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日堂专利>正文

镊式除刺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05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单个镊取菠萝丁刺穴的镊式除刺刀具。它是由镊子部分和导托圈部分组成,在导托圈的导向环的导向作用下,镊子前端的两个半圆斜口刀片向里向内切割直至对合。使圆锥形的丁刺穴与菠萝体全部分离,从而能够单个镊除菠萝丁刺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操作简便,除刺速度快。能使菠萝果质的回收率增加。适用在菠萝罐头生产的除刺工序上。(*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生产菠萝罐头除刺工序中的除刺刀具,特别是一种能单个镊除菠萝刺穴的镊式刀具。现有生产菠萝罐头的除刺刀是呈“V”槽形挑刺刀。除刺时,用V槽形挑刺刀沿着菠萝的每行刺穴向前铲挑,以把菠萝的丁刺全部铲除。因为每个菠萝果都有8行分布均匀以螺旋形走向的丁刺穴,每行丁刺穴的个数与菠萝果的大小成正比,一般7~12个。丁刺穴呈圆锥形,锥顶向里,每个丁刺穴内均有七根丁刺向外长出。所以除刺时必须把所有的丁刺穴全部铲除。用V槽形挑刺刀除刺后,每个菠萝的表面都形成8条螺旋走向外宽内窄的V形沟痕。在被铲除的废料中,有二分之一以上是丁刺穴与丁刺穴之间的菠萝果质,造成浪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单个镊取丁刺穴的镊式除刺刀。使用镊式除刺刀除刺,只是单个地镊去每个圆锥形的丁刺穴,而丁刺穴与丁刺穴之间的菠萝果质能够保留下来,从而使菠萝果质的回收率增加。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个由镊子部份和导托圈部份组成的镊式除刺刀。镊子的前端有两个半圆斜口刀片,并且套在导托圈部份的导向环中。导托圈部份的锁条套锁在锁槽中,使用本刀具除刺时将导向环对准丁刺穴,手推镊子部份,镊子前端的两个半圆斜口刀片在导向环的导向作用下,向前向内切割以至对合。从而使圆锥形的丁刺穴与菠萝体全部分离,起到单个镊取丁刺穴的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2、3是本专利技术镊子部份的主、俯、左视图。图4、5是本专利技术导托圈部份展开的主、俯视图。图6、7、8是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半圆斜口刀片向前推进并相对合的主、俯、左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半圆斜口刀片弹开,导托圈向前移动时的主视图。一、按照图1、2、3,用不锈钢薄板制成镊子形,镊子前端弯卷成半圆槽形。为了适应镊取圆锥形的丁刺穴,在半圆槽的前端切成斜口,做成两个锋利的半圆斜口刀片[1]。为了使两个半圆斜口刀片对合时的夹角成40,两边镊腿前段向内折成160°[2],镊子的根部弯成半圆形使其成为弹簧状态,使两个半圆斜口刀片[1]张开。二、按照图4、5用不锈钢薄板制成一个中间有导向环[7],两边有导翼[8]、托板[6]及锁条[5]的导托圈。三、按照图6、7、8,导向环[7]及两边导翼[8]套在两个半圆斜口刀片[1]的背部。两边托板[6]向镊子锁条缝槽[4]方向折屈90。两边锁条[5]向内折屈90套进缝槽[4]中,用铆钉[10]在钉孔[9]处固定。按以上简单方法制成的镊式除刺刀,导托圈的导向环[7]及导翼[8]套在两个半圆斜口刀片的背部,锁条[5]套锁在缝槽[4]内。当两个半圆斜口刀片[1]弹开时,见图9,导托圈向前移动。工作时,手持镊子部份对准菠萝的丁刺穴位向里推进,导托圈被挡在菠萝表面,而两个半圆斜口刀片[1]却能通过导向环[7]向里向内切割直至对合,并且能将圆锥形的丁刺穴与菠萝体全部分离。两个半圆斜口刀片[1]对合后,退出刀具,两个半圆斜口刀片[1]重新张开,导托圈向前移动即可进行第二个丁刺穴的镊除。使用本专利技术除刺,制作简单,操作简便,只是一推一拉几个简单动作,就能起到单个镊除丁刺穴,提高回收率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镊子部份和导托圈部份组成的镊式除刺刀具,其特征是镊子的前端有两个半圆斜口刀片,并且套在导托圈部份的导向环中,导托圈部份的锁条套锁在锁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由镊子部份和导托圈部份组成的镊式除刺刀具,其特征是镊子的前端有两个半圆斜口刀片,并且套在导托圈部份的导向环中,导托圈部份的锁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堂
申请(专利权)人:黄日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