封闭架(包括上下封闭架)外侧、与封闭架上的直线导轨相接续的外翻转轨道和内翻转轨道实现换向运行;所述输送带由移动托架包裹,通过与移动托架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移动托架及绳索与输送带同步运行。进一步,所述封闭架内的直线导轨有五条(不限于五条),其中两条位于封闭架的底边(上下封闭架相互靠近的一边)上,一条位于与底边相对的顶边上,另外两条分别位于与顶边相邻的侧边上;所述移动托架包括移动底座和分别与移动底座两端铰接的两个弧形臂,在移动底座的两端分别有可沿所述封闭架底边上的两条直线导轨滚动的滚轮,在两个弧形臂的顶端和中部分别有可沿所述封闭架顶边上的直线导轨和与顶边相邻的侧边上的直线导轨滚动的滚轮;所述绳索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通过所述封闭架及分别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的换向机构形成封闭的环状;所述移动托架的移动底座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绳索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轨道包括外翻转轨道和内翻转轨道;所述内翻转轨道有两条,分别与所述封闭架底边的两直线导轨相互接续,移动托架移动底座上的滚轮可沿两内翻转轨道滚动;所述外翻转轨道有两条,分别与所述封闭架侧边的两直线导轨相互接续,移动托架弧形臂上的滚轮可在两外翻转轨道上滚动,两条外翻转轨道的相互间距逐渐扩大至大于所处位置输送带的横向宽度,使移动托架在翻转轨道上前行时两弧形臂逐渐张开,跨过所处位置的输送带;移动托架通过外翻转轨道和内翻转轨道实现换向运行(包括移动托架由在上封闭架内自前向后运行转换成在下封闭架内自后向前运行和由在下封闭架内自后向前运行转换成在上封闭架内自前向后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用与输送带同步运行的移动托架取代现有管状带式输送机封闭架中的固定托辊,可消除原输送带与托辊之间的相对摩擦,大大减轻输送带的运行阻力和表面磨损,提高输送机的寿命,为降低输送机的电机功率和输送带的强度要求创造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过渡架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封闭架的示意图;图4为图3封闭架的横向断面图;图5为图1中移动托架的示意图;图6为图5移动托架与封闭架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图1中位于输送机后端的外翻转轨道和内翻转轨道的示意图;图8为图1中位于输送机前端的外翻转轨道和内翻转轨道的示意图;图9为图1中绳索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换向机构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输送带,2过渡架,201槽型托架,202弯曲梁,203窄槽型托架,204直梁,205托辊,206六边形托架,3封闭架,301六边形框架,302横梁,303直线轨道,4机架,5换向机构,501导轮,502导轮架,503张紧绳轮,6移动托架,601移动底座,602弧形臂,603滚轮,7张紧滚筒,8驱动滚筒,9绳索,10外翻转轨道,11内翻转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与现有管状带式输送机相同的是:在机架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驱动滚筒8和张紧滚筒7;机架的上部和下部前后分别安装过渡架2和封闭架3(两端为过渡架,中间为封闭架);如图2所示,过渡架2包括宽槽形托架201、弯曲梁202、窄槽形托架203、直梁204和六边形托架206;宽槽形托架201、窄槽形托架203、六边形托架206分别安装有多组托辊205,并分别以宽槽形、窄槽形、六边封闭形分布;输送带1安装在驱动滚筒和张紧滚筒之间,其两端在过渡架上的多个托辊作用下,完成槽形到管状(在输送带上部前端和输送带下部后端)和管状到槽形的过渡(在输送带上部后端和输送带下部前端),然后通过封闭架形成封闭的环状。与现有管状带式输送机不同的是:所述封闭架3如图3和图4所示,为由四条横梁302将前后两个六边形框架301连接成一体的六边柱形框架,封闭架上安装有5组(不限于5组)与横梁平行的直线导轨303,其中两组直线导轨位于封闭架的底边(上下封闭架相互靠近的一边)上,一条位于与底边相对的顶边上,另外两条分别位于与顶边相邻的侧边上;封闭架内有安装在封闭的环状绳索9上、可沿封闭架上的直线导轨303运行的一组(本实施例为七个)相互均匀间隔分布的移动托架6,移动托架通过位于封闭架(包括上下封闭架)外侧的翻转轨道实现换向运行。