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44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卷轴壳体与成型于所述卷轴壳体一端的棘轮盘,所述卷轴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卷轴壳体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一进入口和第二进入口,所述卷轴壳体于容纳腔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塞棒固定于容纳腔内,安全织带缠绕固定于塞棒上,安全织带从第一进入口或者第二进入口穿出,塞棒位于容纳腔内后与限位凸起相抵接,通过限位凸起的作用,提高塞棒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降低塞棒于芯轴内部发生形变的概率,提高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安全带是汽车安全防护设备,在发生交通事故和紧急刹车时通过锁紧对车内乘员进行限位防护。汽车安全带通常由芯轴、框架、织带组成,芯轴转动连接于框架上,织带穿设于芯轴内。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0503501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带用芯轴,包括卷轴壳体,卷轴壳体内设有用于卷绕安全织带的卷轴筒组件,卷轴壳体两端面上设有防卷收棘轮,所述的防卷收棘轮与所述卷轴筒组件同轴设置,所述的卷轴壳体圆柱体内空腔,用于容纳所述卷轴筒组件和卷绕安全织带,所述的卷轴壳体上设有安全织带进入口。
[0004]上述技术方案中,卷轴壳体开设有空腔,卷轴壳体上设有安全织带进入口,使用时,塞棒固定于卷轴壳体的空腔内,安全织带缠绕固定于塞棒上并从安全织带进入口穿出,由于安全织带与塞棒固定,且安全织带卷绕在卷轴壳体上,在安全带收放的过程中,安全织带一直拉着塞棒,使塞棒于芯轴内部易发生形变,降低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降低塞棒于芯轴内部发生形变的概率。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包括卷轴壳体与成型于所述卷轴壳体一端的棘轮盘,所述卷轴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卷轴壳体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一进入口和第二进入口,所述卷轴壳体于容纳腔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塞棒固定于容纳腔内,安全织带缠绕固定于塞棒上,安全织带从第一进入口或者第二进入口穿出,塞棒位于容纳腔内后与限位凸起相抵接,通过限位凸起的作用,提高塞棒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降低塞棒于芯轴内部发生形变的概率,提高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寿命。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凸起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凸起相对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限位凸起均与塞棒相抵接,且两个限位凸起相对设置,使塞棒位于两限位凸起之间,通过两个限位凸起的限制,进一步提高塞棒于容纳腔内的稳定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凸起为条状,且限位凸起的长度方向与卷轴壳体的轴向相同。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状的限位凸起提高塞棒与限位凸起的接触面积,塞棒与限位凸起发生挤压时,条状的限位凸起作用于整根塞棒上,使塞棒受力均匀,降低塞棒发
生形变的概率。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入口和第二进入口将卷轴壳体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均开设有至少一组减重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槽减少卷轴壳体的用量,降低卷轴壳体的重量,使卷轴壳体转动更加轻松。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减重槽沿卷轴壳体轴向并列设置有四个。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组的相邻两减重槽之间并不连通,使卷轴壳体在减少自身重量的情况下尽量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入口的内侧壁具有导向斜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织带从第一进入口进入容纳腔内时,导向斜面具有导向作用,方便安全织带进入容纳腔内。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斜面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凸起可作为加强筋使用,提高导向斜面于第一进入口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卷轴壳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另外,定位凸起还可提高塞棒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避免塞棒从第一进入口中滑出。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进入口处,所述第二进入口的内侧壁为弧形。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起设于第二进入口处,使得第二进入口的出口缩小,避免塞棒从第二进入口中滑出;第二进入口的内侧壁为弧形,弧形使安全织带从第二进入口穿设进入容纳腔时更加顺畅,方便安全织带进入容纳腔内。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1.塞棒固定于容纳腔内,安全织带缠绕固定于塞棒上,安全织带从第一进入口或者第二进入口穿出,塞棒位于容纳腔内后与限位凸起相抵接,通过限位凸起的作用,提高塞棒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降低塞棒于芯轴内部发生形变的概率,提高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寿命;
[0025]2.定位凸起可作为加强筋使用,提高导向斜面于第一进入口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卷轴壳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定位凸起还可提高塞棒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避免塞棒从第一进入口中滑出;
[0026]3.限位凸起设于第二进入口处,使得第二进入口的出口缩小,避免塞棒从第二进入口中滑出。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中安全带芯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实施例中安全带芯轴上部朝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实施例中安全带芯轴下部朝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卷轴壳体;11、容纳腔;12、第一进入口;121、导向斜面;122、定位凸起;13、第二进入口;14、上部;15、下部;16、减重槽;17、限位凸起;2、棘轮盘;2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参见图1,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包括卷轴壳体1与成型于卷轴壳体1一端的棘轮盘2,卷轴壳体1内固定穿设有塞棒(图中未示出),塞棒上缠绕有安全织带(图中未示出),棘轮盘2用于辅助安全织带的收纳,本实施例中卷轴壳体1与棘轮盘2通过压铸一体成型。
[0033]棘轮盘2顶部开设有定位孔21,定位孔21用于在安全带芯轴安装时进行定位。
[0034]参见图2与图3,卷轴壳体1内部开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与卷轴壳体1远离棘轮盘2的一端面相连通,卷轴壳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容纳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进入口12和第二进入口13,第一进入口12与第二进入口13相对设置,第一进入口12与第二进入口13将卷轴壳体1分为上部14和下部15。
[0035]上部14和下部15均开设有至少一组减重槽16,本实施例中上部14和下部15均开设有两组减重槽16,每组减重槽16沿卷轴壳体1轴向并列设置四个,减重槽16的深度根据上部14和下部15的实际厚度决定。
[0036]第一进入口12的内侧壁具有导向斜面121,方便安全织带从第一进入口12进入容纳腔11内。
[0037]导向斜面121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122,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22并列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定位凸起122均为长条状,定位凸起122的长度方向与安全织带从第一进入口12进入容纳腔11的方向相同。
[0038]定位凸起122远离容纳腔11的一端为斜面,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轴壳体(1)与成型于所述卷轴壳体(1)一端的棘轮盘(2),所述卷轴壳体(1)内部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卷轴壳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容纳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进入口(12)和第二进入口(13),所述卷轴壳体(1)于容纳腔(11)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1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凸起(17)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17)为条状,且限位凸起(17)的长度方向与卷轴壳体(1)的轴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形变的安全带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淼权王猛蒋鹏程郑银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