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825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根相互平行的湿膜丝平摊在同一平面中,使湿膜丝两两之间等距排列且两端分别对齐,分别固定连接M根湿膜丝的两端端部,以制得膜排;将N排膜排依次等距叠放,晾干以得到干膜丝;将N排膜排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装入两个膜盒中,通过胶黏剂浇铸固定后,切除膜盒和膜排的端部;将两条产水膜管分别与膜排两端的膜盒一一对应的胶接固定,以制得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减小了制备帘式膜片的工作量;将膜丝沿横向和纵向分别对齐排列,能够防止污堵并提高过滤能力,降低曝气次数,并提高单位容积内膜丝的装填数量。并提高单位容积内膜丝的装填数量。并提高单位容积内膜丝的装填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现有技术中,在制备中空纤维帘式膜片时,首先对晾干后的整把中空纤维膜丝端头涂抹703硅胶,等待固化后分丝处理,然后均匀的填装于膜盒中,注入聚氨酯硬胶,待固化数小时后切去端头,然后将膜盒与产水膜管粘接,并在膜丝根部进行软胶浇铸。
[0004]这种制备方式及制得的帘式膜片具有以下缺点:膜丝需要晾干后进行处理,对膜丝晾干并取下加工导致工作量较大;整把膜丝中,膜丝与膜丝之间存在间隙过大或过小的情况,无法保证间距均匀一致;制得的帘式膜片与膜架装配后形成膜箱,膜箱工作时,需要连续曝气,其曝气所消耗的处理费用占水处理费用的60%以上;膜丝与膜丝制件排序杂乱无章,全靠工人工作经验去排布,大量使用人工,效率低下;由于无序排列直接造成膜丝根部容易造成污堵,且填装面积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减小了制备帘式膜片的工作量;将膜丝沿横向和纵向分别对齐排列,能够防止污堵并提高过滤能力,降低曝气次数,并提高单位容积内膜丝的装填数量。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M根相互平行的湿膜丝平摊在同一平面中,使所述湿膜丝两两之间等距排列且两端分别对齐,通过线编或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M根所述湿膜丝的两端端部,以制得膜排;(2)将N排所述膜排依次等距叠放,使N排所述膜排两侧分别对齐,两端也分别对齐,通过预固定的方式固定N排所述膜排,晾干以得到干膜丝;(3)将固定后的N排所述膜排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装入两个膜盒中,通过胶黏剂浇铸固定后,切除所述膜盒和所述膜排的端部,以使得所述干膜丝两端分别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开口;(4)将两条产水膜管分别与所述膜排两端的所述膜盒一一对应的胶接固定,以制得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所述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中,所述干膜丝两端的所述开口分别与两端的所述产水膜管连通。
[0007]优选地,在步骤(4)中,对N排所述膜排两端端部分别进行软胶浇铸。
[0008]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预固定的方式为可拆除的固定方式。
[0009]优选地,其中,M在15

500之间,N在3

30之间。
[0010]更优选地,其中,M在30

100之间,N在6

15之间。
[0011]优选地,M根所述湿膜丝两两之间的距离在0.05

2mm之间;N排所述膜片两两之间的距离在0

1mm之间。
[0012]更优选地,M根所述湿膜丝两两之间的距离在0.15

0.5mm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湿膜丝的长度在500

3000mm之间,所述湿膜丝的外径在0.8

3.5mm之间。
[0014]更优选地,所述湿膜丝的长度在1500

2100mm之间,所述湿膜丝的外径在1.5

2.8mm之间。
[0015]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对纺丝机输出的湿膜丝进行加工,并对制得的膜排进行晾干,工作量远小于直接对湿膜丝进行晾干,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线编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湿膜丝的端部,对湿膜丝的端部进行封口,能够避免胶黏剂进入膜丝中造成污染;将膜丝沿横向和纵向分别对齐排列,使膜排中的M根膜丝之间间隔均匀排列,使N排膜排之间间隔均匀排列,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体中的杂物在膜丝根部形成缠绕,使水流和气流能够顺畅进入膜丝根部,尤其是能够使曝气气流形成活塞状理想冲刷形态,防止污堵并提高过滤能力;降低膜丝根部污堵和帘式膜片整体污染,极大的降低清洗次数和运行费用,运行费用能够降低30%以上;整体有序排列的膜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容积内膜丝的装填数量,提高投资效率和运行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得到的N排膜排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得到的N排膜排的正式示意图;附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得到的膜排与膜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步骤(4)得到的产水膜管与膜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湿膜丝;2、干膜丝;3、膜盒;4、硬胶;5、产水膜管;6、软胶;7、切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0]参见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M根相互平行的湿膜丝1平摊在同一平面中,使湿膜丝1两两之间等距排列且两端分别对齐,参见图1所示,即M根湿膜丝1的上端相互对齐,下端也相互对齐;通过线编或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M根湿膜丝1的两端端部,以制得膜排;通过线编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湿膜丝1的端部,同时对湿膜丝1的端部进行封口,能够避免胶黏剂进入膜丝中造成污染;上述固定工序通过两次加工完成,第一次加工依次连接固定M根湿膜丝1的下端端部,第二次加工则依次连接固定M根湿膜丝1的上端端部。
[0021](2)将N排膜排依次等距叠放,使N排膜排两侧(指图2中的左右两侧)分别对齐,两端(指图1中的上下两端)也分别对齐,通过预固定的方式固定N排膜排,晾干以得到干膜丝2;参见图2所示,左右方向即为M根膜丝的排列方向,上下方向即为N排膜排的排列方向;预固定的方式为通过夹子夹持的方式,该方式为可拆除的固定方式,通过这个设置,当后续膜排和膜盒3固定后,将夹子拆除即可。
[0022](3)将固定后的N排膜排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装入两个膜盒3中,通过胶黏剂浇铸固定后,切除膜盒3和膜排的端部,以使得干膜丝2两端分别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参见图3所示,N排膜排的上端穿入上方的膜盒3中,两者之间通过胶黏剂浇铸固定,胶黏剂固化后形成硬胶4;N排膜排的下端则穿入下方的膜盒3中,两者之间通过胶黏剂浇铸固定,胶黏剂固化后形成硬胶4;接着切除膜排上端端部和下端端部,分别沿上下切割线7切除一段长度,同时切除上方膜盒3的上侧部分以及下方膜盒3的下侧部分,以使得干膜丝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0023](4)将两条产水膜管5分别与膜排两端的膜盒3一一对应的胶接固定,以制得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该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中,干膜丝2两端的开口分别与两端的产水膜管5连通;参见图4所示,在两条相互平行的产水膜管5之间装入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M根相互平行的湿膜丝平摊在同一平面中,使所述湿膜丝两两之间等距排列且两端分别对齐,通过线编或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M根所述湿膜丝的两端端部,以制得膜排;(2)将N排所述膜排依次等距叠放,使N排所述膜排两侧分别对齐,两端也分别对齐,通过预固定的方式固定N排所述膜排,晾干以得到干膜丝;(3)将固定后的N排所述膜排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装入两个膜盒中,通过胶黏剂浇铸固定后,切除所述膜盒和所述膜排的端部,以使得所述干膜丝两端分别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开口;(4)将两条产水膜管分别与所述膜排两端的所述膜盒一一对应的胶接固定,以制得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所述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中,所述干膜丝两端的所述开口分别与两端的所述产水膜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对N排所述膜排两端端部分别进行软胶浇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预固定的方式为可拆除的固定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帘式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M在15

500之间,N在3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守君魏星光邹昊钱超恒卢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淼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