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84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包括底座、带钢支撑件、裁剪件、带钢抵接件及移动件,带钢支撑件、裁剪件、带钢抵接件设置在底座上,裁剪件包括移动板、固定架、裁剪气缸、裁剪刀及带钢限位装置,带钢限位装置、固定架设置在移动板上,裁剪气缸设置在固定架上,裁剪刀与裁剪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裁剪气缸带动裁剪刀在竖直方向伸缩,带钢限位装置、带钢支撑件、带钢抵接件同轴设置,移动件与裁剪件固定,移动件驱动裁剪件在带钢支撑件与带钢抵接件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裁剪件、带钢抵接件及移动件,移动件驱动裁剪件移动,起到调整裁剪长度的目的,具有较高的裁剪精度,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并减少钢带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
本技术涉及带钢加工
,具体是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
技术介绍
桩接头是整个管桩的主要部件之一,桩接头的质量,不仅影响管桩的产品质量,更影响建筑物桩基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桩接头一般采用带钢将管桩套住,这就需要将带钢剪成不同长度的带钢段,用于固定不同直径的管桩,现有的技术,一般是人工测量长度并进行剪裁,劳动强度大,并且精度较低,一般工人在裁剪时会多裁剪一部分,避免因为裁剪精度较低造成钢带与管桩不匹配的情况,但这样也造成钢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工作服的现状,提供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裁剪不同长度的带钢段。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包括:底座、带钢支撑件、裁剪件、带钢抵接件及移动件,所述带钢支撑件、所述裁剪件、所述带钢抵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裁剪件包括移动板、固定架、裁剪气缸、裁剪刀及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裁剪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裁剪刀与所述裁剪气缸的活动端固定,所述裁剪气缸带动所述裁剪刀在竖直方向伸缩,所述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带钢支撑件、所述带钢抵接件同轴设置,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裁剪件固定,所述移动件驱动所述裁剪件在所述带钢支撑件与所述带钢抵接件之间移动。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带钢切断机,设置有裁剪件、带钢抵接件及移动件,所述移动件驱动所述裁剪件移动,调整所述裁剪件与所述带钢抵接件之间的距离,起到调整裁剪长度的目的,具有较高的裁剪精度,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并减少钢带浪费。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新型带钢切断机: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包括:底座1、带钢支撑件2、裁剪件3、带钢抵接件4及移动件5,所述带钢支撑件2、所述裁剪件3、所述带钢抵接件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移动件5与所述裁剪件3固定,所述移动件5驱动所述裁剪件3在所述带钢支撑件2与所述带钢抵接件4之间移动。所述带钢支撑件2包括一两端开口的支撑筒21,所述支撑筒21的容积截面与待剪切的带钢的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裁剪件3包括移动板31、固定架32、裁剪气缸33、裁剪刀34及带钢限位装置35,所述带钢限位装置35、所述固定架32设置在所述移动板31上,所述裁剪气缸33设置在所述固定架32上,所述裁剪刀34与所述裁剪气缸33的活动端固定。所述裁剪气缸33带动所述裁剪刀34在竖直方向伸缩。所述裁剪刀34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裁剪刀34处于第二状态时,对所述带钢限位装置35内的带钢进行切割。所述带钢限位装置35位于所述固定架32的下方,所述带钢限位装置35包括第一限位件351及第二限位件352,所述第一限位件35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52同轴设置在所述移动板31上,所述第一限位件35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5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裁剪刀34的厚度。所述第一限位件351包括一两端开口的第一限位筒353,所述第一限位筒353的容积截面与待剪切的带钢的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限位件352包括一两端开口的第二限位筒354,所述第二限位筒354的容积截面与待剪切的带钢的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进行裁切时,待裁剪的带钢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筒353、所述第二限位筒354,所述裁剪气缸33带动所述裁剪刀34在竖直方向伸长,伸入所述第一限位件35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52之间的间隙,对带钢进行切割,切割时,带钢受到所述裁剪刀34施加的作用里,会产生移动,所述第一限位筒353、所述第二限位筒354对带钢起到限制其移动的作用。所述带钢抵接件4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三限位筒41及抵接板42,所述第三限位筒41、所述第一限位筒353、所述第二限位筒354、所述支撑筒21同轴设置,所述抵接板42与所述第三限位筒41远离所述第二限位筒354一端抵接。