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机器人移动承载平台
[0001]本技术水下机器人移动承载平台,涉及水下移动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承载机器人的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下机器人移动平台的走形系统主要有履带式,走行式,螺旋桨推进式,上述三种移动平台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
[0003]1、履带式移动平台:在崎岖不平的地段无法稳定获取图像,其能到达的地点与环境要求也较为苛刻;
[0004]2、走行式移动平台:其机械结构复杂,易损坏且不易维修,功耗大,同时对环境要求也是很高;
[0005]3、螺旋桨推进式移动平台:多为有一对或两对可旋转角度的螺旋桨,尽管可以旋转调整角度进行多方向移动,但要提供整个机器人的动力,势必要使用较大的螺旋桨,因此无法做到微调,可控性较差,使整体体积增大且功耗较大。
[0006]上述履带式移动平台和走形式移动平台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将其放入水下或由水下取出,增加了辅助设备的成本投入;螺旋桨推进式移动平台可以依靠自身螺旋桨的推力在水中升降,但是需要有足够的推力也就是螺旋桨的动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移动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移动承载平台包括:平台壳体(1)、照明装置(2)、电路控制系统(3)、电力供给系统(4)、图像采集及储存系统(7)、移动装置(8)和浮沉装置(9);所述的平台壳体(1)包括:外壳体(13)、安装隔板(14)、浮沉装置安装腔体(12)及上盖板(11);安装隔板(14)水平装于外壳体(13)内部的中间位置;外壳体(13)的上部设置有浮沉装置安装腔体(12);浮沉装置安装腔体(12)内装有浮沉装置(9),通过上盖板(11)固定封闭于外壳体(13)内;所述的图像采集及储存系统(7)装于安装隔板(14)上,并位于外壳体(13)的前端;所述的照明装置(2)固定装于外壳体(13)的前端;所述的电路控制系统(3)固定装于安装隔板(14)上;所述的电力供给系统(4)固定装于安装隔板(14)上;所述的移动装置(8)装于外壳体(13)的外部和安装隔板(14)上;所述的浮沉装置(9)、图像采集及储存系统(7)、照明装置、电路控制系统(3)、电力供给系统(4)和移动装置(8)通过导线连接组成完整的电路系统,并通过电路控制系统(3)控制各装置及系统运行;所述的上盖板(11)上设置有机械臂安装驱动机构(5),用以安装机械臂(6);所述的机械臂(6)具有多个自由度活动结构,装于平台壳体(1)的上部,通过线路与电路控制系统(3)及电力供给系统(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移动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采集及储存系统(7)包括:摄像装置(71)和储存装置(72);所述的摄像装置(71)装于外壳体(13)的前部,位于照明装置(2)旁;所述的储存装置(72)装于安装隔板(14)上,与摄像装置(71)和电路控制系统(3)和电力供给系统(4)通过导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移动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8)包括:两个止推螺旋桨(81)、两个垂直螺旋桨(82)、两个推进螺旋桨(83)、六个螺旋桨电机(84)、两个舵机(85);所述的两个止推螺旋桨(81)分别装于外壳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