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高效的番茄转基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94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高效的番茄转基因方法,改进主要体现在:1.改良培养基的配方,获得活力更强的外植体;2.通过调整激素配比,加快阳性苗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区分阳性芽体和非阳性芽体的目的;3.从各个操作环节以处理时间改为外植体的生长状态为参照,增强了转基因的可把控性;4.芽体生长、生根和炼苗无缝衔接,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染菌的风险。降低了染菌的风险。降低了染菌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高效的番茄转基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基因
,特别涉及一种便捷高效的番茄转基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番茄原产自南美洲,是一种喜温、喜光的短日照植物,生长周期 4~6个月,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pH 6~7为宜。番茄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风味极佳,也常被当做水果食用,其果实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可溶性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消暑解渴、促进消化的功效。世界范围内,番茄及其制品的贸易在蔬菜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中国的番茄产业发展迅速,已位居全球第一位,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精准的提高番茄风味,增强番茄的适应性,扩大其种植范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番茄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已完成测定,而且番茄生长周期相对于果树要短很多,故番茄已作为一种研究果实品质的模式植物,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工作中。因此改良和开发高效的番茄转基因技术,可以为其他水果的研究提供参照,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0003]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通常包括靶基因的获取,表达载体的构建,农杆菌转化和植物组织培养这个四个环节,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是最核心,难度最大,周期最长的部分,同时也是限制某种植物能否实现转基因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番茄组培理论上只需要56天,但是由于转基因过程需要细菌侵染,添加抗生素等操作,会限制番茄外植体的生长,导致番茄转基因周期延长,即便是专业的转基因公司,获得阳性的转基因材料也需要3~6个月,且转基因操作比较繁琐,影响因素较多,导致转基因操作的稳定性难以把控。
[0004]传统的转基因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0005]1.操作繁琐,由于材料本身及培养条件的差异,致使各个时期实验材料的生长状况都不相同,不同批次之间的波动很大,难以把控成功率。
[0006]2.侵染完成后,黑暗环境下放置2天,农杆菌过量繁殖,会降低外植体的活性,减缓愈伤组织及芽体的生长,导致实验周期延长。目前专业的转基因公司,也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整个转基因流程。
[0007]3.该方法利用转基因芽体具有抗性基因,通过添加大量抗生素来抑制正常芽体的生长,从而区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芽体。转基因芽体虽然具有抗性,但也需要合成分解抗生素的蛋白质,因此抗生素环境对转基因苗也是一种胁迫,会降低转基因芽体的生长速度,延长实验周期。另外,番茄对潮霉素敏感,因此番茄转基因不适宜用潮霉素抗性,故传统的转基因方法对转基因载体也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番茄转基因方法;本专利技术对传统的番茄转基因方法进行了改进,大大缩短了转基因的周期,并且提高了阳性率,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主要体现在:1.改良培养基的配方,获得活力更强的外植体;2.
通过调整激素配比,加快阳性苗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区分阳性芽体和非阳性芽体的目的;3.从各个操作环节以处理时间改为外植体的生长状态为参照,增强了转基因的可把控性;4.芽体生长、生根和炼苗无缝衔接,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染菌的风险。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便捷高效的番茄转基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一、无菌苗的培养
[0012]用10%~15%的NaClO消毒15~20min,无菌水漂洗5次,避光室温下静置过夜;之后将种子平铺在1/2MS培养基上,约7~10天种子即可萌发,并生出2片肥厚的子叶;
[0013]步骤二、外植体培养
[0014]用灭菌过的剪刀和镊子,将番茄幼苗的子叶剪下,铺在预培养基上,叶片正面向下,每个平皿50~60片子叶为宜,黑暗避光24~30h,待叶片切口处呈现膨大迹象,即用于步骤四;
[0015]步骤三、农杆菌准备
[0016]将构建好或者冻存的农杆菌取出,涂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平板上,挑取单克隆,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 200rpm过夜培养至OD600=0.5;取该农杆菌300μL接种在新的 30mL LB培养基中,28℃、200rpm摇5~6h;之后将农杆菌离心,弃去上清,用30mL液体培养基:MS 4.3g/L,蔗糖30g/L,pH 5.5~6.0 重悬,混匀待用;
[0017]步骤四、外植体侵染
[0018]将预培养过的番茄子叶,在步骤3中的农杆菌悬液中浸泡20 min,每隔5min轻轻颠倒或旋转,使叶片尽可能的与菌液接触完全;之后用灭菌过的纸巾吸干子叶表面的菌液,避免压迫使叶片受损;将叶片放在预培养基上,黑暗培养2d,在此期间若叶片周围有农杆菌生长迹象,应终止黑暗培养,立即进入步骤五;
[0019]步骤五、诱导愈伤及除菌
[0020]将步骤四中的子叶,转移至抗性培养基,约5~7d切口处即可形成愈伤组织团块;
[0021]步骤六、诱导出芽
[0022]将带有愈伤组织的子叶,转移至激素板上,约7~10d子叶上形成新的芽体;要求此培养基厚度约0.7~1cm;
[0023]步骤七、生根培养
[0024]用灭菌过的镊子和剪刀从茎端,取下步骤五中的芽体,插在生根培养基中,每隔7~10天,松动一下培养瓶瓶口,约15天生根,待根系发育强壮后即可移栽。
[00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MS培养基具体为MS 2.15g/L,蔗糖30g/L,7g/L琼脂,pH 5.5~6.0。
[002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预培养基具体为:MS 4.3g/L,蔗糖30 g/L,IAA 0.2mg/L,6

