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效漂白粉生产的氯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16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50
一种用于高效漂白粉生产的氯化装置,它包括依次设置的氯化反应器和尾气处理机构;所述氯化反应器包括釜体、氯气进气组件、搅拌组件、折流组件以及设置在釜体外壁上的冷却水夹套;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消石灰浆料进口和尾气出口,釜体的底部设有反应浆料出口;所述氯气进气组件包括自釜体顶部进入釜体内的氯气进气管、与氯气进气管连通的圆形环状管以及与所述圆形环状管连通并竖直朝下设置的多根导气管,导气管的下端伸入至釜体的底部,圆形环状管通过固定杆与釜体的顶部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氯化反应器中由于氯气进气组件、搅拌组件、折流组件的合理设置,使得氯气与消石灰浆料的接触面积增大,气体停留时间变长,产品收率显著提高。产品收率显著提高。产品收率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效漂白粉生产的氯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漂白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效漂白粉生产的氯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效漂白粉生产过程中的氯化反应是其至关重要的一步,且需要往通入氯气,现有的氯化反应器中氯气与消石灰浆料的接触面积不够大,气体停留时间短,产品收率不高。尾气处理也是其重要的一步,如果尾气吸收不充分,则可能会污染环境,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高效漂白粉生产的氯化装置。
[0004]本技术它包括依次设置的氯化反应器和尾气处理机构;
[0005]所述氯化反应器包括釜体、氯气进气组件、搅拌组件、折流组件以及设置在釜体外壁上的冷却水夹套;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消石灰浆料进口和尾气出口,釜体的底部设有反应浆料出口;所述氯气进气组件包括自釜体顶部进入釜体内的氯气进气管、与氯气进气管连通的圆形环状管以及与所述圆形环状管连通并竖直朝下设置的多根导气管,导气管的下端伸入至釜体的底部,圆形环状管通过固定杆与釜体的顶部固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釜体顶部中心处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的转轴连接并伸入釜体内部的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中部的第一螺旋桨叶和设置在搅拌桨下部的第二螺旋桨叶;所述折流组件包括沿所述搅拌轴对称设置在釜体内的两块弧形板以及在每块弧形板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第三折流板和第四折流板,弧形板的上端与釜体的顶部固接,所述第一螺旋桨叶位于第二折流板和第三折流板之间,所述第二螺旋桨叶位于第四折流板下方;
[0006]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和第三尾气吸收罐;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和第三尾气吸收罐的顶部分别设有伸入其罐体内的第一进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和第三进气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通过送气管道与所述尾气出口相连通,第一进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和第三进气管道的下端均连通有一圆筒状的尾气逸散盒,所述尾气逸散盒包括圆筒部、设置在圆筒部上端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圆筒部下端的下盖板,尾气逸散盒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下盖板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的排气孔,下盖板的底面上还设有多根与罐体底部固接的支撑杆,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和第三尾气吸收罐的罐体底部均设有排液口和排液阀门,第一尾气吸收罐和第二尾气吸收罐的排液口分别通过第一排液管道和第二排液管道连通至第三尾气吸收罐,第一尾气吸收罐和第二尾气吸收罐的罐体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剩余尾气排出口和第二剩余尾气排出口,第一剩余尾气排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道连通,第二剩余尾气排出口与所述第三进气管道连通,第三尾气吸收罐的罐体顶部设有连通大气的尾气排放管;
[0007]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和第二尾气吸收罐的罐体内自上而下均匀设有多块圆弧状
的尾气助吸板,尾气助吸板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出气孔,尾气助吸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圆球状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和第三尾气吸收罐的内部容纳有尾气吸收液。
[0008]所述釜体的顶部还设有人孔。
[0009]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与釜体的底部不发生接触。
[0010]第一螺旋桨叶的长度小于第二螺旋桨叶的长度。
[0011]所述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第三折流板和第四折流板均为倾斜朝下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45
°

[0012]所述冷却水夹套的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夹套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
[0013]第一排液管道和第二排液管道上还设有管道输送泵。
[0014]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和第三尾气吸收罐的顶部均设有进液口。
