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型显示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97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变更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也显示优异可见性的反射型显示体。该反射型显示体为可变更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的反射型显示体(1),其具备光扩散控制层(11)与反射层(12),该光扩散控制层(11)具有在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112)中具备多个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111)的内部结构,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111)从光扩散控制层(11)的一面侧向另一面侧延伸,与该延伸方向平行的直线相对于光扩散控制层(11)的厚度方向倾斜,将与延伸方向平行且从反射型显示体(1)的远离显示面的面侧朝向显示面侧的矢量投影在显示面上而得到矢量C,该矢量C与以显示面的中心为起点且朝向显示内容的初始上下左右方向中的下、左或右方向的矢量D1~D3之间所成的3种角度中最小的角度超过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型显示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型显示体,其具备能够以较强且光损失低的状态使规定的入射角范围内的入射光透射扩散的光扩散控制层。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电子纸等的显示体被分类为具备反射层的反射型显示体。在这样的反射型显示体中,通常利用室内照明或太阳等光源、设置在显示体的显示面侧的光源照射反射型显示体的显示面,来自这些光源的光被反射层反射,通过该反射光,使得显示的良好识别成为可能。
[0003]在反射型显示体中,由于利用了外部的光源,因此通常光源与观察者的位置关系并不是一定的。其结果,容易产生因光源的位置而导致充足的光未能到达至观察者,从而导致可见性下降,无法明亮地对整个显示体进行照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考虑在显示体中安装光扩散板。但是,仅安装通常的光扩散板会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充分得到为了获得良好的可见性所需的扩散性;若要实现高扩散,则会产生因杂散光或反向散射造成的光损失,损害图像清晰度。从消除这些问题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反射型显示体中的观察者侧的表面与反射层之间设置光扩散控制层,该光扩散控制层能够以较强且光损失低的状态使规定的入射角范围内的入射光透射扩散(例如,专利文献1)。由于存在上述光扩散控制层,经反射层反射的光被适度地扩散,减小了因依赖光源位置而造成的可见性的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506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然而,近年来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大多具备根据其显示面的上下方向的姿势切换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的功能。即,当显示面的短边与地面平行时,以使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与显示面的长边平行的方式显示;当显示面的长边与地面平行时,以使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与显示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式显示。
[0006]在这样的以能够变更显示面的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的方式构成的反射型显示体中,在变更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时,存在无法充分得到上述光扩散控制层所带来的可见性提高效果的问题。例如,即使在使显示面的短边与地面平行,以使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与显示面的长边平行的方式进行显示时得到了良好的可见性,但在使显示面的长边与地面平行,以使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与显示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式进行显示时,存在光扩散控制层无法充分发挥其效果,且无法得到充分的可见性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实际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变更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也仍表现出优异的可见性的反射型显示体。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型显示体,其以可变更显示面的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的方式构成,所述反射型显示体的特征在于,其至少具备光扩散控制层与反射层,所述光扩散控制层具有在折射率相对较低的区域中具备多个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的规则的内部结构,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光扩散控制层的与所述显示面相反的面侧,在所述光扩散控制层中,所述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从所述光扩散控制层的一个面侧向另一个面侧延伸,同时与所述延伸的方向平行的直线相对于所述光扩散控制层的厚度方向是倾斜的,将矢量A投影在所述显示面上而得到的矢量设为矢量C,所述矢量A为与所述延伸的方向平行且从所述反射型显示体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面侧朝向所述显示面侧的矢量,将以所述显示面的中心为起点、同时朝向所述显示内容的初始上下方向中的下方向的矢量设为矢量D1,将以所述显示面的中心为起点、同时朝向所述显示内容的初始左右方向中的左方向的矢量设为矢量D2,将以所述显示面的中心为起点、同时朝向所述显示内容的初始左右方向中的右方向的矢量设为矢量D3,此时,所述矢量C与所述矢量D1所成的角度、所述矢量C与所述矢量D2所成的角度及所述矢量C与所述矢量D3所成的角度中最小的角度超过0
°
且为45
°
以下(专利技术1)。
[0009]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的反射型显示体由于以使光扩散控制层满足上述角度条件的方式构成,因此即使变更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光扩散控制层也能够有效地发挥其效果,其结果,能够达成优异的可见性。
[001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中,优选:将与所述光扩散控制层的厚度方向平行、同时从所述反射型显示体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面侧朝向所述显示面侧的矢量设为矢量B时,所述矢量A与所述矢量B所成的角度超过0
°
且为30
°
以下(专利技术2)。
[0011]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2)中,优选:所述显示面具有矩形形状,以使所述显示内容的初始上下方向与所述矩形的任意一边平行的方式构成所述反射型显示体(专利技术3)。专利技术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显示体即使变更了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也仍表现出优异的可见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反射型显示体的一个实例的截面图。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扩散控制层的规则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实例(柱结构)的透视图。图3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扩散控制层所涉及的各个方向(矢量)进行说明的透视图。图4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反射型显示体的显示内容的各个方向(矢量)进行说明的平面图。图5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反射型显示体的光扩散控制层所涉及的矢量与显示内容所涉及的矢量所成的角度进行说明的透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反射型显示体;11:光扩散控制层;111: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柱状物);112:折射
率相对较低的区域;12:反射层;13: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反射型显示体1的一个实例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反射型显示体1以可变更显示面的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的方式构成。
[0015]如图1所示,反射型显示体1具备光扩散控制层11、设置在该光扩散控制层11的单面侧上的显示装置13、设置在该显示装置13的与光扩散控制层11相反的面侧上的反射层12。
[0016]在本实施方式的反射型显示体1中,光扩散控制层11具有在折射率相对较低的区域中具备多个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的规则的内部结构。作为这种规则的结构的一个实例,在图2的透视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柱结构(详见后文)。如图2所示,光扩散控制层11中,为多个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111(柱状物)沿厚度方向延伸,并在其周围填充有折射率相对较低的区域112的结构。其中,规则的内部结构是指多个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111以规定的规则性配置在折射率相对较低的区域112中而成的内部结构(例如,其为在观察以与光扩散控制层11的表面平行的平面切断光扩散控制层11的存在上述规则的内部结构的位置而得到的截面时,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111在折射率相对较低的区域112中沿着上述截面内的至少一个方向以相同程度的节距反复配置而成的内部结构)。并且,此处的规则的内部结构为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111沿膜的膜厚方向延伸而成的结构,在这一点上,与一个相无明确规则性地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型显示体,其以可变更显示面的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的方式构成,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具备:光扩散控制层,其具有在折射率相对较低的区域中具备多个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的规则的内部结构;反射层,其设置于所述光扩散控制层的与所述显示面相反的面侧,在所述光扩散控制层中,所述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从所述光扩散控制层的一个面侧向另一个面侧延伸,同时与所述延伸的方向平行的直线相对于所述光扩散控制层的厚度方向是倾斜的,将矢量A投影在所述显示面上而得到的矢量设为矢量C,所述矢量A为与所述延伸的方向平行且从所述反射型显示体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面侧朝向所述显示面侧的矢量,将以所述显示面的中心为起点、同时朝向所述显示内容的初始上下方向中的下方向的矢量设为矢量D1,将以所述显示面的中心为起点、同时朝向所述显示内容的初始左右方向中的左方向的矢量设为矢量D2,将以所述显示面的中心为起点、同时朝向所述显示内容的初始左右方向中的右方向的矢量设为矢量D3,此时,所述矢量C与所述矢量D1所成的角度、所述矢量C与所述矢量D2所成的角度及所述矢量C与所述矢量D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桐麦草间健太郎仓本达己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