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13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检测装置,主要包括一载台、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及一光感测单元。载台用以放置至少一待测镜头,其中待测镜头具有一视角。第一发光单元位于待测镜头的视角内,并用以一第一检测光束投射至待测镜头。第二发光单元位于待测镜头的视角外,并用以将一第二检测光束投射至待测镜头。光感测单元用以接收穿过待测镜头的第一检测光束及第二检测光束,以检测待测镜头的质量及是否被微粒污染。量及是否被微粒污染。量及是否被微粒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镜头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待测镜头的质量及是否被微粒污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多个产业对光学镜头规格的要求日益严苛,当镜头尺寸愈来愈小,传统的镜头检测方法与装置亦慢慢遇到一些瓶颈。
[0003]举例而言,当待测镜头欲进行调制转换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测试时,其中一种传统的检测方法为正投影检测法,所述方法为,镜头检测装置的图样产生装置可提供图样光斑并发射图样光束于待测镜头的成像面,进一步地,待测镜头将光束提供给影像传感器(例如,相机),以使影像传感器获得影像,即可进一步对影像进行分析以检测镜头的质量(例如,分辨率、对比程度)。
[0004]通过上述的方法虽然可以完成镜头的检测,但上述的检测方式仍有其局限,并可能会影响检测的正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镜头检测的准确性,并弥补先前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新颖的镜头检测装置,主要将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待测镜头的视角内,将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待测镜头的视角外,并通过第一及第二发光单元将检测光束投射至待测镜头,以完成待测镜头的检测。
[0006]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检测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待测镜头、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及一光感测单元,其中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待测镜头的入光侧,而光感测单元则设置在待测镜头的出光侧。第一及第二发光单元将检测光束投射至待测镜头,而光感测单元则接收穿透待测镜头的检测光束。
[0007]本技术的第一发光单元位于待测镜头的视角内,而第二发光单元则位于待测镜头的视角外。通过位于视角内的第一发光单元及位于视角外的第二发光单元进行检测,将更有利于提高镜头检测的准确度,并更容易看出镜头上是否存在微粒等污染。
[0008]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测镜头检测装置,主要于待测镜头的正上方设置一第一固定架,并于待测镜头的斜上方设置复数个第二固定架。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而第二发光单元则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的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可构成一虚拟的球体,而待测镜头则位于该虚拟球体的球心。
[0009]第二固定架可通过滑轨或固定槽设置在一座体上,其中第二固定架可沿着滑轨或固定槽相对于待测镜头位移,以改变第二发光单元与待测镜头的距离及夹角。此外第二固定架上亦可设置滑轨或固定槽,而第二发光单元则可沿着第二固定架的滑轨或固定槽位移,以改变第二发光单元与待测镜头之间的夹角。
[0010]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包括:一载台,用以放
置至少一待测镜头,其中待测镜头具有一视角、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位于待测镜头的视角内,并用以将一第一检测光束投射至待测镜头的第一端;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位于待测镜头的视角外,并用以将一第二检测光束投射至待测镜头的第一端;及一光感测单元,位于待测镜头的第二端,其中穿过待测镜头的第一检测光束及第二检测光束用以投射在光感测单元。
[0011]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包括一第一固定架位于待测镜头的第一端,并用以承载第一发光单元。
[0012]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包括复数个第二固定架位于待测镜头的一侧边,并用以承载第二发光单元。
[0013]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其中第二固定架包括至少一引导单元,而第二发光单元则沿着引导单元位移,以调整第二检测光束与待测镜头之间的夹角。
[0014]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包括一第一驱动单元连接第一固定架,并用以驱动第一固定架及第一发光单元相对于载台上的待测镜头位移,以改变第一发光单元与待测镜头之间的距离。
[0015]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其中待测镜头的数量为复数个,而载台则包括复数个放置孔分别用以放置复数个待测镜头。
[0016]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包括一第二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载台及待测镜头相对于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位移,使得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产生的第一检测光束及第二检测光束投射在载台的不同的待测镜头。
[0017]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包括一第三驱动单元连接光感测单元,并用以调整光感测单元与待测镜头之间的距离。
[0018]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其中第二固定架通过一滑轨连接一座体,并沿着滑轨相对于座体位移。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新颖的镜头检测装置,主要将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待测镜头的视角内,将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待测镜头的视角外,并通过第一及第二发光单元将检测光束投射至待测镜头,以完成待测镜头的检测。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镜头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镜头检测装置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镜头检测装置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镜头检测装置又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0

镜头检测装置;11

载台;111

放置孔;12

待测镜头;121

第一端;123

第二端;125

视角;13

第一发光单元;131

第一检测光束;15

第二发光单元;151

第二检测光束;17

光感测单元;20

镜头检测装置;21

第二驱动单元;22

座体;23

第一固定架;231

第一驱动单元;25

第二固定架;251

引导单元;27

第三驱动单元;X

第一方向;Y

第二方向;Z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镜头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镜头检测装置10主要包括一载台11、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13、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15及一光感测单元17,其中载台11用以承载至少一待测镜头12。第一发光单元13及第二发光单元15用以将检测光束投射至待测镜头12,并通过光感测单元17接收穿过待测镜头12的检测光束,以完成待测镜头12的检测。
[0026]本技术所述的待测镜头12可以是相机、手机、平板或笔电等装置的镜头,其中待测镜头12具有一第一端121、一第二端123及一视角(angle of view)125。视角125是指在一般环境中,镜头可以接收影像的角度范围,也可以被称为视野(Field of View)。
[0027]第一发光单元13及第二发光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载台,用以放置至少一待测镜头,其中该待测镜头具有一视角、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位于该待测镜头的该视角内,并用以将一第一检测光束投射至该待测镜头的该第一端;复数个第二发光单元,位于该待测镜头的该视角外,并用以将一第二检测光束投射至该待测镜头的该第一端;及一光感测单元,位于该待测镜头的该第二端,其中穿过该待测镜头的该第一检测光束及该第二检测光束用以投射在该光感测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固定架位于该待测镜头的该第一端,并用以承载该第一发光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第二固定架位于该待测镜头的一侧边,并用以承载该第二发光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固定架包括至少一引导单元,而该第二发光单元则沿着该引导单元位移,以调整该第二检测光束与该待测镜头之间的夹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伟友
申请(专利权)人:仪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