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浆管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注浆,分陶瓷工艺注浆和建筑工程注浆。陶瓷工艺注浆是把制备好的泥注用于陶瓷生产中的工艺。建筑工程是用适当的方法将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地基的裂缝或孔隙中,通过置换、充填、挤压等方式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方法。但是由于在含水松散沙体或破碎岩体中注浆存在浆液易跑冒、沉淀、离析等现象,就导致了注浆效率低、注浆深度浅、注浆压力低等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及方法。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管身由多个管节拼接组装而成;管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端节、下端节以及注浆节;
[0005]上端节和下端节的内部相同开设有主管道和副管道,副管道位于主管道的旁侧,且主管道与副管道互不连通,上端节的主管道与下端节的主管道相连通,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其特征在于:管身由多个管节拼接组装而成;管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端节(1)、下端节(2)以及注浆节(3);所述上端节和下端节的内部相同开设有主管道(4)和副管道(5),副管道位于主管道的旁侧,且主管道与副管道互不连通,上端节的主管道与下端节的主管道相连通,上端节的副管道与下端节的副管道相连通;所述上端节内副管道的顶部开设有连通管身外部的回流出水口(6);所述下端节内副管道的底部开设有浆液回流口(7);所述注浆节为管身的最末节,注浆节的内部设置有与主管道相连通的注浆内管(8),注浆内管的直径小于注浆节的直径,使注浆内管与注浆节内壁之间具有间隔形成浆液流动空间(9),注浆内管的底部开口,且注浆内管的底端悬空于注浆节中,使注浆内管与浆液流动空间相连通,从而保证浆液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位于注浆管上部的浆液流动空间开设有与浆液回流口配合的开口,使浆液流动空间通过浆液回流口与副管道相连通;所述注浆节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出浆口(10),出浆口与浆液流动空间连通,出浆口由耐压橡胶套(11)包裹;注浆节的下端安装有自动钻头(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节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外凸的含外丝拼接口(13),上端节顶端的含外丝拼接口用于螺旋连接注浆泵;所述下端节的顶端设置有内凹的含内丝拼接口(14),含内丝拼接口与含外丝拼接口相配合;下端节的底端设置有含外丝拼接口;所述注浆节的顶端设置有含内丝拼接口,注浆节通过内外丝螺旋拼接的方式与下端节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其特征在于:管节还包括中间节(15),中间节为一个或多个,每个中间节的内部均与上端节相同设置有主管道(4)和副管道(5),且主管道和副管道均上下贯通;中间节的顶端设置有含内丝拼接口(14),用于与上端节螺旋拼接;中间节的底端设置有含外丝拼接口,用于与下端节螺旋拼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节副管道的顶端通过一号阀门(18)封闭,封闭端下侧的副管道侧壁上开设回流出水口(6),且回流出水口处设置有二号阀门(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防堵的可回流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节副管道的底端封闭,使副管道与含外丝拼接口连通的主管道隔离,浆液回流口(7)位于封闭端上方的侧壁上;所述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森,颜伟,李腾辉,张磊,朱慧聪,解建,牛辉,李复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