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州搪瓷厂专利>正文

高压锅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58 阅读:7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高压锅锁紧装置,它包括锅盖、锅身、上、下手柄、锁针、橡皮圈,其结构特点是在上手柄上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前端开有通孔、后部装有弹性件、下端连有挡块的活动锁;在下手柄上制有凹槽及两个成八字形的斜面;在上手柄上对应于活动锁前端的通孔处设有突圈,突圈颈部通入锅盖的通孔中,橡皮圈紧配连接在突圈颈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安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特别是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高压锅锁紧装置。高压锅问世以来,因其使用效率高、用途广而被人们所接受,但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屡有事故发生。传统的高压锅在开合过程中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操作者在锅内压力未释放至安全范围内打开锅盖易造成烫伤,苏泊尔高压锅对此作了改进,即在手柄上设置了锁紧装置,在锅内有压力时锅盖无法打开,参见图1、图2、图3为现有技术苏泊尔高压锅锁紧装置的结构图,该锁紧装置由锁针7′-1、橡皮圈7′-2、活动块7′-3、挡块7′-4、弹簧7′-5、推板7′-6组成,锁针7′-1嵌入橡皮圈7′-2内装在锅盖6′上,活动块7′-3和推板7′-6连接在一起,装在上手柄7′上,挡块7′-4和弹簧7′-5活动连接在活动块7′-3上,上手柄7′紧固在锅盖6′上,下手柄8′上设有一边开口,三边垂直的凹槽8′-1,与凹槽8′-1相连的是斜面8′-2,下手柄8′紧固在锅身9′上,上、下手柄配合作用完成锁紧功能。当煮食开始时,锅内产生压力,推动锁针7′-1上升,锁针上的台阶7′-1-1和橡皮圈7′-2上的挡圈7′-2-1压紧密封,同时锁针7′-1插入推板7′-6前端的通孔7′-6-1中,而此时活动块7′-3的下脚7′-3-1处在下手柄8′的凹槽8′-1中(如图2所示),因推板7′-6和活动块7′-3卡连接在一起动作时,受阻于锁针7′-1,下脚7′-3-1无法退出凹槽8′-1,上手柄7′就无法板动,只有当锅内压力消失时,锁针7′-1在自重作用下下降,退出通孔7′-6-1,这时推板7′-6及活动块7′-3才恢复移动范围,用手推动推板7′-6就可带动活动块7′-3前移,使活动块7′-3的下脚7′-3-1移出凹槽8′-1(如图3所示),此时同时扳动上手柄7′,即可打开锅盖。斜面8′-2用于旋合锅盖时使下脚7′-3-1滑入凹槽8′-1内。苏泊尔高压锅与传统压力锅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它仍存在下列不足(一)锁针7′-1和橡皮圈7′-2配合工作易失灵,锁针台阶7′-1-1很小,只有1mm左右,在压力作用下容易超越橡皮圈7′-2的档圈7′-2-1,造成压力消失时锁针无法退回,锅盖仍无法打开,使用者不易分辨此时锁针7′-1不下降的原因是压力未释尽还是锁针台阶7′-1-1越过档圈7′-2-1;(二)由于下手柄8′上的凹槽8′-1是三边垂直的,开锅盖时须在拧动上手柄7′的同时前推推扳7′-6,推扳带动活动块7′-3的下脚7′-3-1移出凹槽8′-1,才能继续旋开锅盖,使用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易失灵、操作方便,无须任何辅助动作的高压锅锁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高压锅锁紧装置包括锅盖、锅身、上手柄、下手柄、锁针、橡皮圈,其结构特点是在上手柄上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前端开有通孔、后部装有弹性件、下端连有挡块的活动锁;在上手柄上制有凹槽及两个成八字形的斜面;在上手柄上对应于活动锁前端的通孔外设有突圈,突圈颈部通入锅盖的通孔中,橡皮圈紧配连接在突圈颈部上。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完善所述的弹性件可以是弹簧,弹簧的一端顶在活动锁上,另一端顶在上手柄上。增大锁针的台阶与橡皮圈的档圈的接触部分,其径向尺寸L最好是3-4mm。在上手柄上部可加有盖板。