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309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包括机体、至少并列设置到机体的两个输送辊和喷雾浸涂装置,喷雾浸涂装置包括连接有喷嘴的喷雾发生器和具有共振片的共振装置,喷嘴与共振片相对设置于无纺布两侧,共振片的延展方向与相邻的无纺布的运行方向平行。本方案通过采用喷雾浸涂技术,具有极高的原液浸润涂覆效率,并且有效节约原液用量和后期干燥处理的能耗,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纺布
,具体涉及一种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
技术介绍
涂布机主要用于薄膜、纸张等的表面涂布工艺生产,此机是将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涂布机在制作无纺布方面起着很大作用,无纺布(英文名:NonWovenFabric或者Nonwovencloth)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在医疗和卫生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特别是在附着浸涂功能性原液如消杀剂后,可能满足在抗菌抗病毒等领域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无纺布涂布机在涂布时,对原液消耗量大,通过无纺布被过度浸润,这就要求在后期的干燥工序中有较大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通过采用喷雾浸涂技术,具有极高的原液浸润涂覆效率,并且有效节约原液用量和后期干燥处理的能耗,具有极高的实用性。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包括机体、至少并列设置到机体的两个输送辊和喷雾浸涂装置,喷雾浸涂装置包括连接有喷嘴的喷雾发生器和具有共振片的共振装置,喷嘴与共振片相对设置于无纺布两侧,共振片的延展方向与相邻的无纺布的运行方向平行。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的一种改进,喷嘴为喇叭形,喷雾发生器设置到喇叭形喷嘴的尖端部分。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的一种改进,喇叭形的喷嘴远离喷雾发生器的一端所形成的面与共振片平行。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的一种改进,共振装置还包括高频震荡器,高频震荡器设置到共振片上。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的一种改进,高频震荡器设置到共振片上远离喷嘴的一侧。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的一种改进,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还包括压力辊,压力辊与输送辊并列设置,且该压力辊与无纺布的接触部偏离两个输送辊与无纺布的接触部所形成的切面,以无纺布的运动方向观察压力辊设置于喷嘴下游。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的一种改进,压力辊的中心线偏离两个输送辊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的一种改进,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还包括用于干燥无纺布的干燥器,以无纺布的运动方向观察干燥器设置于压力辊的下游。本方案的浸涂装置通过采用对原液雾化浸涂,并利用脉冲波冲击从而是喷雾浸涂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浸涂以及后期工序的效率,并且降低能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公开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其包括用于承载设置其它功能结构的机体,在机体上可以并列地(也就是输送辊的转轴是相互平行的)设置有若干个输送辊,此时这种输送辊用于实现对无纺布的变向或者张紧等,当然也可以用来对处理后的无纺布产品进行卷绕,图中展示了并列设置到机体的两个输送辊的情形,当然这种设置可以为浸涂装置的一个局部,在进行无纺布浸涂时,通过这些输送辊对无纺布进行张紧操作,以获得优秀的浸涂操作状态;此时,设置的喷雾浸涂装置可以包括有连接有喷嘴022的喷雾发生器021和具有共振片031的共振装置,该喷嘴022以及共振片031均与无纺布相邻设置且无纺布穿过两者形成的间隙,针对水刺无纺布时这种间隙的宽度小于5mm,一般与无纺布两面的间距均在1mm左右,此时可以充分利用雾化原液的浸润和脉冲能量,以获得最好的浸涂效果,当然一般而言为了获得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发生摩擦等,并且获得稳定的浸润和脉冲状态,共振片031的延展方向与相邻的无纺布的运行方向是可以平行的。更进一步的,喷嘴022为喇叭形,喷雾发生器021设置到喇叭形喷嘴022的尖端部分,此时可以通过喇叭形的结构获得对雾化剂的集聚效果,将喷雾较好地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同时在与共振片031向对设置的情形下,该喇叭形空腔与共振片031之间形成了增强的震荡效果,从而满足对无纺布的充分浸润。更进一步的,喇叭形的喷嘴022远离喷雾发生器021的一端所形成的面与共振片031平行,此时共振片031形成的脉冲可以在喷嘴022中获得充分的回馈。在上述方案中,为了增强共振片031的作业效果,共振装置还可以设置有高频震荡器,高频震荡器032设置到共振片031上。为了降低振荡器对共振片031共振状态影响,高频震荡器032设置到共振片031上远离喷嘴022的一侧。在上述方案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喷雾对无纺布的浸润效果,实现充分的深度浸润,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还可以设置有压力辊,压力辊与输送辊并列设置,且该压力辊与无纺布的接触部偏离两个输送辊与无纺布的接触部所形成的切面,以无纺布的运动方向观察压力辊设置于喷嘴022下游,此时,压力辊对受到喷雾喷涂后的无纺布进行深度挤压,从而增强雾化的原液对无纺布的渗透浸润,从而获得更为突出的浸涂效果。为了实现压力辊的挤压效果,压力辊以及与其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三者对无纺布的支持面(指各个辊上接触到无纺布中的平行于该两个输送辊的转轴所在平面的部分或者与该平面相切的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也就是该三者是相互偏离的,由此借由输送辊对无纺布的拉伸,从而在压力辊上形成有效的压力予以挤压。如图中展示了一种输送辊对无纺布的牵引方向与挤压辊对无纺布的牵引方向(牵引方向指辊对无纺布所形成的拉伸力的方向反方向,如图中展示的挤压辊对无纺布的牵引方向为方向A,输送辊对无纺布的牵引方向为方向B)相反的情形。在上述方案中,为了使浸涂后的无纺布快速干燥,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干燥无纺布的干燥器04,以无纺布的运动方向观察干燥器04设置于压力辊的下游。优选的,该干燥器04为热风扇,其吹风口朝向无纺布。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方案中,该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在机体上设置有并列的两个输送辊,分别为输送辊Ⅰ011和输送辊Ⅱ013,并且在偏离两个输送辊的轴线所在平面的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挤压辊,从垂直于纸面方向观察,可以看到该三个辊的位置处于三角形的顶点,需要进行涂覆的水刺无纺布分别由三个辊卷绕牵引,由输送辊Ⅰ011进入涂覆工序,经过挤压辊后,再由输送辊Ⅱ013离开该工序。在输送辊Ⅰ和挤压辊之间设置有喷雾浸涂装置,该喷雾浸涂装置设置有喷雾发生器021和共振装置,喷雾发生器021连接的喷嘴022为喇叭形,其喇叭口接近无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包括机体和至少并列设置到机体的两个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还包括喷雾浸涂装置,所述喷雾浸涂装置包括连接有喷嘴的喷雾发生器和具有共振片的共振装置,所述喷嘴与共振片相对设置于无纺布两侧,所述共振片的延展方向与相邻的无纺布的运行方向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包括机体和至少并列设置到机体的两个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还包括喷雾浸涂装置,所述喷雾浸涂装置包括连接有喷嘴的喷雾发生器和具有共振片的共振装置,所述喷嘴与共振片相对设置于无纺布两侧,所述共振片的延展方向与相邻的无纺布的运行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喇叭形,所述喷雾发生器设置到喇叭形喷嘴的尖端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形的喷嘴远离喷雾发生器的一端所形成的面与所述共振片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无纺布原液浸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装置还包括高频震荡器,所述高频震荡器设置到共振片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锋韩雪龙韩一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圣菲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