裁剪时,待裁剪的带钢一端伸入所述第三限位筒41内并与所述抵接板42抵接。为方便完成剪裁的带钢从所述第三限位筒41内取出,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一卡接槽11,所述抵接板42一端伸入所述卡接槽11内形成卡接,所述抵接板42靠近所述第三限位筒41的面与所述第三限位筒41端部抵接。当完成裁剪时,将所述抵接板42从所述卡接槽11抽出,将完成剪裁的带钢从所述第三限位筒41远离所述第二限位筒354一端抽出。所述移动件5的作用是带动所述裁剪件3在所述带钢支撑件2与所述带钢抵接件4之间移动。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5为移动气缸,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滑动槽12,所述移动气缸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2内,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移动板31固定,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动端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三限位筒41、所述第一限位筒353、所述第二限位筒354、所述支撑筒21的轴线平行,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动端伸长,带动所述裁剪件3在所述带钢支撑件2与所述带钢抵接件4之间移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5包括转动电机51、螺杆52及移动块53,所述转动电机51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2内,所述螺杆52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2内并与所述转动电机51的活动端固定,所述螺杆52的轴线与所述第三限位筒41、所述第一限位筒353、所述第二限位筒354、所述支撑筒21的轴线平行,所述移动块53与所述移动板31固定,并与所述螺杆52螺纹连接。所述转动电机51带动所述螺杆52转动,驱动所述移动块53沿所述螺杆52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裁剪件3移动。使用时,根据长度需求调节所述裁剪件3在所述带钢支撑件2与所述带钢抵接件4之间的位置,所述裁剪刀34与所述抵接板42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即为裁剪长度。将带钢穿设于所述支撑筒21、所述第一限位筒353、所述第二限位筒354、第三限位筒41,一端与所述抵接板42抵接,所述裁剪气缸33带动所述裁剪刀34在竖直方向伸长,伸入所述第一限位件35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52之间的间隙,对带钢进行切割,裁剪完成后,将所述抵接板42从所述卡接槽11抽出,将完成剪裁的带钢从所述第三限位筒41远离所述第二限位筒354一端抽出,由此完成一次裁剪。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带钢切断机,设置有裁剪件、带钢抵接件及移动件,所述移动件驱动所述裁剪件移动,调整所述裁剪件与所述带钢抵接件之间的距离,起到调整裁剪长度的目的,具有较高的裁剪精度,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并减少钢带浪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带钢支撑件、裁剪件、带钢抵接件及移动件,所述带钢支撑件、所述裁剪件、所述带钢抵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裁剪件包括移动板、固定架、裁剪气缸、裁剪刀及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裁剪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裁剪刀与所述裁剪气缸的活动端固定,所述裁剪气缸带动所述裁剪刀在竖直方向伸缩,所述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带钢支撑件、所述带钢抵接件同轴设置,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裁剪件固定,所述移动件驱动所述裁剪件在所述带钢支撑件与所述带钢抵接件之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带钢支撑件、裁剪件、带钢抵接件及移动件,所述带钢支撑件、所述裁剪件、所述带钢抵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裁剪件包括移动板、固定架、裁剪气缸、裁剪刀及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裁剪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裁剪刀与所述裁剪气缸的活动端固定,所述裁剪气缸带动所述裁剪刀在竖直方向伸缩,所述带钢限位装置、所述带钢支撑件、所述带钢抵接件同轴设置,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裁剪件固定,所述移动件驱动所述裁剪件在所述带钢支撑件与所述带钢抵接件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同轴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裁剪刀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带钢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为移动气缸,所述带钢支撑件包括一两端开口的支撑筒,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气缸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移动板固定,所述第一限位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成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