BA2 mg/L,琼脂7g/L,pH 5.5~6.0。
[002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抗性培养基具体为MS 4.3g/L,蔗糖30 g/L,IAA 0.1mg/L,6

BA 2mg/L,Timentin 300mg/L,Kan 200mg/L,琼脂7g/L,pH 5.5~6.0。
[002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所述激素板包含:MS 4.3g/L,蔗糖 30g/L,IAA 0.1mg/L,6

BA 3mg/L,Timentin 150mg/L,Kan 50mg/L,琼脂7g/L,pH 5.5~6.0。
[002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七中,生根培养基具体为:MS 4.3g/L,蔗糖30g/L,Kan 100mg/
L,Timentin 300mg/L,琼脂7.5g/L,pH 5.5

6.0,选择性加IAA0.1 mg/L。
[003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1]本专利技术对传统的番茄转基因方法进行了改进,大大缩短了转基因的周期,并且提高了阳性率,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主要体现在:
[0032]1.改良培养基的配方,获得活力更强的外植体;
[0033]2.通过调整激素配比,加快阳性苗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区分阳性芽体和非阳性芽体的目的;
[003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高效的番茄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无菌苗的培养用10%~15%的NaClO消毒15~20min,无菌水漂洗5次,避光室温下静置过夜;之后将种子平铺在1/2MS培养基上,约7~10天种子即可萌发,并生出2片肥厚的子叶;步骤二、外植体培养用灭菌过的剪刀和镊子,将番茄幼苗的子叶剪下,铺在预培养基上,叶片正面向下,每个平皿50~60片子叶为宜,黑暗避光24~30h,待叶片切口处呈现膨大迹象,即用于步骤四;步骤三、农杆菌准备将构建好或者冻存的农杆菌取出,涂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平板上,挑取单克隆,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200rpm过夜培养至OD600=0.5;取该农杆菌300μL接种在新的30mL LB培养基中,28℃、200rpm摇5~6h;之后将农杆菌离心,弃去上清,用30mL液体培养基:MS 4.3g/L,蔗糖30g/L,pH 5.5~6.0重悬,混匀待用;步骤四、外植体侵染将预培养过的番茄子叶,在步骤3中的农杆菌悬液中浸泡20min,每隔5min轻轻颠倒或旋转,使叶片尽可能的与菌液接触完全;之后用灭菌过的纸巾吸干子叶表面的菌液,避免压迫使叶片受损;将叶片放在预培养基上,黑暗培养2d,在此期间若叶片周围有农杆菌生长迹象,应终止黑暗培养,立即进入步骤五;步骤五、诱导愈伤及除菌将步骤四中的子叶,转移至抗性培养基,约5~7d切口处即可形成愈伤组织团块;步骤六、诱导出芽将带有愈伤组织的子叶,转移至激素板上,约7~10d子叶上形成新的芽体;要求此培养基厚度约0.7~1cm;步骤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李爽杨建立范伟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仓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