输送带1位于该移动托架内,由移动托架包裹,通过与移动托架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移动托架及绳索与输送带同步运行(如果输送带与移动托架之间的静摩擦力不足于使输送带带动移动托架及绳索与输送带同步运行,也可单独为绳索设置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托架6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移动底座601和分别与移动底座两端铰接的两个弧形臂602,在移动底座的两端分别有可在所述位于封闭架底边上的两直线导轨上滚动的滚轮603,在两个弧形臂的顶端和中部分别有可沿所述封闭架顶边上的直线导轨和与顶边相邻的侧边上的直线导轨滚动的滚轮603;所述绳索9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为相互平行的两条,沿上下封闭架的底边通过上下封闭架;在上下封闭架两端的机架上分别安装由换向轮501、换向轮支架502和张紧绳轮503构成的换向机构5(如图10所示),绳索通过换向轮501换向,形成封闭的环状,由安装在换向轮支架上的张紧绳轮张紧;所述移动托架的移动底座60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条绳索上。所述翻转轨道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外翻转轨道10和内翻转轨道11;其中内翻转轨道11有两条,分别与所述封闭架(包括上下封闭架)底边的两直线导轨相互接续,移动托架移动底座上的两滚轮可沿两内翻转轨道滚动;外翻转轨道10有两条,分别与所述封闭架侧边的两直线导轨相互接续,移动托架弧形臂中部的滚轮可在两外翻转轨道上滚动;两条外翻转轨道的相互间距逐渐扩大至大于所处位置输送带的横向宽度,使移动托架在翻转轨道上前行时两弧形臂逐渐张开,跨过所处位置的输送带;移动托架通过外翻转轨道和内翻转轨道实现换向运行,即移动托架由在上封闭架内自前向后运行转换成在下封闭架内自后向前运行,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4),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驱动滚筒(8)和张紧滚筒(7);机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过渡架(2)和封闭架(3);输送带(1)安装在驱动滚筒和张紧滚筒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架变成管状后通过所述封闭架形成封闭的环状;其特征在于:/n所述封闭架为由一组横梁(302)将前后两个六边形框架(301)连接成一体的六边柱形框架,封闭架上有与横梁平行的一组直线导轨(303);封闭架内有安装在封闭的环状绳索(9)上、可沿所述封闭架的直线导轨运行的一组相互均匀间隔分布的移动托架(6),移动托架通过位于封闭架外侧、与封闭架上的直线导轨相接续的翻转轨道实现换向运行;所述输送带由移动托架包裹,通过与移动托架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移动托架及绳索与输送带同步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4),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驱动滚筒(8)和张紧滚筒(7);机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过渡架(2)和封闭架(3);输送带(1)安装在驱动滚筒和张紧滚筒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架变成管状后通过所述封闭架形成封闭的环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架为由一组横梁(302)将前后两个六边形框架(301)连接成一体的六边柱形框架,封闭架上有与横梁平行的一组直线导轨(303);封闭架内有安装在封闭的环状绳索(9)上、可沿所述封闭架的直线导轨运行的一组相互均匀间隔分布的移动托架(6),移动托架通过位于封闭架外侧、与封闭架上的直线导轨相接续的翻转轨道实现换向运行;所述输送带由移动托架包裹,通过与移动托架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移动托架及绳索与输送带同步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轨管状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架内的直线导轨(303)有五条,其中两条位于封闭架的底边上,一条位于与底边相对的顶边上,另外两条分别位于与顶边相邻的侧边上;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月杨辛未王鑫白杨溪吕掌权刘先阳陈洪岩马英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