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26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竖直中空的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中部的旋转支架、设置在机架外侧的一支架驱动机构以及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机架外侧的两抛光机构;旋转支架呈一环形结构,其轴线沿X方向设置;旋转支架中部同轴设一沉头孔,沉头孔内同轴可拆卸固定有镜片座;镜片座包括同轴可拆卸固定的镜片底板与镜片上盖;一光学镜片的外周同轴压合固定在镜片底板与镜片上盖之间;支架驱动机构上设有一主动轮;主动轮位于机架内,且主动轮外周与旋转支架外周滚动配合;抛光机构上设有砂轮,砂轮在抛光机构上能够分别沿X方向或者沿Y方向移动;砂轮端面能够压在光学镜片外侧;机架的外侧壁上固定一PLC控制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镜片加工

技术介绍
光学镜片加工一般需要铣磨、精磨、抛光、磨边等四个步骤,其中光学镜片精磨和抛光是在光学加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工作步骤。光学镜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抛光质量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所需成本高低。但是现有的抛光设备生产效率较低,大多一次只能针对镜片的一侧进行抛光;同时,抛光模具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人工手动转动螺纹杆对镜片进行夹持,而且需要人工手持抛光装置对镜片进行抛光作业,不仅极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抛光效率和抛光效果,无法满足厂家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抛光装置结构简单,在夹持住光学镜片后,同时从两个方向对光学镜片进行抛光工作;此外,光学镜片通过旋转支架进行夹持,稳定高效,能够缩短抛光时间,提高抛光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包括竖直中空的机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中部的旋转支架、设置在所述机架外侧的一支架驱动机构以及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外侧的两抛光机构;所述旋转支架呈一环形结构,其轴线沿X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支架中部同轴设一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同轴可拆卸固定有镜片座;所述镜片座包括同轴可拆卸固定的镜片底板与镜片上盖;一光学镜片的外周同轴压合固定在所述镜片底板与所述镜片上盖之间;所述支架驱动机构上设有一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位于所述机架内,且所述主动轮外周与所述旋转支架外周滚动配合;所述抛光机构上设有砂轮,所述砂轮在所述抛光机构上能够分别沿X方向或者沿Y方向移动;所述砂轮端面能够压在所述光学镜片外侧;所述机架的外侧壁上固定一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支架驱动机构、所述两抛光机构电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通过连接架分别转动固定有两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轴线沿X方向设置;两所述从动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主动轮的轴线与所述光学镜片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分置于所述光学镜片的两侧,且两所述从动轮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旋转支架外周中部同轴固定一凸环;所述主动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凸环的外周面滚动配合;所述从动轮的外周中部同轴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环滚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驱动机构包括支架工作台、支架滑动板、支架Y向电机、支架驱动马达、支架轴座以及所述主动轮;所述支架工作台竖直设置,其上端滑动设置有水平的所述支架滑动板;所述支架Y向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架工作台上,且能够驱动所述支架滑动板沿Y方向移动;所述支架驱动马达、所述支架轴座均固定在所述支架滑动板上;所述支架驱动马达的输出轴沿X方向设置;所述支架驱动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一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架轴座上;所述机架靠近所述支架驱动机构一侧的侧壁上沿Y方向开设有水平的滑槽;所述支架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滑槽后,与位于所述机架内的所述主动轮同轴固定;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支架Y向电机、所述支架驱动马达电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工作台、抛光X向电机、抛光X向滑板、抛光Y向电机、抛光Y向滑板、抛光驱动马达、抛光轴座以及所述砂轮;所述抛光工作台竖直设置,其上端滑动设置有水平的所述抛光X向滑板;所述抛光X向电机固定在所述抛光工作台上,且能够驱动所述抛光X向滑板沿X方向移动;水平的所述抛光Y向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抛光X向滑板上;所述抛光Y向电机固定在所述抛光X向滑板上,且能够驱动所述抛光Y向滑板沿Y方向移动;所述抛光驱动马达、所述抛光轴座均固定在所述抛光Y向滑板上;所述抛光驱动马达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光学镜片的轴线存在夹角;所述抛光驱动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一轴承套设在所述抛光轴座上;所述抛光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砂轮同轴固定;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支架抛光X向电机、所述抛光Y向电机、所述抛光驱动马达电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存放冷却液的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两侧下端分别连通一冷却管路的上端,两所述冷却管路另一端分别悬于一砂轮上方,且所述冷却管路出口正对砂轮与光学镜片的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抛光驱动马达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光学镜片的轴线的夹角α为15°~45°。