[0015]本技术优点是:本技术的氯化反应器中由于氯气进气组件、搅拌组件、折流组件的合理设置,使得氯气与消石灰浆料的接触面积增大,气体停留时间变长,产品收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氯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氯气进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折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尾气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尾气逸散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尾气助吸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尾气助吸板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它包括依次设置的氯化反应器100和尾气处理机构101;
[0026]所述氯化反应器100包括釜体1、氯气进气组件、搅拌组件、折流组件以及设置在釜体1外壁上的冷却水夹套5;所述釜体1的顶部设有消石灰浆料进口6和尾气出口7,釜体1的底部设有反应浆料出口8;所述氯气进气组件包括自釜体1顶部进入釜体1内的氯气进气管9、与氯气进气管9连通的圆形环状管10以及与所述圆形环状管10连通并竖直朝下设置的多根导气管11,导气管11的下端伸入至釜体1的底部,圆形环状管10通过固定杆12与釜体1的顶部固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釜体1顶部中心处的搅拌电机13、与搅拌电机13的转轴连接并伸入釜体1内部的搅拌轴14以及设置在搅拌轴14中部的第一螺旋桨叶15和设置在搅拌轴14下部的第二螺旋桨叶16;所述折流组件包括沿所述搅拌轴14对称设置在釜体1内的两块弧形板21以及在每块弧形板21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折流板17、第二折流板18、第三折流板19和第四折流板20,弧形板21的上端与釜体1的顶部固接,所述第一螺旋桨叶15位于第二折流板18和第三折流板19之间,所述第二螺旋桨叶16位于第四折流板20下方;
[0027]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尾气吸收罐31、第二尾气吸收罐32和第三尾气吸收罐33;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31、第二尾气吸收罐32和第三尾气吸收罐33的顶部分别设有伸入其罐体内的第一进气管道34、第二进气管道35和第三进气管道42,所述第一进气管道34通过送气管道与所述尾气出口7相连通,第一进气管道34、第二进气管道35和第三进气管道42的下端均连通有一圆筒状的尾气逸散盒36,所述尾气逸散盒36包括圆筒部37、设置在圆筒部37上端的上盖板38以及设置在圆筒部37下端的下盖板39,尾气逸散盒36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下盖板39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的排气孔40,下盖板39的底面上还设有多根与罐体底部固接的支撑杆41,第一尾气吸收罐31、第二尾气吸收罐32和第三尾气吸收罐33的罐体底部均设有排液口43和排液阀门44,第一尾气吸收罐31和第二尾气吸收罐32的排液口43分别通过第一排液管道45和第二排液管道46连通至第三尾气吸收罐33,第一尾气吸收罐31和第二尾气吸收罐32的罐体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剩余尾气排出口48和第二剩余尾气排出口49,第一剩余尾气排出口48与所述第二进气管道35连通,第二剩余尾气排出口49与所述第三进气管道42连通,第三尾气吸收罐33的罐体顶部设有连通大气的尾气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效漂白粉生产的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设置的氯化反应器(100)和尾气处理机构(101);所述氯化反应器(100)包括釜体(1)、氯气进气组件、搅拌组件、折流组件以及设置在釜体(1)外壁上的冷却水夹套(5);所述釜体(1)的顶部设有消石灰浆料进口(6)和尾气出口(7),釜体(1)的底部设有反应浆料出口(8);所述氯气进气组件包括自釜体(1)顶部进入釜体(1)内的氯气进气管(9)、与氯气进气管(9)连通的圆形环状管(10)以及与所述圆形环状管(10)连通并竖直朝下设置的多根导气管(11),导气管(11)的下端伸入至釜体(1)的底部,圆形环状管(10)通过固定杆(12)与釜体(1)的顶部固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釜体(1)顶部中心处的搅拌电机(13)、与搅拌电机(13)的转轴连接并伸入釜体(1)内部的搅拌轴(14)以及设置在搅拌轴(14)中部的第一螺旋桨叶(15)和设置在搅拌轴(14)下部的第二螺旋桨叶(16);所述折流组件包括沿所述搅拌轴(14)对称设置在釜体(1)内的两块弧形板(21)以及在每块弧形板(21)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折流板(17)、第二折流板(18)、第三折流板(19)和第四折流板(20),弧形板(21)的上端与釜体(1)的顶部固接,所述第一螺旋桨叶(15)位于第二折流板(18)和第三折流板(19)之间,所述第二螺旋桨叶(16)位于第四折流板(20)下方;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尾气吸收罐(31)、第二尾气吸收罐(32)和第三尾气吸收罐(33);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31)、第二尾气吸收罐(32)和第三尾气吸收罐(33)的顶部分别设有伸入其罐体内的第一进气管道(34)、第二进气管道(35)和第三进气管道(42),所述第一进气管道(34)通过送气管道与所述尾气出口(7)相连通,第一进气管道(34)、第二进气管道(35)和第三进气管道(42)的下端均连通有一圆筒状的尾气逸散盒(36),所述尾气逸散盒(36)包括圆筒部(37)、设置在圆筒部(37)上端的上盖板(38)以及设置在圆筒部(37)下端的下盖板(39),尾气逸散盒(36)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下盖板(39)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的排气孔(40),下盖板(39)的底面上还设有多根与罐体底部固接的支撑杆(41),第一尾气吸收罐(31)、第二尾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军李楚娥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龙宇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