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卡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56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卡扣。所述移动卡扣包括连接板;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第一防滑板、第二防滑板和倒钩纹;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后支撑架、钢筋夹和前支撑架;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柱、连接杆、压杆、固定槽和手柄;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固定夹板、调节套、固定螺栓和移动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卡扣具有稳定防止钢筋笼滚动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卡扣


[0001]本技术涉及钢筋笼放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卡扣。

技术介绍

[0002]成品钢筋笼放置一般有两种模式:就地堆放和堆放架堆放。就地堆放即预先在空地上等距固定多根金属梁,然后将钢筋笼横放在多根金属梁上,采用就地堆放的特点是简单、方便,空间利用率大,但由于钢筋笼为圆筒形结构,在平整的金属梁上易发生滚动,容易造成人员受伤。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移动卡扣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防止钢筋笼滚动的移动卡扣。
[0005]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卡扣包括:连接板;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防滑结构包括第一防滑板、第二防滑板和倒钩纹,所述第一防滑板的侧壁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滑板的侧壁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防滑板和所述第二防滑板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所述倒钩纹;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滑板和所述第二防滑板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后支撑架、钢筋夹和前支撑架,两根所述后支撑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滑板的顶面两端,所述前支撑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支撑架的另一端,且所述前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防滑板的顶面,所述钢筋夹固定于所述后支撑架和所述前支撑架固定处的顶面;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第一防滑板的顶面,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柱、连接杆、压杆、固定槽和手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于第一防滑板的顶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压杆的顶面,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固定夹板、调节套、固定螺栓和移动夹板,所述固定夹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调节套滑动连接于所述压杆的表面,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的顶面,所述移动夹板固定于所述调节套的底端。
[0006]优选的,两根所述后支撑架的另一端焊接在一起,且所述后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防滑板构成三角形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前支撑架呈弧形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防滑板较长边方向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夹紧结构还包括防滑纹,所述防滑纹设于所述固定夹板和所述移动夹板的侧壁。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槽的内部,且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抵触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底面。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卡扣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卡扣,通过采用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不仅增加整体稳定性和提升对所述前支撑架的支撑力,还能够提升本技术的整体强度,使得固定钢筋笼的效果更佳,同时利用弧形的所述前支撑架和所述钢筋夹与钢筋笼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可有效防止钢筋笼转动;而且钢筋笼的压力最终转移至所述第一防滑板和所述第二防滑板上,增大了所述第一防滑板和所述第二防滑板对地面的压力,但是所述倒钩纹独特的倒钩设计,增大了抓地能力,再配合夹紧结构的固定作用,使得本技术紧贴地面,不易移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卡扣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防滑结构的底面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的防滑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连接板,2、防滑结构,21、第一防滑板,22、第二防滑板,23、倒钩纹,3、支撑结构,31、后支撑架,32、钢筋夹,33、前支撑架,4、固定结构,41、支撑柱,42、连接杆,43、压杆,44、固定槽,45、手柄,5、夹紧结构,51、固定夹板,52、防滑纹,53、调节套,54、固定螺栓,55、移动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卡扣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滑结构的底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防滑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移动卡扣包括:连接板1;防滑结构2,所述防滑结构2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1的两端,所述防滑结构2包括第一防滑板21、第二防滑板22和倒钩纹23,所述第一防滑板21的侧壁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1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滑板22的侧壁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防滑板21和所述第二防滑板22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所述倒钩纹23;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滑板21和所述第二防滑板22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后支撑架31、钢筋夹32和前支撑架33,两根所述后支撑架3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滑板21的顶面两端,所述前支撑架3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支撑架31的另一端,且所述前支撑架3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防滑板22的顶面,所述钢筋夹32固定于所述后支撑架31和所述前支撑架33固定处的顶面;固定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4固定于第一防滑板21的顶面,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支撑柱41、连接杆42、压杆43、固定槽44和手柄45,所述支撑柱41的底端固定于第一防滑板21的顶面,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41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压杆4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44设于所述压杆43的顶面,所述手柄45固定于所述压杆43的另一端;夹紧结构5,所述夹紧结构5固定于所述连接杆42的另一端,所述夹紧结构5包括固定夹板51、调节套53、固定螺栓54和移动夹板55,所述固定夹板51固定于所述连接杆42的另一端,所述调节套53滑动连接于所述压杆43的表面,所述固定螺栓54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
套53的顶面,所述移动夹板55固定于所述调节套53的底端。
[00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两根所述后支撑架31的另一端焊接在一起,且所述后支撑架31与所述第一防滑板21构成三角形结构,为了增加稳定性和提升对所述前支撑架33的支撑力,不仅能够提升本技术的整体强度,还可以提高整体稳定性,使得固定钢筋笼的效果更佳。
[00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前支撑架33呈弧形结构,为了让所述前支撑架33与钢筋笼的表面更加贴合,可有效防止钢筋笼转动,减少打滑现象的发生。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杆42沿所述第一防滑板21较长边方向与所述支撑柱41的顶端转动连接,为了工人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自由选择所述夹紧结构5固定在任何金属梁上,增加适用性,而且钢筋笼水平推力推动本技术时,所述固定结构4和所述夹紧结构5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对整体的固定作用,不会轻易移动。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夹紧结构5还包括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防滑结构(2),所述防滑结构(2)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1)的两端,所述防滑结构(2)包括第一防滑板(21)、第二防滑板(22)和倒钩纹(23),所述第一防滑板(21)的侧壁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1)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滑板(22)的侧壁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连接板(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防滑板(21)和所述第二防滑板(22)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所述倒钩纹(23);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滑板(21)和所述第二防滑板(22)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后支撑架(31)、钢筋夹(32)和前支撑架(33),两根所述后支撑架(3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滑板(21)的顶面两端,所述前支撑架(3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支撑架(31)的另一端,且所述前支撑架(3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防滑板(22)的顶面,所述钢筋夹(32)固定于所述 后支撑架(31)和所述前支撑架(33)固定处的顶面;固定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4)固定于第一防滑板(21)的顶面,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支撑柱(41)、连接杆(42)、压杆(43)、固定槽(44)和手柄(45),所述支撑柱(41)的底端固定于第一防滑板(21)的顶面,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41)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压杆(4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荣鑫王志金杨仲进黄星亚胡哲陈乐李润枝赵爽沈祥吴广定李名城郑渭陆贤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