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集中式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的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8110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集中式算法和分布式算法的网络系统,适用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其包括在横向上设有依次以上下级管理连结,形成三层结构的控制中心层、逻辑服务器层和互联网台层,该网络系统在纵向上设有自上而下的下载管理系统和自下而上的上载管理系统;它们和横向上设有依次以上下级管理连结的三层结构共同构成该网络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和闭合环境运行模式,可以灵活地实现对客户端的管理,高效利用分布在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实现系统的有效管理和安全控制,又能够实现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和无限扩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传送的网络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集成集中式计算和分布式计算两种算法的网络系统。随着用户业务需求的增长及Internet/Intranet的普及,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正逐渐取代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是三层或四层的体系结构。三层结构就是把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用户端的业务逻辑独立出来,并与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过程合并在一起,构成应用层,以提高计算能力,实现灵活性;如果再加一层Web服务器层,就构成了四层结构。在这种模式中用户端仅仅是处理用户界面(GUI),即所谓瘦客户机的工作方式,而目前的趋势是采用具有交互功能的浏览器,即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取得了相当成功,降低了浏览器端的维护成本,但是又面临着离线无法实现业务操作的窘境;同时,无论用户的机器是什么样的配置,都只是作为一个标准的浏览器来访问服务器,不能按照个性化的特点来进行系统配置,也不能充分发挥客户机的软硬件资源的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成集中式算法和分布式算法的网络系统,适用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其包括在横向上设有依次以上下级管理连结,形成三层结构的控制中心层、逻辑服务器层和互联网台层,特点是,该网络系统在纵向上设有自上而下的下载管理系统和自下而上的上载管理系统;它们和横向上设有依次以上下级管理连结的三层结构共同构成该网络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和闭合环路运行模式。所述的控制中心层位于局域网或互联网上,其包括一个控制中心网络单元或逻辑关系相互平等的多个控制中心网络单元;所述的逻辑服务器层位于互联网上,其包括至少一个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或接受同一控制中心网络单元管理的多个平行的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所述的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上各具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所述的逻辑服务器层中的网络单元是一级逻辑结构或多级逻辑结构;所说的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可以是一个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位于一台物理服务器上,也可以是多个逻辑服务器共同位于一台物理服务器上;所述的互联网台层,其对应于逻辑服务器层上的每一个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至少有一个互联网台网络单元或接受同一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平行管理的多个互联网台网络单元。所述的下载管理系统,其包括分别设在一个网络系统上的控制中心单元、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和互联网台网络单元上的后台守护程序于数据库表;安装在所述的每个网络单元上的SSH服务器程序、客户端程序与相应的公钥和私钥,由连接上下级网络单元用以自上而下逐级下传软件包和下一级网络单元逆向上传的加密虚拟通道构成的逻辑管理路径;所述逻辑管理路径的起点是该控制中心网络单元,沿着树形网络结构自上而下,而路径的终点则可以是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也可以是互联网台网络单元;所述的虚拟通道包括通过SCP命令实现文件传输所建立的虚拟通道和通过SSH的端口转发实现远程操作所建立的虚拟通道;所述的后台守护程序包括由控制中心网络单元读入用户输入内容而发动执行任务,并具有逻辑连接的主线程功能模块、任务容器线程功能模块、任务队列线程功能模块、任务执行线程功能模块、任务监视线程功能模块、任务报告线程功能模块和任务清理线程功能模块。所述的上载管理系统,其包括分别设在所说的网络系统上的每个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和每个互联网台网络单元上的一个数据汇总和采集子系统及一个定期获取和传送子系统;设在每个互联网台网络单元上用于执行本机上载管理工作的实时运行数据模块和定期汇总数据模块以及链接设在本机上的数据汇总和采集子系统的数据采集规则;链接设在本机上的定期获取和传送子系统数据汇报规则;设在每个逻辑服务器网络单元上,用于执行本机上载管理工作和下一级汇总数据模块和定期汇总数据模块、链接设在本机上的数据汇总和采集子系统的数据采集规则、链接设在本机上的定期获取和传送子系统的数据汇报规则、以及共用所述的构成系统逻辑管理路径的加密虚拟通道;在该上载管理系统中还设有汇报系统定时机制模块。本专利技术综合了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两者的优点,有效集成了集中式计算和分布式计算两种算法,既可以灵活地实现对客户端的管理,高效利用分布在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实现系统的有效管理和安全控制,又能够实现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和无限扩展。从而克服了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弱点,更好地支持了客户端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和联网、离线的使用状态。附图说明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执行线程的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监视线程的工作原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监视线程的流程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报告线程的工作原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报告线程的流程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报告协议的说明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发送/接收流程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发送/接收协议的说明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中主线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中任务清理线程的流程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中上载管理系统在互联网台层的工作原理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中上载管理系统在逻辑服务器层的工作原理图; 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适用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横向上由控制中心层1(Control Center Layer,CCL)、逻辑服务器层2(Logical Server Layer,LSL)和互联网台层3(Net-station Layer,NSL)组成,纵向上由自上而下的下载管理系统4(Download Management System,DMS)和自下而上的上载管理系统5(Upload Management System,UMS)组成。这样,横向上的三层结构和纵向上的两套系统共同构成了该网络系统平台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和闭合环路运行模式。该网络系统平台的控制中心层1既可以位于内部网(LAN)中,也可以位于互联网(Internet)上,其包括一个控制中心网络单元或逻辑关系相互平等的多个控制中心网络单元,在各控制中心网络单元上还加载控制中心任务管理程序10(参见图3);逻辑服务器层2必须位于互联网上,并具有固定的IP地址;互联网台层3可以以任一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如PSTN、ISDN、ADSL、LAN、Wireless等。每一层可包括一台或多台具有同类功能的机器NS(或LS,称作网络单元)。当控制中心层1和互联网台层3有多个网络单元时,它们的逻辑关系是平等的,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逻辑服务器层2又可以分为多级,自上而下,上级管理下级。这样,控制中心层1、逻辑服务器层2(可以是多级)及互联网台层3构成了自上而下的树型的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下载管理系统4的结构示意图,下载管理系统4在控制中心层1、逻辑服务器层2和互联网台层3上的每个网络单元都分别有相应的后台守护程序(daemon)42和数据库表43,来执行相应的任务。每一个下载的任务都由管理员在控制中心网络单元上发起,然后沿着逻辑管理路径借助加密的虚拟通道41(Virtual Linkage)逐级把软件包下传到下一级网络单元,下一级网络单元执行完任务后,把执行的结果借助虚拟通道41逆向逐级报告,报告完成后,就完成一个完整的下载动作。每个逻辑管理路径的起点都是控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集中式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的网络系统,适用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其包括在横向上设有依次以上下级管理连结,形成三层结构的控制中心层、逻辑服务器层和互联网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系统在纵向上设有自上而下的下载管理 系统和自下而上的上载管理系统;所说的横向上设有依次以上下级管理连结的三层结构和纵向上的该两套管理系统共同构成该网络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和闭合环路运行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象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