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抑尘功能的电子精密转轴抛光治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抑尘功能的电子精密转轴抛光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精密转轴抛光是利用机械打磨工件表面,以使工件表面的粗糙度降低,进而获得光亮且平整的表面;常见的,通过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压向工件,使抛光轮上的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在操作中,一般由人工手持单个转轴,通过抛光轮进行抛光,这种操作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低,抛光成本高,同时,转轴在抛光的过程中,转轴治具上容易附着碎屑或是灰尘,影响治具对转轴的夹持,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抑尘功能的电子精密转轴抛光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具有抑尘功能的电子精密转轴抛光治具,能够同时对数个精密转轴进行抛光,无需人工手持,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灰尘和碎屑积聚在抛光装置上,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抑尘功能的电子精密转轴抛光治具,它包含操作台(1)和支撑腿(2);操作台(1)底面的四个脚上均垂直固定设置有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抛光夹持机构(7)、收集箱(3)、箱门(4)和引风机(5);操作台(1)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收集箱(3),收集箱(3)的前侧壁上通过合页旋转设置有箱门(4),箱门(4)的另一侧通过数个搭扣与收集箱(3)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收集箱(3)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引风机(5),引风机(5)与外部电源连接;收集箱(3)的顶面上矩阵式开设有数个吸尘孔(6);所述的抛光夹持机构(7)包含一号电机(7
‑
8)、二号电机(7
‑
16)、固定框(7
‑
1)、固定座(7
‑
11)、调节板(7
‑
3)、拨杆、转轴(7
‑
5)、齿轮(7
‑
6)、链条(7
‑
7)、转板(7
‑
9)和夹持件(7
‑
10);收集箱(3)左侧的操作台(1)顶面上设置有固定框(7
‑
1),固定框(7
‑
1)底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支撑柱(7
‑
2)固定设置在操作台(1)的顶面上;固定框(7
‑
1)为“C”形结构,固定框(7
‑
1)的中部前后滑动设置有调节板(7
‑
3),调节板(7
‑
3)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框(7
‑
1)水平端底面上开设的滑槽内,调节板(7
‑
3)的左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数个拨动杆(7
‑
4),调节板(7
‑
3)的右侧壁上等间距通过轴承垂直旋转设置有数个转轴(7
‑
5),数个转轴(7
‑
5)均活动穿过固定框(7
‑
1)右侧壁上的通孔后,伸设在固定框(7
‑
1)的右侧,且该伸设端上均固定设置有齿轮(7
‑
6),数个齿轮(7
‑
6)之间通过链条(7
‑
7)传动连接,位于最后侧的转轴(7
‑
5)与一号电机(7
‑
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一号电机(7
‑
8)的底部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调节板(7
‑
3)的右侧壁上,其余的转轴(7
‑
5)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7
‑
9),转板(7
‑
9)的右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夹持件(7
‑
10);固定框(7
‑
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座(7
‑
11),固定座(7
‑
11)呈“C”形设置,固定座(7
‑
1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框(7
‑
1)的上下两侧面上,固定座(7
‑
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7
‑
12),条形槽(7
‑
12)的中部上下滑动设置有滑块(7
‑
13),滑块(7
‑
13)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导向块(7
‑
14),导向块(7
‑
14)与滑块(7
‑
13)为一体式结构,条形槽(7
‑
12)内部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7
‑
15),导向块(7
‑
14)滑动设置在导向槽(7
‑
15)的内部;滑块(7
‑
13)的左侧壁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有二号电机(7
‑
16),二号电机(7
‑
16)的输出端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7
‑
17),传动轴(7
‑
17)的后端通过轴承旋转穿过滑块(7
‑
13)后,与调节轮(7
‑
18)的中部固定连接,调节轮(7
‑
18)与拨动杆(7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