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809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植物材料的前处理、脱毒处理、茎尖再生、再生植株的病毒检测和无毒苹果苗的繁育。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苹果嫩稍进行组织培养,材料容易获取,缩短了试管苗的形成时间;提高了植物的耐热能力,降低了死亡率;有效缩短植株的检测周期;省略了扩繁的环节;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缩短了植物前处理的时间,材料得到了充分利用;省去了生根移栽的时间及相应的成本消耗;可充分满足不同的需求。可充分满足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苹果主要通过嫁接等无性方式进行繁殖,致使我国栽植的苹果普遍感染病毒,病毒一旦感染将终身携带,导致苹果产量低、品质差。
[0003]目前,我国苹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但无毒化面积所占比例仍很少,难以取得高效益和占领国际市场。
[0004]因此,苹果无毒化栽培是大势所趋。现有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技术流程比较繁琐,且存在周期长、工作量大等缺陷。
[0005]因此,建立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少、材料可循环利用、无毒苗木保存方式多样的特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植物材料的前处理:收集1.8~2.2cm长的嫩梢,进行第一次继代扩繁,得苹果试管苗;
[0010]2)脱毒处理:选取长势良好的苹果试管苗,切取茎尖I插入含病毒唑的培养基中,常温25℃预培养10~13d,待愈伤组织出现后,进一步培养切取茎尖II;
[0011]3)茎尖再生:将切取的茎尖II初步培养后,待茎尖再生待植株长至0.6~0.8cm,除去最外层的愈伤组织,除去部分厚度为1.0~2.0mm,然后转入培养基中,第二次继代培养至完整再生植株;
[0012]4)完整再生植株的病毒检测:切取完整再生植株上部1.0~1.5cm移入培养基中,切下的剩余部分进行第1轮病毒检测;检测无毒的植株培养20~25d后,进行第三次继代,将植株的上部1.0~1.5cm移入培养基中,切下的剩余部分进行第2轮病毒检测;两轮检测均为阴性的植株即作为无毒的苹果试管苗;检测带毒的植株重新进行脱毒处理;
[0013]5)无毒苹果苗的繁育:将检测无毒的苹果试管苗进行扩繁,切取嫩稍,嫁接于无毒砧木,完成无病毒苹果苗木的繁育。
[0014]进一步的:除去最外层的愈伤组织所用工具为解剖刀。
[0015]有益效果在于:一般苹果田间苗脱毒处理时,收集的是叶芽或小于1.0cm的嫩稍,一般需要60~90d才能完成第一次继代。
[0016]常温25℃预培养10~13d,苹果试管苗基部的愈伤组织基本形成,这一过程相当等
于试管苗进行了一个抗病毒剂的前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脱毒效率(可提高5%左右),而且经过这一时期的生长,植株对高温的抵御能力有效增加,进而提高了植株热处理阶段的成活率(可提高10%左右)。
[0017]茎尖刚再生成植株后(约0.6~0.8cm)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生长成达到检测要求的植株还再需60d左右,此时,在不破坏整体植株的情况下,用解剖刀片切除最外层的一层愈伤组织(约1.0~2.0mm),可有效缩短生长成达到检测要求植株的时间,切除后生长30d便可达到检测要求。
[0018]一般地,再生植株继代2~3次,扩繁到一定数量后进行第一次病毒检测,这个时间需要约60d。现在不进行扩繁,对茎尖直接再生的植株进行检测,省去了后期的扩繁工作及对应的工作投入;
[0019]进一步的:每轮检测过程中,RNA提取和反转录均为常规方法,PCR扩增时采用常规PCR和荧光定量PCR相结合的方式。
[0020]有益效果在于:两次病毒检测,每次检测利用两种检测方法,当PCR检测为阴性的样品,再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可有效保证病毒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检测带毒的植株继续进行脱毒处理,可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0021]优选的:步骤1)中,嫩梢的来源为A或B,其中:
