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检测装置及镜头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34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及镜头模块。镜头检测装置具有架体、图样产生装置与镜头模块,其中镜头模块透过其第一端接收来自图样产生装置的第一图样光束,并于第二端产生第二图样光斑以提供待测镜头作为检测图像。第二图样光斑与镜头模块之间具有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检测装置及镜头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及镜头模块,尤其指一种可产生第二图样光斑以作为待测镜头的检测图像的镜头检测装置及镜头模块,其中第二图样光斑与镜头模块的第二端之间具有光路,并具有1

50毫米的工作距离,以及所述光路具有0.4

1的数值孔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多个产业对光学镜头规格的要求日益严苛,当镜头尺寸愈来愈小,传统的镜头检测方法与装置是否遇到瓶颈也开始受到检视。举例而言,当待测镜头欲进行调制转换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测试时,其中一种传统的检测方法为正投影检测法,所述方法为,镜头检测装置的图样产生装置可提供图样光斑并发射图样光束于待测镜头的成像面,进一步地,待测镜头将光束提供给影像传感器(例如,相机),以使影像传感器获得影像,即可进一步对影像进行分析以检测镜头的质量(例如,分辨率、对比程度)。
[0003]随着镜头的尺寸日益微缩,固有的镜头检测设备也将可能不再适用于小尺寸的镜头,请参照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镜头检测装置与小尺寸待测镜头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小尺寸的待测镜头102安置于传统镜头检测装置101,且待测镜头102的成像面位于载台1011的贯孔1012内时,用于提供图样光斑1032与图样光束1031的图样产生装置103则必须探入至贯孔1012中以进行待测镜头102的检测。然而,在此情况下,传统镜头检测装置101的图样产生装置103则可能易与载台1011产生碰撞而造成设备的毁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及镜头模块。镜头模块可于接收图样产生装置产生的第一图样光束后,形成第二图样光斑以作为待测镜头的检测图像,以借此加长镜头检测装置中的载台与图样产生装置之间的距离,并降低设备受损的机率。
[0005]基于前述目的的至少其中之一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检测装置包括架体、图样产生装置与镜头模块。所述图样产生装置设置于架体,用于产生第一图样光斑与第一图样光束。所述镜头模块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设置于架体且位于图样产生装置的一侧,且介于图样产生装置与待测镜头之间,其中镜头模块的第一端用于接收图样产生装置产生的第一图样光束,并透过第二端产生第二图样光斑以提供待测镜头作为检测图像。镜头检测装置的镜头模块之第二端与第二图样光斑之间的光路具有1

50毫米(mm)的工作距离。
[0006]可选地,所述镜头模块为中继镜头(relay lens)或两接物镜头,所述两接物镜头指的是两个接物镜头。
[0007]可选地,在所述镜头模块为两接物镜头时,两接物镜头的尺寸不相同。
[0008]可选地,所述光路具有数值孔径,且数值孔径为0.4

1。
[0009]基于前述目的的至少其中之一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包括架
体、图样产生装置与镜头模块。所述图样产生装置设置于架体,用于产生第一图样光斑与第一图样光束。所述镜头模块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设置于架体且位于图样产生装置的一侧,且介于图样产生装置与待测镜头之间,其中镜头模块的第一端用于接收图样产生装置产生的第一图样光束,并透过第二端产生第二图样光斑以提供待测镜头作为检测图像。所述镜头模块之第二端与第二图样光斑之间的光路具有0.4

1的数值孔径。
[0010]可选地,所述镜头模块为中继镜头或两接物镜头,所述两接物镜头指的是两个接物镜头。
[0011]可选地,在所述镜头模块为两接物镜头时,两接物镜头的尺寸不相同。
[0012]基于前述目的的至少其中之一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镜头检测装置的镜头模块,所述镜头模块包括两接物镜头,以形成中继镜头,且所述镜头模块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接收镜头检测装置的图样产生装置产生的第一图样光束,并透过第二端产生第二图样光斑以提供待测镜头作为检测图像。镜头模块的所述第二端与第二图样光斑之间的光路具有1