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现有技术苏泊尔高压锅锁紧装置的正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状态(1)局部视图。图3是图1的A-A状态(2)局部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剖视图。图5是图4的A向视图。图6是图4的B向视图。图7是本技术安装在高压锅上的结构状态图。下面将通过最佳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锁针7-1用机加工方法获得,选用铝合金材质,其上制有台阶7-1-1,橡皮圈7-2选用具有一定强度的耐高温弹性塑料,用制塑工艺获得,活动锁7-3选用耐高温塑料,用注塑方法制成,上手柄7和下手柄8及盖板7-5选用注塑胶木为材料,用注塑方法制成,弹性件7-4选用金属弹簧。先把上手柄7用紧固螺栓7-7固定在锅盖6上,将活动锁7-3和弹簧7-4装入上手柄7中,弹簧7-4一端顶在活动锁7-3上,另一端顶在上手柄7上,与上手柄7注塑成一体的突圈7-6之颈部7-6-1通入锅盖6的通孔6-1中,将锁针7-1嵌入橡皮圈7-2中,然后将橡皮圈7-2紧配在突圈颈部7-6-1上,再将盖板7-5盖上。下手柄8上制有凹槽8-1及两个成八字型的斜面8-2、8-3,下手柄8用螺栓8-1固定在锅身9上。处于工作位置的高压锅锁紧装置其活动锁7-3前端的通孔7-3-1、突圈7-6、橡皮圈7-2三孔轴线重合。煮食开始后,锅内产生一定压力,推动锁针7-1上升,锁针7-1上的台阶7-1-1和橡皮圈7-2上的档圈7-2-1压紧密封,因本技术增大了台阶7-1-1和挡圈7-2-1的接触面积,重叠部分的径向尺寸L为3-4mm,且橡皮圈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耐高温弹性塑料,在压力作用下,台阶7-1-1无法超越挡圈7-2-1,不会造成压力消失后锁针7-1动作失灵,同时锁针7-1上升插入活动锁7-3前端通孔7-3-1中,阻止了活动锁后移,而此时活动锁7-3下端的挡块7-3-2正处在下手柄8的凹槽8-1中,从而限制了上手柄7和下手柄8发生相对旋转,锅盖即无法开启,完成锁紧功能。只有当锅内压力几乎消失时,锁针7-1在自重作用下下降,解除对活动锁7-3的位移限制,此时扳动上手柄7,挡块7-3-2能沿下手柄8的斜面8-2爬出凹槽8-1,继续旋转锅盖即可打开,而无须别的辅助动作。斜面8-3用于旋合锅盖时,挡块7-3-2滑入凹槽8-1内。弹簧7-4的功能是保证锅盖旋合后自动把活动锁7-3前推至工作位置,使活动锁7-3之通孔7-3-1和锁针7-1位置对齐,压力产生后锁针7-1上升时能插入通孔7-3-1,实现锁紧功能。图7中1为下次手柄,2为上次手柄,3为安全气孔,4为调压器底座,5为调压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安全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锅锁紧装置,包括锅盖(6)、锅身(9)、上手柄(7)、下手柄(8)、锁针(7-1)、橡皮圈(7-2),其特征在于:在上手柄(7)上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前端开有通孔(7-3-1)、后部装有弹性件(7-4)、下端连有挡块(7-3-2)的活动锁(7-3);在下手柄(8)上制有凹槽(8-1)及两个成八字形的斜面(8-2)、(8-3);在上手柄(7)上对应于活动锁(7-3)前端的通孔(7-3-1)处设有突圈(7-6),突圈颈部(7-6-1)通入锅盖(6)的通孔(6-1)中,橡皮圈(7-2)紧配连接在突圈颈部(7-6-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锅锁紧装置,包括锅盖(6)、锅身(9)、上手柄(7)、下手柄(8)、锁针(7-1)、橡皮圈(7-2),其特征在于在上手柄(7)上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前端开有通孔(7-3-1)、后部装有弹性件(7-4)、下端连有挡块(7-3-2)的活动锁(7-3)在下手柄(8)上制有凹槽(8-1)及两个成八字形的斜面(8-2)、(8-3)在上手柄(7)上对应于活动锁(7-3)前端的通孔(7-3-1)处设有突圈(7-6),突圈颈部(7-6-1)通入锅盖(6)的通孔(6-1)中,橡皮圈(7-2)紧配连接在突圈颈部(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杭康陈贤忠屠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搪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