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55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包括人体模型、静脉模拟血管、动脉模拟血管、模拟心脏循环泵以及脉搏模拟装置;人体模型采用躺卧的姿势并且后半身透明可视,静脉模拟血管和动脉模拟血管按人体解剖位置分布于人体模型内并注入有模拟血液,模拟心脏循环泵驱动模拟血液在静脉模拟血管和动脉模拟血管内形成血液流路循环,脉搏模拟装置附着于动脉模拟血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供给学生与临床相吻合的动脉及静脉穿刺技术练习,利用模拟心脏循环泵以及脉搏模拟装置真实模拟血液循环和脉象的过程,后半身透明可视的人体模型能够直观地显示出动脉模拟血管和静脉模拟血管的分布,在教学时有利于学生对动、静脉血管网络的走向和位置有更好的理解。置有更好的理解。置有更好的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


[0001]本技术属于教学模型
,尤其涉及一种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动静脉采血是医学护理的一项基本操作,这类操作虽然程序上并不复杂,但是要达到一定的娴熟程度也特别不容易,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才有可能达到。
[0003]其中,“动脉采血”是为了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从而判断患者呼吸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及程度,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这项护理操作技术难度高、流程复杂、送检方法严格,要求护士既要熟悉动脉采血的部位:挠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解剖部位,又要严格无菌操作,有熟练的动脉定位及进针方法,才能穿刺成功抽出动脉血。
[0004]此外,“静脉采血”是医学上用来检验病人体血液是否正常最常用的方法,是临床诊断学的革命。健康人群的体检通过健康人群的抽血化验,可以比照其他与正常人标准值的差别,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静脉采血是通过针管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的方法。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
[0005]为了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学校里需要配备一些必要的教学实习器械,然而目前所使用的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存在着结构简单、临床训练的逼真性不够以及功能单一的不足,难以满足教学和操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存在着结构简单、临床训练的逼真性不够以及功能单一的不足,难以满足教学和操作的需要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包括:
[0008]人体模型,所述人体模型采用躺卧的姿势并且后半身透明可视;
[0009]静脉模拟血管,所述静脉模拟血管按人体解剖位置分布于所述人体模型内并注入有模拟血液;
[0010]动脉模拟血管,所述动脉模拟血管按人体解剖位置分布于所述人体模型内并注入有模拟血液;
[0011]模拟心脏循环泵,所述模拟心脏循环泵同时与所述静脉模拟血管和所述动脉模拟血管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模拟血液在所述静脉模拟血管和所述动脉模拟血管内形成血液流路循环;
[0012]以及脉搏模拟装置,所述脉搏模拟装置附着于所述动脉模拟血管上,用于输出脉搏。
[0013]可选地,所述模拟心脏循环泵包括心脏形泵体和安装在该心脏形泵体上的循环驱动叶轮;所述心脏形泵体的输入口与所述静脉模拟血管相连接,所述心脏形泵体的输出口与所述动脉模拟血管相连接,所述循环驱动叶轮驱动所述模拟血液从所述心脏形泵体的输
入口流动至所述心脏形泵体的输出口。
[0014]可选地,所述心脏形泵体包括左心房模拟腔、左心室模拟腔、右心房模拟腔和右心室模拟腔;所述左心房模拟腔和所述左心室模拟腔相连通,所述右心房模拟腔和所述右心室模拟腔相连通;所述右心房模拟腔的输入口与所述静脉模拟血管相连接,所述右心室模拟腔的输出口通过一动静脉转换通道与所述左心房模拟腔的输入口相连通,所述左心室模拟腔的输出口与所述动脉模拟血管相连接;所述循环驱动叶轮安装在所述右心房模拟腔中。
[0015]可选地,所述动静脉转换通道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右心室模拟腔输出口上的肺动脉连接管道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左心房模拟腔输入口上的肺静脉连接管道,所述肺动脉连接管道与所述肺静脉连接管道相连通。
