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切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59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钢切断机,包括底座;带钢支撑件,包括一两端开口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固定件,包括固定夹持件、活动加持件、活动气缸,所述固定夹持件、所述活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加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件及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固定夹持件与所述活动加持件可控制的形成夹持区域,所述夹持区域与所述支撑筒同轴设置;裁剪件,对所述固定件固定的带钢进行剪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带钢切断机,设置有固定夹持件、活动加持件、活动气缸,所述活动加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件之间的加持区域可以通过所述活动气缸的伸缩来调整,对带钢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带钢因剪裁中受力产生移动,具有较高的裁剪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钢切断机
本技术涉及带钢加工
,具体是一种带钢切断机。
技术介绍
桩接头是整个管桩的主要部件之一,桩接头的质量,不仅影响管桩的产品质量,更影响建筑物桩基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桩接头一般采用带钢将管桩套住,这就需要将带钢剪成不同长度的带钢段,用于固定不同直径的管桩,现有的技术,一般是测量长度后采用进行剪裁,由于带钢硬度大,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由此会使带钢发生位移,使带钢段的实际剪裁长度发生变化,造成带钢段与管桩不匹配的情况,但这样也造成钢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工作服的现状,提供一种带钢切断机,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裁剪带钢段。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钢切断机,包括:底座;带钢支撑件,包括一两端开口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固定件,包括固定夹持件、活动加持件、活动气缸,所述固定夹持件、所述活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加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件及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固定夹持件与所述活动加持件可控制的形成夹持区域,所述夹持区域与所述支撑筒同轴设置;裁剪件,对所述固定件固定的带钢进行剪裁。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带钢切断机,设置有固定夹持件、活动加持件、活动气缸,所述活动加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件之间的加持区域可以通过所述活动气缸的伸缩来调整,对带钢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带钢因剪裁中受力产生移动,具有较高的裁剪精度。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钢切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钢切断机的俯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BB`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带钢切断机:请参阅图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钢切断机,包括:底座1、带钢支撑件2、固定件3、裁剪件4及带钢段送出件5,所述带钢支撑件2、所述固定件3、所述裁剪件4及带钢段送出件5固定在所述底座1。所述带钢支撑件2用于支撑待剪裁的带钢。所述固定件3用于固定带钢。所述裁剪件4用于对带钢进行剪裁。所述带钢段送出件5用于将剪裁出的带钢段送出。所述带钢支撑件2包括一两端开口的支撑筒21,所述支撑筒21的容积截面与待剪切的带钢的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剪裁时,待剪切的带钢穿设于所述支撑筒21,所述支撑筒21的内壁对带钢形成支撑。所述固定件3包括固定夹持件31、活动加持件32、活动气缸33,所述固定夹持件31、所述活动气缸33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活动加持件32与所述固定夹持件31及所述活动气缸33的活动端铰接。所述固定夹持件31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固定管311,所述第一固定管311具有呈非闭合环状的第一管壁。所述活动加持件32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固定管321,所述第一固定管321具有呈非闭合环状的第二管壁,所述第二管壁的开口一侧与所述第一管壁的开口一侧铰接。所述第一固定管31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固定管321与所述活动气缸33的活动端铰接,所述活动气缸33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第二管壁另一开口侧与所述第一固管壁另一开口侧抵接,所述第一固定管311与所述第二固定管321形成闭合环形,所述闭合环形内为带钢的夹持区域。所述第一固定管311与所述第二固定管321形成的闭合环形与所述支撑筒21同轴。剪裁时,待剪切的带钢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管311,所述活动气缸33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第二固定管321与所述第一固定管311形成闭合环形,将待剪切的带钢夹住,避免待剪切的带钢在裁剪使因受力发生晃动。所述裁剪件4包括固定架41、裁剪气缸42及裁剪刀43,所述固定架41固定在所述底座上1,所述裁剪气缸42设置在所述固定架41上,所述裁剪刀43与所述裁剪气缸42的活动端固定。所述裁剪气缸42带动所述裁剪刀43在竖直方向伸缩。所述裁剪气缸42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裁剪刀43对突出于所述固定夹持件31及所述活动加持件32远离所述带钢支撑件2的一端的待裁剪带钢进行剪裁。所述带钢段送出件5包括剪裁抵接筒51、送出转运筒52及送出气缸53,所述送出转运筒52及所述送出气缸53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剪裁抵接筒51与所述送出气缸53的活动端固定,所述剪裁抵接筒51具有剪裁状态及送出状态,所述剪裁抵接筒51处于剪裁状态时,所述剪裁抵接筒51与所述支撑筒21同轴;所述剪裁抵接筒51处于送出状态时,所述剪裁抵接筒51与所述送出转运筒52对接,将完成剪裁的带钢段送入所述送出转运筒52内,所述送出气缸53的活动端伸缩使所述剪裁抵接筒51在上述两个状态间切换。所述剪裁抵接筒51靠近所述裁剪件4的一端开口且具有呈非闭合环状的抵接管壁。所述抵接管壁与所述送出气缸53的活动端固定。所述送出转运筒52的两端开口且具有呈非闭合环状的转运管壁,所述抵接管壁的开口侧与所述转运管壁的开口侧相对。当所述送出气缸53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剪裁抵接筒51与所述送出转运筒52对接,所述抵接管壁与抵接管壁形成闭合环形。进行剪裁时,待剪裁的带钢一端与所述剪裁抵接筒51闭合的一端抵接,剪裁完后,完成剪裁的带钢段留在所述剪裁抵接筒51内,所述送出气缸53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所述剪裁抵接筒51与所述送出转运筒52对接,所述抵接管壁与抵接管壁形成闭合环形,所述剪裁抵接筒51内的完成剪裁的带钢段送入所述送出转运筒52内,所述送出气缸53的活动端收缩,即可从所述送出转运筒52内取出完成剪裁的带钢段。本技术所述的带钢切断机,设置有固定夹持件、活动加持件、活动气缸,所述活动加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件之间的加持区域可以通过所述活动气缸的伸缩来调整,对带钢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带钢因剪裁中受力产生移动,具有较高的裁剪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带钢支撑件,包括一两端开口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n固定件,包括固定夹持件、活动加持件、活动气缸,所述固定夹持件、所述活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加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件及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固定夹持件与所述活动加持件可控制的形成夹持区域,所述夹持区域与所述支撑筒同轴设置;/n裁剪件,对所述固定件固定的带钢进行剪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带钢支撑件,包括一两端开口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固定件,包括固定夹持件、活动加持件、活动气缸,所述固定夹持件、所述活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加持件与所述固定夹持件及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固定夹持件与所述活动加持件可控制的形成夹持区域,所述夹持区域与所述支撑筒同轴设置;
裁剪件,对所述固定件固定的带钢进行剪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件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具有呈非闭合环状的第一管壁,所述活动加持件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具有呈非闭合环状的第二管壁,所述第二管壁的开口一侧与所述第一管壁的开口一侧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管与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第二管壁另一开口侧与所述第一固管壁另一开口侧抵接,所述第一固定管与所述第二固定管形成闭合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件包括固定架、裁剪气缸及裁剪刀,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成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