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镜片座的安装;根据需要抛光的光学镜片,选择相配套的镜片底板与镜片上盖,然后将光学镜片放在镜片底板与镜片上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镜片底板与镜片上盖,固定好光学镜片的外周;然后,再将镜片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支架中部;步骤二:旋转支架的安装;将旋转支架放入机架内,保持旋转支架的轴线位于两从动轮之间;然后将旋转支架的凸环与从动轮的凹槽对齐,并将旋转支架压向从动轮,使凸环与两个凹槽均能够相互贴合;然后,启动支架Y向电机使支架滑动板带动主动轮靠近并最终压在凸环的外周上;步骤三:抛光机构的调整;根据要抛光的光学镜片,分别启动抛光X向电机、抛光Y向电机,对应调整抛光X向滑板、抛光Y向滑板的位置,最终使砂轮压在光学镜片的外侧;步骤四:抛光工作;首先启动支架驱动马达,主动轮转动带动旋转支架转动;然后启动抛光驱动马达,通过砂轮的转动对光学镜片进行抛光处理;步骤五:下模与复位;光学镜片抛光完成后,首先停止抛光驱动马达,然后启动抛光X向电机、抛光Y向电机,带动抛光X向滑板、抛光Y向滑板复位;然后停止支架驱动马达;然后启动支架Y向电机使支架滑动板复位;最后移出旋转支架,拆开镜片座后即可取得抛光完成的光学镜片。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抛光装置结构简单,在夹持住光学镜片后,同时从两个方向对光学镜片进行抛光工作;此外,光学镜片通过旋转支架进行夹持,稳定高效,能够缩短抛光时间,提高抛光效率。2、通过设置镜片座实现可替换,针对不同的光学镜片,采用不同的镜片底板和镜片上盖来进行适配,再将镜片座固定在旋转支架,可以提升整个抛光装置的适用性。3、主动轮和两从动轮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能够稳固、有效地支撑在旋转支架的外周;再通过凹槽与凸环滚动配合,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旋转支架转动时的稳定性。4、抛光X向电机驱动抛光X向滑板在抛光工作台上沿X方向移动,抛光Y向电机驱动抛光Y向滑板在抛光X向滑板上沿Y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调整砂轮与光学镜片的间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机架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5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抛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支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机架;11、滑槽;12、连接架;13、从动轮;14、凹槽;15、PLC控制器;16、冷却液箱;17、冷却管路;2、旋转支架;21、凸环;22、光学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中空的机架(1)、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中部的旋转支架(2)、设置在所述机架(1)外侧的一支架驱动机构(3)以及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1)外侧的两抛光机构(4);所述旋转支架(2)呈一环形结构,其轴线沿X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支架(2)中部同轴设一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同轴可拆卸固定有镜片座;所述镜片座包括同轴可拆卸固定的镜片底板(23)与镜片上盖(24);一光学镜片(22)的外周同轴压合固定在所述镜片底板(23)与所述镜片上盖(24)之间;所述支架驱动机构(3)上设有一主动轮(36);所述主动轮(36)位于所述机架(1)内,且所述主动轮(36)外周与所述旋转支架(2)外周滚动配合;所述抛光机构(4)上设有砂轮(48),所述砂轮(48)在所述抛光机构(4)上能够分别沿X方向或者沿Y方向移动;所述砂轮(48)端面能够压在所述光学镜片(22)外侧;所述机架(1)的外侧壁上固定一PLC控制器(15);所述PLC控制器(15)分别与所述支架驱动机构(3)、所述两抛光机构(4)电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中空的机架(1)、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中部的旋转支架(2)、设置在所述机架(1)外侧的一支架驱动机构(3)以及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1)外侧的两抛光机构(4);所述旋转支架(2)呈一环形结构,其轴线沿X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支架(2)中部同轴设一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同轴可拆卸固定有镜片座;所述镜片座包括同轴可拆卸固定的镜片底板(23)与镜片上盖(24);一光学镜片(22)的外周同轴压合固定在所述镜片底板(23)与所述镜片上盖(24)之间;所述支架驱动机构(3)上设有一主动轮(36);所述主动轮(36)位于所述机架(1)内,且所述主动轮(36)外周与所述旋转支架(2)外周滚动配合;所述抛光机构(4)上设有砂轮(48),所述砂轮(48)在所述抛光机构(4)上能够分别沿X方向或者沿Y方向移动;所述砂轮(48)端面能够压在所述光学镜片(22)外侧;所述机架(1)的外侧壁上固定一PLC控制器(15);所述PLC控制器(15)分别与所述支架驱动机构(3)、所述两抛光机构(4)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通过连接架(12)分别转动固定有两从动轮(13);所述从动轮(13)的轴线沿X方向设置;两所述从动轮(13)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主动轮(36)的轴线与所述光学镜片(22)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从动轮(13)与所述主动轮(36)分置于所述光学镜片(22)的两侧,且两所述从动轮(13)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轮(36)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旋转支架(2)外周中部同轴固定一凸环(21);所述主动轮(36)的外周面与所述凸环(21)的外周面滚动配合;所述从动轮(13)的外周中部同轴开设有环形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与所述凸环(21)滚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驱动机构(3)包括支架工作台(31)、支架滑动板(32)、支架Y向电机(33)、支架驱动马达(34)、支架轴座(35)以及所述主动轮(36);所述支架工作台(31)竖直设置,其上端滑动设置有水平的所述支架滑动板(32);所述支架Y向电机(33)固定在所述支架工作台(31)上,且能够驱动所述支架滑动板(32)沿Y方向移动;所述支架驱动马达(34)、所述支架轴座(35)均固定在所述支架滑动板(32)上;所述支架驱动马达(34)的输出轴沿X方向设置;所述支架驱动马达(34)的输出轴通过一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架轴座(35)上;所述机架(1)靠近所述支架驱动机构(3)一侧的侧壁上沿Y方向开设有水平的滑槽(11);所述支架驱动马达(34)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滑槽(11)后,与位于所述机架(1)内的所述主动轮(36)同轴固定;所述PLC控制器(15)与所述支架Y向电机(33)、所述支架驱动马达(34)电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4)包括抛光工作台(41)、抛光X向电机(42)、抛光X向滑板(43)、抛光Y向电机(44)、抛光Y向滑板(45)、抛光驱动马达(46)、抛光轴座(47)以及所述砂轮(48);所述抛光工作台(41)竖直设置,其上端滑动设置有水平的所述抛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先黄泽兵陈宇光潘敏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富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