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叠堆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专用工装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叠堆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郑煤机连杆生产自动线生产过程中,由于底板是钢板气割后折弯件,在前道车间和自动线间,需要一种体积小,容量大,且工件间位置固定的转运定位夹具,用于前道工艺车间与自动线间的转运和半成品工件暂存,要求匹配前道人工生产线和后道机器人自动线上产品的装载和卸载特殊定位要求,现有的堆放装置大多将工件直接进行叠放,由于叠放后的工件之间不存在间距,导致在对其进行搬运、加工过程中,工件之间易发生磕碰,摩擦等耗损行为,同时不便于机器人对工件进行自动抓取,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叠堆放装置,通过夹具可对工件进行叠放,便于机器人自动抓取,通过调节部使夹具可以沿水平XY 两个方向作调整,以适应同一类型不同规格产品的堆放要求,解决了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重叠堆放装置,主要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叠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固定框架(1)、调节部(2)以及多个夹具(3);所述调节部(2)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1)上,且所述调节部(2)与所述固定框架(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夹具(3)固定安装于所述调节部(2)上,所述夹具(3)上设置有工件;所述夹具(3)包括:立柱(301)、第一限位柱(302)、第二限位柱(303)以及卡爪(304);所述立柱(301)固定安装于所述调节部(2)顶端,所述立柱(301)由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组成,所述第一限位柱(302)设置于所述立柱(301)上,且所述第一限位柱(302)贯穿于所述立柱(301)两端,所述第二限位柱(303)设置于所述立柱(301)上,且所述第二限位柱(303)贯穿于所述立柱(301)两端,所述卡爪(304)一端设置于所述立柱(301)内部,且所述卡爪(304)套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柱(302)上,所述第一限位柱(302)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柱(303)两端设置有限位块(305),所述限位块(305)与所述立柱(301)外壁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叠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4),多个所述加强筋(4)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1)内侧壁面上,所述固定框架(1)内部设置有固定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汪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