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50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00
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包括两端通过轴承座支撑的辊轴,所述辊轴上设有密封囊,密封囊内设有填充物,填充物具有加热软化冷却固化的特性,所述辊轴内设有加热器,管带式输送机在管带式输送机两端的卸料区和装料区,需要对托辊的角度进行调节,在调节完托辊的角度后,托辊能自适应贴合管带,降低管带输送机中使用托辊的数量,降低管带扭转的可能性,降低压陷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减小运行阻力,安装调节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
本技术涉及管带输送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管状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型环保带式输送机,其具有密封输送,适应复杂、紧凑线路布置,上运倾角大,节省空间,可双向输送物料的特点,它与普通带式输送机不同之处是输送带通过多边形托辊组,托辊采用普通圆柱形由支架固定于管状输送带周边形成六边形使输送带卷成圆管状,它的托辊数量多,运行阻力比普通带式输送机的阻力大1.5倍左右,由于阻力大,能耗加大,转弯半径也增大,制造成本增高,给安装维修造成不便,在托辊组进行角度调节时,辊轮不能自适应管带改变时的摩擦面,使得辊轮的摩擦输送面不够贴合管带,点线摩擦加剧磨损。中国专利CN203819968U“圆管带式输送机用腰鼓形托辊组”,采用腰鼓形的托辊进行支撑,使得托辊与管带接触面积大,降低压线阻力,但是在管带输送机的卸料端和上料端的托辊角度需要可调将管带卷起或展开,故在调节托辊角度后改变了管带与托辊的接触面,固定式的腰鼓型托辊不能适用各个角度的管带的接触面,不能很好的解决降低压陷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解决在管带输送机的卸料端和上料端的托辊角度需要可调将管带卷起或展开,在调节托辊角度后改变了管带与托辊的接触面,固定式的腰鼓型托辊不能适用各个角度的管带的接触面,不能很好的解决降低压陷阻力和降低运行阻力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包括两端通过轴承座支撑的辊轴,所述辊轴上设有密封囊,密封囊内设有填充物,填充物具有加热软化冷却固化的特性,所述辊轴内设有加热器。优选方案中,所述辊轴为空心轴,辊轴外部安装在轴承座内转动,所述加热器设在空心轴内部不与辊轴接触。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囊两侧设有挡板卡箍,所述挡板卡箍为两瓣,两瓣挡板卡箍通过螺栓连接。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囊为柔软耐磨的密封性材质,所述密封囊套在辊轴上,密封囊两端的开口通过挡板卡箍抵靠在辊轴上密封紧固,密封囊的外部轮廓呈腰鼓状。优选方案中,所述加热器两端通过支撑架支撑固定,加热器通过供电线与电源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管带式输送机在管带式输送机两端的卸料区和装料区,需要对托辊的角度进行调节,在调节完托辊的角度后,托辊能自适应贴合管带,降低管带输送机中使用托辊的数量,降低管带扭转的可能性,降低压陷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减小运行阻力,安装调节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正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辊轴上安装图;图3是本技术托辊组与管带连接视图;图4是本技术托辊组角度调节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托辊组与圆形管带连接视图;图中:辊轴1;密封囊2;挡板卡箍3;填充物4;加热器5;轴承座6;供电线7;支撑架8;螺栓9;托辊组10;调节装置11;管带1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包括两端通过轴承座6支撑的辊轴1,其特征是:所述辊轴1上设有密封囊2,密封囊2内设有填充物4,填充物4具有加热软化冷却固化的特性,所述辊轴1内设有加热器5,由此结构,管带12外部抵靠在密封囊2上,压迫密封囊2内的填充物4形变使得密封囊2外部轮廓与管带12的外部轮廓相匹配,使得托辊能紧密贴合支撑柱管带12,当托辊的角度进行调节后压迫管带12外部弧线改变,使得密封囊2不能紧密贴合管带12后,需启动加热器5进行加热,使得填充物4软化,在管带12移动输送时,使得辊轴1转动,管带12对密封囊2内软化后的填充物4进行挤压重新塑形,待填充物4冷却后固化,使得托辊能再一次紧密贴合管带12的外部轮廓。优选方案中,所述辊轴1为空心轴,辊轴1外部安装在轴承座6内转动,所述加热器5设在空心轴内部不与辊轴1接触,由此结构,在空心轴的辊轴1内部进行加热,且不与辊轴1接触,加热器5不会影响辊轴1的正常转动,结构紧凑,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囊2两侧设有挡板卡箍3,所述挡板卡箍3为两瓣,两瓣挡板卡箍3通过螺栓9连接,由此结构,通过挡板卡箍3将密封囊2固定在辊轴1,保证密封囊2两侧的外部轮廓,使得密封囊2内填充物4软化只能在挡板卡箍3安装范围内进行重新塑形,控制填充物4的塑形尺寸轮廓能贴合管带12。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囊2为柔软耐磨的密封性材质,所述密封囊2套在辊轴1上,密封囊2两端的开口通过挡板卡箍3抵靠在辊轴1上密封紧固,密封囊2的外部轮廓呈腰鼓状,由此结构,密封囊2内的填充物4通过管带12挤压抵靠呈腰鼓状,也是为了更加贴合管带12进行支撑,同时通过挡板卡箍3保证填充物4左右间距孤固定,填充物4软化只能在上下进行重新塑形。优选方案中,所述加热器5两端通过支撑架8支撑固定,加热器5通过供电线7与电源连接,由此结构,通过支撑架8将加热器5支撑悬挂在辊轴1内不与辊轴1进行接触,不会影响辊轴1的转动,通过供电线7向加热器5通电加热。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包括两端通过轴承座(6)支撑的辊轴(1),其特征是:所述辊轴(1)上设有密封囊(2),密封囊(2)内设有填充物(4),填充物(4)具有加热软化冷却固化的特性,所述辊轴(1)内设有加热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包括两端通过轴承座(6)支撑的辊轴(1),其特征是:所述辊轴(1)上设有密封囊(2),密封囊(2)内设有填充物(4),填充物(4)具有加热软化冷却固化的特性,所述辊轴(1)内设有加热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其特征是:所述辊轴(1)为空心轴,辊轴(1)外部安装在轴承座(6)内转动,所述加热器(5)设在空心轴内部不与辊轴(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带输送机用自变形托辊,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常丰港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