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07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圈,属于隔离圈技术领域,其包括隔离环,所述隔离环的外边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内均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相对面搭接,两个限位块的相对面与同一个弹性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机构的背面与滑块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该隔离圈,通过设置扇叶、固定块、连接板和排污孔,使得该隔离圈可以对颗粒物进行拦截并将颗粒污染物分离下来,使得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易将颗粒污染物吸入体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健康,且在将污染物分离完毕后,颗粒污染物不易与净化完毕的气体再次混合,有效的保障了该隔离圈对气流净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圈
本技术属于隔离圈
,具体为一种隔离圈。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及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有害气体,目前在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时,往往是通过安装物流离心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然而现有的大部分物流离心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颗粒污染物与气流进行分离,导致物流离心净化装置拦截净化下来的部分污染物再次被气流带走,使得污染物再次返还回干净的气体内,大大降低了物流离心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圈,解决了现有的大部分物流离心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颗粒污染物与气流进行分离,导致物流离心净化装置拦截净化下来的部分污染物再次被气流带走,使得污染物再次返还回干净的气体内,大大降低了物流离心净化装置净化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离圈,包括隔离环,所述隔离环的外边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内均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相对面搭接,两个限位块的相对面与同一个弹性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机构的背面与滑块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均滑动连接在滑块的左右两侧面,所述螺钉螺纹在支撑板内,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伸缩杆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和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机身的背面与防护壳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左端与扇叶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扇叶的左端卡接固定块内,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远离的一端均与隔离环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离环的内壁开设有排污孔,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右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扇叶的左端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离环内设置有拦截器,所述拦截器位于排污孔的右侧,所述环形滑槽的横截面设置为T字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隔离圈,通过设置扇叶、电机、拦截器、固定块、连接板和排污孔,当工作人员通过扇叶将隔离环左侧的空气吸入隔离环内时,拦截器就会对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进行拦截,并将空气排放至隔离环的右侧面,且在扇叶高速旋转时,固定块和支撑杆就会在扇叶的带动下高速转动,使得隔离环随着扇叶的旋转一同转动,此时,由于拦截器将颗粒污染物阻隔在拦截器的左侧,当隔离环高速旋转时,颗粒污染物就会随着隔离环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排污孔内,并在隔离环内空气的作用下沿排污孔排放至隔离环外,从而对颗粒污染物和气流进行分离,使得该隔离圈可以对颗粒物进行拦截并将颗粒污染物分离下来,使得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易将颗粒污染物吸入体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健康,且在将污染物分离完毕后,颗粒污染物不易与净化完毕的气体再次混合,有效的保障了该隔离圈对气流净化的效率。2、该隔离圈,通过设置滑槽、滑块和限位块,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扇叶进行拆卸时,只需工作人员反向转动螺钉,使得螺钉沿滑块缓缓向上移动,当螺钉不在于两个限位块接触时,两个限位块就会在弹性机构弹力的作用下相向移动,同理,工作人员将松动另一个螺钉,此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反向拉动两个支撑板就会将连接板取下,并对其内部进行清理,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隔离圈进行拆卸,且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对扇叶进行更换,由于该隔离圈只需正向转动螺钉既可以对滑块进行安装,大大节省了该扇叶的安装时间。3、该隔离圈,通过设置环形滑槽,当工作人员通过电机带动扇叶旋转时,扇叶就会通过限位槽带动固定块转动,此时隔离环就会快速旋转,且隔离环在旋转的过程中,滑块会在环形滑槽内滑动,使得滑块不易脱离环形滑槽,且保障了固定块与扇叶之间的紧密性,使得隔离环可以稳定的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隔离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隔离环、2环形滑槽、3滑块、4螺钉、5限位块、6弹性机构、7支撑板、8伸缩杆、9弹簧、10连接板、11防护壳、12电机、13扇叶、14固定块、15支撑杆、16排污孔、17通孔、18拦截器、19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离圈,包括隔离环1,隔离环1的外边面开设有环形滑槽2,环形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两个滑块3内均螺纹连接有螺钉4,螺钉4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限位块5的相对面搭接,两个限位块5的相对面与同一个弹性机构6的两端固定连接,弹性机构6的背面与滑块3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5均滑动连接在滑块3的左右两侧面,螺钉4螺纹在支撑板7内,两个支撑板7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伸缩杆8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8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弹簧9,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7的下表面和连接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8的底端与连接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扇叶13、连接板10和排污孔16,使得该隔离圈可以对颗粒物进行拦截并将颗粒污染物分离下来,使得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易将颗粒污染物吸入体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健康,且在将污染物分离完毕后不易与净化完毕的气体再次混合,有效的保障了该隔离圈对气流净化的效率。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连接板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1,防护壳11内设置有电机12,电机12机身的背面与防护壳11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电机12输出轴的左端与扇叶1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因设置有扇叶13,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时,只需启动电机12,此时电机12就会带动扇叶13快速运转,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隔离环1内,使得该隔离圈可以方便的对外界含有颗粒污染物的气流进行收集并过滤,扇叶13的左端卡接固定块14内,固定块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撑杆15,两个支撑杆15相远离的一端均与隔离环1的内壁固定连接,因设置有支撑杆15,当扇叶13带动固定块14旋转时,固定块14就会通过两个两个支撑杆15带动隔离环1快速转动,将隔离环1内收集的颗粒污染物输送至排污孔16内,保障了隔离环1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隔离环1的内壁开设有排污孔16,连接板10的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7,隔离环1内设置有拦截器18,拦截器18位于排污孔16的右侧,因设置有拦截器18,使得该隔离圈在对气体进行净化的过程中,拦截器18就会将气流中的颗粒污染物进行阻隔,从而保障了排出的空气中不易残留有颗粒污染物,降低了工作人员吸入颗粒污染物的可能,环形滑槽2的横截面设置为T字形。具体的,如图1和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圈,包括隔离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环(1)的外边面开设有环形滑槽(2),所述环形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两个滑块(3)内均螺纹连接有螺钉(4),所述螺钉(4)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限位块(5)的相对面搭接,两个限位块(5)的相对面与同一个弹性机构(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机构(6)的背面与滑块(3)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5)均滑动连接在滑块(3)的左右两侧面,所述螺钉(4)螺纹在支撑板(7)内,两个支撑板(7)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伸缩杆(8)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8)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7)的下表面和连接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8)的底端与连接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圈,包括隔离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环(1)的外边面开设有环形滑槽(2),所述环形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两个滑块(3)内均螺纹连接有螺钉(4),所述螺钉(4)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限位块(5)的相对面搭接,两个限位块(5)的相对面与同一个弹性机构(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机构(6)的背面与滑块(3)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5)均滑动连接在滑块(3)的左右两侧面,所述螺钉(4)螺纹在支撑板(7)内,两个支撑板(7)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伸缩杆(8)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8)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7)的下表面和连接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8)的底端与连接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1),所述防护壳(11)内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浩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