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吐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37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压吐司机包括基座、第一热压模块、连杆组、第二热压模块、驱动马达以及控制模块。第一热压模块组设于基座。连杆组枢设于基座,并枢转于待机位置及加热位置之间。第二热压模块组设于连杆组,在连杆组的带动下,移动于待机位置及加热位置之间,当于待机位置时,第二热压模块远离第一热压模块,当于加热位置时,第二热压模块对应覆盖第一热压模块。驱动马达连接并驱动连杆组。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第一热压模块、第二热压模块以及驱动马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压吐司机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热压吐司机,特别是一种可自动进行热压操作的热压吐司机。
技术介绍
热压吐司机为目前十分常见的点心机,通过热压结构与承载结构中模穴的造型设计,以快速加热含料吐司并快速完成各种创意造型与料理。一般来说,市面上热压吐司机主要是通过手动操作的彼此枢接的热压结构与承载结构,由互相分离的状态相对旋转至结合状态以对置入于模穴中的吐司等食材进行加热与加压。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热压吐司机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将置入模穴中的食材进行加热,且当加热时间结束,也需要通过手动方式打开热压吐司机,以停止继续加热。然而,此种方式若要大量制作时,将花费较多的人力与时间在操作机器。此外,若是未及时于加热完成后打开热压吐司机,则会持续对食材进行加热,而造成过度加热,产生烤焦而无法食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压吐司机包括基座、第一热压模块、连杆组、第二热压模块、驱动马达以及控制模块。第一热压模块组设于基座。连杆组枢设于基座,并枢转于待机位置及加热位置之间。第二热压模块组设于连杆组,在连杆组的带动下,移动于待机位置及加热位置之间,当于待机位置时,第二热压模块远离第一热压模块,当于加热位置时,第二热压模块对应覆盖第一热压模块。驱动马达连接并驱动连杆组。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第一热压模块、第二热压模块以及驱动马达。借此,本技术各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借由控制模块控制驱动马达,以使驱动马达带动连杆组以基座为轴心作旋转运动,以使第二热压模块相对于第一热压模块靠近及远离,借以达到自动完成对食材的加热。举例来说,当欲加热食材(例如吐司)被放置于第一热压模块后,控制模块控制驱动马达以使驱动马达带动连杆组以基座为轴心作旋转运动,以使第二热压模块对应移动至覆盖第一热压模块。加热食材在第一热压模块及第二热压模块的对压加热下,可完成对加热食材的加热及塑形。当加热完毕,控制模块控制驱动马达,以使驱动马达带动连杆组以基座为轴心作旋转运动,以使第二热压模块相对于第一热压模块远离,以停止对加热食材的持续加压及加热。综上所述,可实现热压吐司机通过全自动的方式进行运作及热压。如此,即可在将加热食材置放于第一热压模块中并启动后,由热压吐司机自动地进行热压,达到自动化与人性化的功效。以下借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更容易了解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组件于待机位置的侧视作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组件向加热位置移动的侧视作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组件于加热位置的侧视作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附图说明100热压吐司机10基座11侧板12支撑柱13限位槽20第一热压模块21第一加热装置22、22a第一加压模30连杆组31第一杆件311第一端部312第二端部32第二杆件33第三杆件34支撑杆组35推顶杆件351第一端部352第二端部36推顶模361中空部362凸片363开口40第二热压模块41第二加热装置42第二加压模50驱动马达60控制模块70外壳体80开合式罩盖81操作窗82握把91第一感测器92第二感测器C轴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述本技术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技术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图式中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符号来表示。特别注意的是,图式仅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元件实际的尺寸或数量,有些细节可能未完全绘出,以求图式的简洁。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组件于待机位置的侧视作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组件向加热位置移动的侧视作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组件于加热位置的侧视作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热压吐司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由图1至图3可见,本技术的热压吐司机100包括基座10、第一热压模块20、连杆组30、第二热压模块40、驱动马达50、控制模块60、外壳体70以及开合式罩盖80。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热压吐司机100的最小模块单位,若将控制模块60组设于基座10上,则即使无外壳体70以及开合式罩盖80,也可以直接运作。为使整体外观较为美观及避免烫伤或操作过程中碰撞毁损,本实施例中是以外壳体70以及开合式罩盖80包覆基座10、第一热压模块20、连杆组30、第二热压模块40以及驱动马达50,并将控制模块60组设于外壳体70上。开合式罩盖80则是组设于外壳体70,以经由开合式罩盖80置入或取出加热食材。如图1及图2所示,在开合式罩盖80前方侧设置有可以开启与闭合的操作窗81。使用者可以通过握持操作窗81上的握把82,以操作窗81底侧为旋转轴,而开启或关上操作窗81。另外,开合式罩盖80的操作窗81及两侧皆可以设置透明玻璃或透明塑胶,以由外侧能观看内部作动情形。首先,请先参阅图3,如前所述,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热压吐司机100的最小模块单位。由图3可见,本实施例中,基座10可由两片相同形状的侧板11平行设置所组成,而在两侧板11之间可通过多个支撑柱12所连接,以固定基座10的形状,并于两侧板11之间组设其他元件。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座10也可以是中空座体,以一体成型的金属基材所形成,再将各结构容设置在其中。第一热压模块20组设于基座10,且位于基座10的前端部。第一热压模块20包括第一加热装置21及第加压模22。第一加热装置21组设于基座10的两侧板11之间,且第一加热装置21可通过例如加热管或加热片等实现,并于外部包覆壳体以避免直接裸露下,可能产生误触烫伤的问题,也可以使得视觉上较为美观。第一加压模22可拆卸式地组设于第一加热装置21上方。第一加压模22由金属或不锈钢材质所制成,可直接放置于第一加热装置21上,以将第一加热装置21所产生的热经由第一加压模22传送至加热食材。另外,第一加压模22可以是任何所需形状,例如图3所示的由外侧向中心渐缩的矩形,或是如图7的另一实施例中所示,设置为两个三角形状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压吐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n第一热压模块,组设于该基座;/n连杆组,枢设于该基座,并枢转于待机位置及加热位置之间;/n第二热压模块,组设于该连杆组,在该连杆组的带动下,移动于该待机位置及该加热位置之间,当于该待机位置时,该第二热压模块远离该第一热压模块,当于该加热位置时,该第二热压模块对应覆盖该第一热压模块;/n驱动马达,连接并驱动该连杆组;以及/n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该第一热压模块、该第二热压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吐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热压模块,组设于该基座;
连杆组,枢设于该基座,并枢转于待机位置及加热位置之间;
第二热压模块,组设于该连杆组,在该连杆组的带动下,移动于该待机位置及该加热位置之间,当于该待机位置时,该第二热压模块远离该第一热压模块,当于该加热位置时,该第二热压模块对应覆盖该第一热压模块;
驱动马达,连接并驱动该连杆组;以及
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该第一热压模块、该第二热压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吐司机,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该两第一杆件分别组设于该基座的两侧,并以组设于该基座之处为轴心进行旋转,且该两第一杆件的端部连接于该第二热压模块的两侧,该第二杆件连接于该两第一杆件之间,且位于远离该第二热压模块的端部,该驱动马达连接于该第二杆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吐司机,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限位槽,该第二杆件穿设于该限位槽中,并于该限位槽的限位下而移动于该待机位置及该加热位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吐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感测器及第二感测器,该第一感测器及该第二感测器组设于该基座并电性连接该控制模块,当该连杆组移动至该待机位置时,该连杆组启动该第一感测器,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羽捷张依婷
申请(专利权)人: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