[0016]可选地,所述右心房模拟腔位于上、下两端的输入口分别固定设置有上腔静脉连接管道和下腔静脉连接管道,所述上腔静脉连接管道和所述下腔静脉连接管道与所述静脉模拟血管相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左心室模拟腔的输出口固定设置有主动脉流动通道,所述主动脉流动通道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动脉连接管道,若干所述动脉连接管道与所述动脉模拟血管相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脉搏模拟装置包括脉冲电源和若干脉搏搏动器;所述脉冲电源固定设置在所述人体模型上,若干所述脉搏搏动器均匀附着于所述动脉模拟血管上并与所述脉冲电源电性连接,通过调节所述脉冲电源使若干所述脉搏搏动器产生往复运动。
[0019]可选地,所述脉搏搏动器包括电磁铁和磁致伸缩体;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脉冲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脉冲电源驱动所述电磁铁产生或消去磁场进而驱动所述磁致伸缩体产生往复运动。
[0020]可选地,所述静脉模拟血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以蓝色原料做外观涂色的蓝色涂层,代表流动的为静脉血,所述动脉模拟血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以红色原料做外观涂色的红色涂层,代表流动的为动脉血。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技术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中,第一、本技术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中的动脉模拟血管和静脉模拟血管的内腔大小与正常人体血管系统一致,手感逼真,可提供给学生与临床相吻合的动脉及静脉穿刺技术练习,学生可按临床要求进行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动脉采血、动脉置管术、深静脉穿刺和深静脉植管等练习;第二、本技术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心脏跳动、模拟血液循环的模型,利用模拟心脏循环泵同时与静脉模拟血管和动脉模拟血管相连接,以驱动模拟血液在静脉模拟血管和动脉模拟血管内形成血液流路循环,真实模拟了血液循环的过程;第三、本技术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中的动脉模拟血管和静脉模拟血管用于模拟人体的血管系统,脉搏模拟装置附着于动脉模拟血管上来模拟实际把脉时的触感,起到输出脉搏的作用,提高了模拟脉象的还原度;第四、本技术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中的人体模型后半身透明可视,因而从人体模型的后半身能够直观地显示出动脉模拟血管和静脉模拟血管的分布、位置以及毗邻关系,便于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在教学时有利于学生对动、静脉血管网络的走向和位置有更好的理解。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的后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心脏循环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7]100—人体模型
ꢀꢀꢀꢀꢀꢀꢀꢀ
200—静脉模拟血管
ꢀꢀꢀ
300—动脉模拟血管
[0028]400—模拟心脏循环泵
ꢀꢀ
410—心脏形泵体
ꢀꢀꢀꢀꢀ
411—左心房模拟腔
[0029]412—左心室模拟腔
ꢀꢀ
4121—主动脉流动通道
ꢀꢀ
4122—动脉连接管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模型,所述人体模型采用躺卧的姿势并且后半身透明可视;静脉模拟血管,所述静脉模拟血管按人体解剖位置分布于所述人体模型内并注入有模拟血液;动脉模拟血管,所述动脉模拟血管按人体解剖位置分布于所述人体模型内并注入有模拟血液;模拟心脏循环泵,所述模拟心脏循环泵同时与所述静脉模拟血管和所述动脉模拟血管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模拟血液在所述静脉模拟血管和所述动脉模拟血管内形成血液流路循环;以及脉搏模拟装置,所述脉搏模拟装置附着于所述动脉模拟血管上,用于输出脉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心脏循环泵包括心脏形泵体和安装在该心脏形泵体上的循环驱动叶轮;所述心脏形泵体的输入口与所述静脉模拟血管相连接,所述心脏形泵体的输出口与所述动脉模拟血管相连接,所述循环驱动叶轮驱动所述模拟血液从所述心脏形泵体的输入口流动至所述心脏形泵体的输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脏形泵体包括左心房模拟腔、左心室模拟腔、右心房模拟腔和右心室模拟腔;所述左心房模拟腔和所述左心室模拟腔相连通,所述右心房模拟腔和所述右心室模拟腔相连通;所述右心房模拟腔的输入口与所述静脉模拟血管相连接,所述右心室模拟腔的输出口通过一动静脉转换通道与所述左心房模拟腔的输入口相连通,所述左心室模拟腔的输出口与所述动脉模拟血管相连接;所述循环驱动叶轮安装在所述右心房模拟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静脉示教考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脉转换通道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扶招弟凌淑莹陈岚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