50毫米的工作距离。
[0013]基于前述目的的至少其中之一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镜头检测装置的镜头模块包括两接物镜头,以形成中继镜头,且所述镜头模块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接收镜头检测装置的图样产生装置产生的第一图样光束,并透过第二端产生第二图样光斑以提供待测镜头作为检测图像。镜头模块之第二端与第二图样光斑之间的光路具有0.4

1的数值孔径。
[0014]简言之,本技术提供的镜头检测装置及镜头模块可产生第二图样光斑(即,用于进行待测镜头之检测使用的检测图像),且第二图样光斑与镜头模块之间具有距离,可在检测待测镜头时,免于将镜头模块探入至镜头检测装置其载台的贯孔中,借此进而能够避免或减少设备碰撞造成的毁损问题,因此,对镜头检测有需求的各种市场(例如,相机光学镜头市场、屏下指纹辨识之光学镜头市场或其他光学镜头市场)具有优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现有技术的镜头检测装置与小尺寸待测镜头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镜头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
[0018]101:传统镜头检测装置;
ꢀꢀꢀꢀꢀꢀꢀꢀꢀꢀꢀꢀꢀꢀꢀꢀꢀꢀꢀꢀꢀꢀ
1011、2011:载台;
[0019]1012:贯孔;
ꢀꢀꢀꢀꢀꢀꢀꢀꢀꢀꢀꢀꢀꢀꢀꢀꢀꢀꢀꢀꢀꢀꢀꢀꢀꢀꢀꢀꢀꢀꢀꢀꢀ
102、202:待测镜头;
[0020]103、203:图样产生装置;
ꢀꢀꢀꢀꢀꢀꢀꢀꢀꢀꢀꢀꢀꢀꢀꢀꢀꢀ
1031:图样光束;
[0021]1032:图样光斑;
ꢀꢀꢀꢀꢀꢀꢀꢀꢀꢀꢀꢀꢀꢀꢀꢀꢀꢀꢀꢀꢀꢀꢀꢀꢀꢀꢀꢀꢀ
2:镜头检测装置;
[0022]201:镜头模块;
ꢀꢀꢀꢀꢀꢀꢀꢀꢀꢀꢀꢀꢀꢀꢀꢀꢀꢀꢀꢀꢀꢀꢀꢀꢀꢀꢀꢀꢀꢀ
2012:接物镜头;
[0023]2031:第一图样光束;
ꢀꢀꢀꢀꢀꢀꢀꢀꢀꢀꢀꢀꢀꢀꢀꢀꢀꢀꢀꢀꢀꢀꢀꢀꢀ
204:架体;
[0024]E201:第一端;
ꢀꢀꢀꢀꢀꢀꢀꢀꢀꢀꢀꢀꢀꢀꢀꢀꢀꢀꢀꢀꢀꢀꢀꢀꢀꢀꢀꢀꢀꢀꢀ
E202:第二端;
[0025]P201:第一图样光斑;
ꢀꢀꢀꢀꢀꢀꢀꢀꢀꢀꢀꢀꢀꢀꢀꢀꢀꢀꢀꢀꢀꢀꢀꢀꢀ
P202:第二图样光斑;
[0026]WK:工作距离;
ꢀꢀꢀꢀꢀꢀꢀꢀꢀꢀꢀꢀꢀꢀꢀꢀꢀꢀꢀꢀꢀꢀꢀꢀꢀꢀꢀꢀꢀꢀꢀ
θ:收光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代表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构件或装置。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其具有架体、图样产生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检测装置包括:架体;图样产生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用于产生第一图样光斑与第一图样光束;以及,一镜头模块,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架体且位于所述图样产生装置的一侧,且介于所述图样产生装置与待测镜头之间,所述镜头模块的所述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图样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第一图样光束,并透过所述第二端产生第二图样光斑以提供所述待测镜头作为检测图像;其中,所述镜头模块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图样光斑之间的光路具有1

50毫米的工作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块为中继镜头或两接物镜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模块为两接物镜头时,所述两接物镜头的尺寸不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所述光路具有数值孔径,且所述数值孔径为0.4

1。5.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检测装置包括:图样产生装置,设置于架体,用于产生第一图样光斑与第一图样光束;以及,一镜头模块,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架体且位于所述图样产生装置的一侧,且介于所述图样产生装置与待测镜头之间,所述镜头模块的所述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图样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第一图样光束,并透过所述第二端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颖
申请(专利权)人:仪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