[0022]A:5月~11月,田间直接收集茎嫩稍;
[0023]B:12月~次年4月,选择叶芽饱满的枝条插入水盆中进行水培,促使枝条萌发,温度为26~28℃,萌发后收集嫩稍;
[0024]扩繁前需消毒,再接种到培养基中;
[0025]消毒:将嫩稍先用自来水冲洗,无菌环境下,75%酒精处理30s,千分之一的升汞处理14~16min,无菌蒸馏水清理2~3次;
[0026]扩繁:第一次继代时间为接种后20~30d,接种后40~50d完成扩繁。
[0027]有益效果在于:A或B方案两个方案结合,一年四季都能获得处理材料。
[0028]优选的:步骤2)中,茎尖I长度为0.8~1.2cm;
[0029]培养基中病毒唑的浓度为20~30μg/mL;
[0030]进一步培养:将试管苗移入光照培养箱中,24~26℃培养1~2d,27~29℃培养1~2d,30~32℃培养1~2d,33~35℃培养1~2d,35~37℃培养20~25d。茎尖II长度为1.0~2.0mm。
[0031]优选的:步骤3)中,初步培养:暗培养7~10d,正常培养30~40d;
[0032]再培养的时间为25~30d。
[0033]优选的:步骤5)中,扩繁的时间为25~35d;
[0034]嫩稍的长度1.0~1.5cm;
[0035]嫁接采用劈接的方式;
[0036]无毒砧木为山定子,还包括嫁接后10~15d检测嫁接的成活情况。
[0037]优选的:培养基的成分包括:MS+0.2~0.4mg/L IBA+0.8~1.0mg/L 6

BA。
[0038]有益效果在于:一般地,苹果无毒试管苗需要生根移栽到田间,才能完成繁育,这一过程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然后再移栽到田间。将获得的无毒苹果试管苗直接嫁接到无毒砧木上,省去了生根移栽的时间及相应的成本消耗。
[0039]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40]利用苹果嫩稍进行组织培养,材料容易获取,全年均可取样,且由于取样的嫩梢较大,有效缩短了试管苗的形成时间,可节省40~60d;
[0041]脱毒处理过程中增加了预培养和逐渐升温的过程,有效提高了植物的耐热能力,降低了死亡率,可降低10%左右;
[0042]一般大小为1.0mm的苹果茎尖完全再生成植株(2.5~3.0cm)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本专利技术在再生成植株还比较小时先切除少量愈伤组织,可有效缩短植株的检测周期,缩短约30d,进而快速获得满足检测需求的植株;
[0043]省略了扩繁的环节,直接对茎尖再生的植株进行病毒检测,可有效减少大量扩繁而产生的工作量及成本,而且缩短了扩繁所需时间;仅需2.5个月;较现有常规操作节约一半时间;
[0044]进行两轮病毒检测,每轮检测采用两种PCR检测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准确性可提高8~20%,对无病毒苹果苗木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植物材料的前处理:收集1.8~2.2cm长的嫩梢,进行第一次继代扩繁,得苹果试管苗;2)脱毒处理:选取长势良好的苹果试管苗,切取茎尖I插入含病毒唑的培养基中,常温25℃预培养10~13d,待愈伤组织出现后,进一步培养切取茎尖II;3)茎尖再生:将切取的茎尖II初步培养后,待茎尖再生待植株长至0.6~0.8cm,除去最外层的愈伤组织,除去部分厚度为1.0~2.0mm,然后转入培养基中,第二次继代培养至完整再生植株;4)完整再生植株的病毒检测:切取完整再生植株上部1.0~1.5cm移入培养基中,切下的剩余部分进行第1轮病毒检测;检测无毒的植株培养20~25d后,进行第三次继代,将植株的上部1.0~1.5cm移入培养基中,切下的剩余部分进行第2轮病毒检测;两轮检测均为阴性的植株即作为无毒的苹果试管苗;检测带毒的植株重新进行脱毒处理;5)无毒苹果苗的繁育:将检测无毒的苹果试管苗进行扩繁,切取嫩稍,嫁接于无毒砧木,完成无病毒苹果苗木的繁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化的苹果田间苗脱毒及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嫩梢的来源为A或B,其中:A:5月~11月,田间直接收集茎嫩稍;B:12月~次年4月,选择叶芽饱满的枝条插入水盆中进行水培,促使枝条萌发,温度为26~28℃,萌发后收集嫩稍;所述扩繁前需消毒,再接种到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君董雅凤张尊平范旭东任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