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凸轮机构的仿生鱼单自由度模块化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凸轮机构的仿生鱼单自由度模块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下无人检测的需求日益增长,例如探索动态水下环境,污染源跟踪,水下考古、搜索和救援等等。大多数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常规设计都以螺旋桨为主要推进方式,但基于螺旋桨的运动存在诸如低机动性、低效率和高功耗等问题。除此之外,螺旋桨的转动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海洋碎片,增加海洋生物的死亡率,对浅水生态系统产生干扰。而仿生水下航行器可以使航行器更加安静,机动性更高(降低发生事故的几率),功耗更低(执行任务的时间更长)。同时仿生水下航行器可以保持周围环境的原状,用于数据采集和探测。我们可以通过机械结构和运动控制来实现鱼类的运动姿态,设计方法可分为两类,即离散体设计和连续体设计。前者是“多驱动多关节”的结构,虽然可以通过配置多电机轻松地达到模拟多段鱼体的运动效果,但如何协调各摆动关节来实现高效的游动是困难的。连续体设计的思想是“单驱动多关节”,结构只有一个电机进行驱动,通过机械结构本身来实现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凸轮机构的仿生鱼单自由度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模组,所述多个模组中的最前一个是鱼头模组(1)、所述多个模组中的最后一个是鱼尾模组(7);所述多个模组中的每个模组均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的中心穿设有转动轴(14)使得所述转动轴(14)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机架(13)的第一侧并且所述转动轴(14)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机架(13)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前一模组的所述转动轴(14)的所述第二端通过万向联轴器(15)连接至后一模组的所述转动轴(14)的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鱼头模组(1)内设置有控制电机(12),所述控制电机(12)用于驱动所述鱼头模组(1)的转动轴(14)转动;所述仿生鱼单自由度模块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模组中的相邻模组之间的摆动连接件,所述摆动连接件包括:圆柱凸轮(16),所述圆柱凸轮(16)设置在前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的第二侧、并设置在该模组的所述转动轴(14)上能随所述转动轴(14)的转动而转动;销轴(17),所述销轴(17)固定在前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的第二侧上;第一轴承(19),所述第一轴承(19)设置在后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的第一侧,后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的第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轴承(19)与前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的第二侧上的所述销轴(17)连接,用于使后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能发生绕前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的所述销轴(17)的轴线摆动;第二轴承(20),所述第二轴承(20)设置在后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轴承(20)的内圈固定在轴承支架(21)上并通过所述轴承支架(21)连接在后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上、外圈与前一模组的所述圆柱凸轮(16)相接触,使得前一模组的所述圆柱凸轮(16)的转动推动后一模组的所述第二轴承(20)做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后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绕前一模组的所述机架(13)的所述销轴(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