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亮瘤蕨原叶体培养基及快速诱导获得孢子体种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071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亮瘤蕨原叶体培养基及快速诱导获得孢子体种苗的方法,属于不完全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光亮瘤蕨的孢子作为外植体诱导原叶体,经过继代增殖获得大量健壮的原叶体后,直接炼苗移栽最终获得孢子体种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能够达到快速诱导原叶体长出孢子体的效果,而且具有诱导率高、诱导效果稳定的优势,可以为光亮瘤蕨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亮瘤蕨原叶体培养基及快速诱导获得孢子体种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不完全组织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光亮瘤蕨原叶体培养基及快速诱导获得孢子体种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亮瘤蕨(Phynatodes cuspidatus(D.Don)Pic.Serm.)为水龙骨科瘤蕨属大型附生蕨,生于海拔500~2000m的常绿阔叶林下或生岩石上,常见于石灰岩地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我国的云南、西藏、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光亮瘤蕨在民间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根状茎可入药,药名“猪毛蕨”,具有活血止痛、接骨消肿等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无名肿毒等病症。光亮瘤蕨叶型优美,根状茎粗壮如指,既可观叶亦可观茎,是室内绿植盆栽及庭园景观的佳品。近年来由于光亮瘤蕨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滥采乱挖及生境的破坏导致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
[0003]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快速繁育种苗的特点,开展光亮瘤蕨组织培养研究对保护和开发利用光亮瘤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光亮瘤蕨的组培研究已有少量报道,光亮瘤蕨属于配子体可增殖,孢子体不易瓶内诱导的蕨类植物,通过孢子获得原叶体后存在孢子体诱导时间长(11个月)、诱导率低、诱导不稳定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光亮瘤蕨组织培养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亮瘤蕨原叶体培养基及快速诱导获得孢子体种苗的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原叶体培养基可以快速诱导原叶体长出孢子体,而且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诱导率高、诱导效果稳定的优势。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亮瘤蕨原叶体的培养基,包括初代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增殖培养基,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2

1.0mg/L+IAA 0.1

0.5m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5.0

5.8;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2

1.0mg/L+IAA 0.02

0.1mg/L+ZnSO
4 0.2

1.0mg/L+活性炭1.0

2.0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 5.0

5.8。
[0007]优选的,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8

1.0mg/L+IAA 0.2

0.4m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 5.0

5.8。
[0008]优选的,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8

1.0mg/L+IAA 0.08

0.1mg/L+ZnSO
4 0.2

0.5mg/L+活性炭1.0

1.5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 5.0

5.8。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培养基快速诱导获得孢子体种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光亮瘤蕨孢子接种于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中,获得光亮瘤蕨无菌原叶体;将无菌原叶体转入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获得原叶体继代苗;将原叶体继代苗炼苗后移栽于基质
中培养,即可获得孢子体种苗。
[0010]优选的,所述炼苗的时间为5

15d。
[0011]优选的,所述炼苗时的遮阴度为60

80%。
[0012]优选的,所述炼苗后的原叶体继代苗在杀菌剂中浸泡后移栽于基质中。
[0013]优选的,所述获得光亮瘤蕨无菌原叶体和获得原叶体继代苗的培养条件独立地为:温度25

31℃,光照时间10

15h/d,光照强度35

45μmol
·
m
‑2·
s
‑1。
[0014]优选的,所述基质包括黄壤土、泥炭土和细沙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0015]优选的,所述基质为体积比为(2

4):(1

2)的黄壤土和泥炭土,或体积比为(2

4):(1

2)的细沙和泥炭土。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利用光亮瘤蕨的成熟孢子作为外植体,采用合理的培养基诱导、继代,可以得到大量健壮、均一的原叶体,有利于孢子体诱导的开展;在孢子体诱导阶段,直接将生长健壮、表面长有黄色假根的原叶体转移至栽培基质中培养,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诱导出幼孢子体,诱导时间远远短于现有技术。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初代诱导萌发时间为20

30d,原叶体继代增殖所需时间为30

50d;由原叶体在栽培基质中诱导出幼孢子体的时间为30

50d,大大缩短了诱导获得光亮瘤蕨孢子体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1孢子诱导得到的原叶体;
[0020]图2为实施例1原叶体继代增殖得到的原叶体继代苗;
[0021]图3为实施例1组培瓶外基质诱导培养获得的孢子体幼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亮瘤蕨原叶体的培养基,包括初代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增殖培养基,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2

1.0mg/L+IAA 0.1

0.5m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5.0

5.8;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2

1.0mg/L+IAA 0.02

0.1mg/L+ZnSO
4 0.2

1.0mg/L+活性炭1.0

2.0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 5.0

5.8。
[0023]本专利技术对于初代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增殖培养基中的各组分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均可,其中MS为本领域常规MS固体培养基,包括琼脂、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成分。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优选为MS+BA 0.8

1.0mg/L+IAA 0.2

0.4m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亮瘤蕨原叶体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初代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增殖培养基,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2

1.0mg/L+IAA 0.1

0.5m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5.0

5.8;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2

1.0mg/L+IAA 0.02

0.1mg/L+ZnSO
4 0.2

1.0mg/L+活性炭1.0

2.0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 5.0

5.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8

1.0mg/L+IAA 0.2

0.4mg/L+蔗糖20

30g/L+琼脂3

4g/L,pH 5.0

5.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BA 0.8

1.0mg/L+IAA 0.08

0.1mg/L+ZnSO
4 0.2

0.5mg/L+活性炭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康华唐健民苏江黄宁珍何金祥付传明刘宝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