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608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具体制造方法为采取原位聚合的方法将所需的石墨烯与溶剂和二胺、二酐混合反应制得带有石墨烯的聚酰胺酸,然后利用涂膜机将聚酰胺酸均匀的涂布在平面板材上,再将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亚胺化生成所需的聚酰亚胺,最后取出产品将板材上的聚酰亚胺薄膜剥离后即可制得所需的聚酰亚胺层,接着将聚酰亚胺层放入中间,在其上下各铺一层环氧树脂层,利用压延机将其压延结合即可制得所需的材料,本方法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机械强度高,导电率提升显著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薄膜。掺杂聚酰亚胺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PI)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材料,是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的特殊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越的物理机械综合性能,优良的电气与化学稳定性,广泛的应用于高新
,而聚酰亚胺薄膜是其中最早的商品之一同时又是用量最大的一种,这种新型耐高温有机聚合物薄膜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和最贵的薄膜材料之一,被称为“黄金薄膜”,聚酰亚胺薄膜优良的性能使得其在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聚酰亚胺薄膜与碳纤维、芳纶纤维一起,被认为是目前制约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
[0003]目前,国内聚酰亚胺薄膜存在着产品质量差、综合性能不稳定、产品精细化程度不够、品种少等缺点,影响了其应用,石墨烯作为迄今为止最薄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及热学性能,已成为当今新材料研究的热点,聚合物材料具有易成型及成本低等特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聚合物材料较低的力学性能、固有的绝缘性等特点不能满足一些领域的应用,利用炭纳米材料改性及增强聚合物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掺杂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造方法,生产出的聚酰亚胺薄膜机械性能好且导电,可应用在许多特殊领域
[0005]技术方案:
[0006]一种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造方法,<br/>[0007]步骤一:采取原位聚合的方法将所需的石墨烯与溶剂和二胺、二酐混合反应制得带有石墨烯的聚酰胺酸;
[0008]步骤二:利用涂膜机将聚酰胺酸均匀的涂布在平面板材上,将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亚胺化生成所需的聚酰亚胺;
[0009]步骤三:取出产品将平面板材上的聚酰亚胺薄膜剥离后即可制得所需的聚酰亚胺层;
[0010]步骤四:接着将聚酰亚胺层放入中间,在其上下各铺一层环氧树脂层,利用压延机将其压延结合即可制得所需的材料。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聚酰胺酸的制造方法为先将石墨烯溶入二胺与溶剂中,而后再缓慢加入二酐,当二胺与二酐摩尔数相等时体系黏度会快速增大,此时停止加入二酐。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二胺为44

二氨基二苯醚或对苯二胺,所述的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联苯四甲酸二酐,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平面板材为钢化玻璃板材,涂在平面板材上薄膜的厚度为5

200微米。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平面板材为不锈钢板材。
[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高温烘箱中进行亚胺化的温度开始是80℃保温1H,接着100℃,150℃,200℃,250℃,300℃各保温30分钟。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二酐与二胺的质量总和占溶剂质量的10%到30%,所述的石墨烯占二酐与二胺质量总和的1%到200%。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在得到聚酰亚胺薄膜后再在其上下铺一层环氧树脂层进行压延使其紧密结合,环氧树脂层与聚酰亚胺层的厚度比为0.1

10。
[0018]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采用原位聚合将石墨烯溶入聚酰胺酸中,而后再进行亚胺化生产聚酰亚胺,制作方法简单,纳米颗粒在聚酰亚胺中分散良好。
[0020]2、本专利技术生产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具有高机械强度高导电率的特性,可应用在一些特殊的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实例描述,对本专利技术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述的实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称取50g二氨基二苯醚,200g石墨烯粉末,将其溶于400g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63.2g均苯四甲酸二酐中,搅拌直至溶液黏度变大出现爬杆现象,将上述液体取出利用自动涂膜机将其均匀的涂覆在钢化玻璃板上,使其膜厚为20微米,接着将覆有聚酰胺酸溶液的钢化玻璃板放入高温烘箱中,控制升温保温速度,使其进行亚胺化,温度调控开始是80℃保温1H,接着100℃,150℃,200℃,250℃,300℃各保温30分钟,最后等烘箱温度降低取出板材,将上面的聚酰亚胺薄膜剥落,再在其上下铺一层厚度为20微米的环氧树脂层,放入压延机中进行压延直至聚酰亚胺层与环氧树脂层紧密结合,最后取出材料即可制得具有石墨烯掺杂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0023]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所采用的石墨烯填料为石墨烯粉末,氧化石墨烯或氧化还原石墨烯,石墨烯作为一种填料,可以有效改善聚酰亚胺性能,
[0024]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所采用制造聚酰胺酸的方法为先将石墨烯与二氨基二苯醚混合溶入二甲基乙酰胺中,而后再缓慢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当二氨基二苯醚与均苯四甲酸二酐摩尔数相等时体系黏度会快速增大,此时停止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
[0025]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所采用的平面板材为钢化玻璃板,所采用薄膜厚度为20微米,
[0026]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生成聚酰胺酸在高温烘箱中进行亚胺化的温度开始是80℃保温1H,接着100℃,150℃,200℃,250℃,300℃各保温30分钟,
[0027]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在生成聚酰亚胺薄膜后再在其上下铺一层环氧树脂层,利用压延机压延使其紧密结合,所采用的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20微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采取原位聚合的方法将所需的石墨烯与溶剂和二胺、二酐混合反应制得带有石墨烯的聚酰胺酸;步骤二:利用涂膜机将聚酰胺酸均匀的涂布在平面板材上,将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亚胺化生成所需的聚酰亚胺;步骤三:取出产品将平面板材上的聚酰亚胺薄膜剥离后即可制得所需的聚酰亚胺层;步骤四:接着将聚酰亚胺层放入中间,在其上下各铺一层环氧树脂层,利用压延机将其压延结合即可制得所需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的制造方法为先将石墨烯溶入二胺与溶剂中,而后再缓慢加入二酐,当二胺与二酐摩尔数相等时体系黏度会快速增大,此时停止加入二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为44

二氨基二苯醚或对苯二胺,所述的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联苯四甲酸二酐,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永刚刘屹东张继升
申请(专利权)人:慧迈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